人為巧飾 繁縟雕飾的廣式家具藝術特色(組圖)
廣州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是我國海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是同東南亞及阿拉伯等海外各國進行貿易往來的主要門戶。明清時期,它成為我國“得風氣之先”,是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
|
廣州由于是東南亞各國優(yōu)質木材進口的主要港埠和通道,南洋各國盛產優(yōu)質木材,木材外貿在這些國家出口貨物中占很大比重,大批優(yōu)質木材源源不斷從南洋運到中國,中國政府亦常派官員赴南洋采伐。同時,廣東、廣西又是中國貴重木材的主要產地,品種也比較多。據(jù)《博物要覽》記載:“花梨產交(交趾)廣(即廣東、廣西)溪澗,一名花櫚樹,葉如梨而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諸器”。從史書記載,可以知道廣東制造家具的木材比較充裕,這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使得廣州的家具制造業(yè)異軍突起,迅速發(fā)展起來。
由于原料充分,加之經濟不斷發(fā)展,清統(tǒng)治者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表現(xiàn)出極大的欲望,他們追求一種絢麗、繁縟、豪華、富貴之氣,原先的明式家具不能符合他們的口味了,于是清式家具產生了,而清代家具的主要代表便是廣式家具。當時,廣式家具在追求豪華、優(yōu)美的效果時,用料毫不吝惜,裝飾繁密華縟,造成了用料粗碩的特點。特別是在雍正、乾隆以后,達官顯貴階層在生活不斷追求豪華氣派,尺寸隨意加大放寬,以顯示雄渾與穩(wěn)重,而廣式家具也正是從這一點上迎合他們的審美情趣,于是廣式家具迅速取代原來蘇式家具的地位,成為清廷具有獨特藝術風格主要家具來源。清康熙的著名戲劇家李漁在游歷廣東后說:“予游粵東,見市廛所列之器,半屬花梨、紫檀,制法之佳,可謂窮工極巧。
廣式家具的更大發(fā)展是在清代中期以后,其時由于歐洲文化史上風靡一時的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的藝術風格以及集中反映這一時期歐洲豪華而瑰麗的裝飾工藝,隨西方文明一齊傳入中國,廣州城內西洋建筑風格的商館、洋行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中西貿易興盛,西方國家的商品源源不斷輸入中國市場,尤其是罕見的鐘表、琺瑯器、天文儀器等,引發(fā)國人的極大興趣,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對西洋器物無不傾慕之至,以擁有為時尚。
由于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不少廣式家具在造型、結構和裝飾上更多地模仿于西方式樣,如造型上多呈束腰狀.腿足部注重精雕細刻,尤其是裝飾圖案,追求華麗、豪華,而且有過之無不及。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取材于當時甚為流行的西式紋樣,如最常見的廣式家具上的西番蓮,這是一種外形酷似中國牡丹的花卉。西番蓮的特點是花紋線條流暢,變化無窮,可以根據(jù)不同器形而隨意延伸。它多以一朵花或幾朵花為中心向四圍伸展枝葉,且大都上下左右對稱。如果裝飾在圓形器物上,則枝葉多作循環(huán)式,各面紋飾銜接巧妙,很難分辨它們的首尾。西番蓮與蘇式家具傳統(tǒng)的纏枝蓮紋樣完全不同,成為區(qū)別廣式家具和蘇式家具的一個重要特征。再如一些廣式扶手椅的構件,可以明顯看出當時流行法國的洛可可風格的影響。
至于一些雕刻家具,尤為細膩,令人感嘆不已,可以這樣來形容,每一件高檔的廣式家具,就是一件精美的雕刻作品。各種雕刻手法運用得淋漓盡致,什么淺浮雕、浮雕、高雕、通雕、圓雕、立體雕等等。雕刻的面積寬廣而縱深,有的家具雕刻裝飾面積高達80%以上。所謂廣式家具以“賣花”形容并不過分。廣州木雕運用在廣式家具上的裝飾風格隨處可見。在所有能施以刀工的部位,藝匠們都會用各種工藝手法雕琢出四季花卉、林間野鹿、花叢小鳥、荷塘景色和美麗庭院等極富情趣的紋樣。這些“人為巧飾”成為廣式家具雕刻的一個鮮明藝術特征。
廣式家具除大面積雕刻外,更注重鑲嵌藝術的發(fā)揮.技藝堪稱一絕,在工藝行當中,“鑲嵌”一詞本是一種漆工術語。我國蘇州、揚州、杭州等地的鑲嵌藝術都十分流行。為了追求一種綺麗的色彩美感,廣式家具將鑲嵌發(fā)揮到更高層次。鑲嵌的材料形形色色,通常有大理石(云石)、玉石、寶石、琺瑯、陶瓷、螺鈿、金屬、黃楊木、象牙、琥珀、玻璃、油畫等。鑲嵌作品多為插屏、掛屏、圍屏等,獨步一時,成為我國家具裝飾中一枝珍貴的奇葩。今天,當我們一看到鑲嵌大理石與螺鈿的紅木家具,如果斷定它是廣式家具,一般是不會出錯的。
廣式家具的裝飾題材非常豐富,除西式紋樣外,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傳統(tǒng)紋樣,它采用自然形態(tài)的動、植物,如植物類有松、竹、蘭、梅、菊、葡萄等,動物有鶴、鹿、獅、羊、龍、蝙蝠、鴛鴦等。也有一些是云紋、夔紋、海水紋等。最常見的是竹節(jié)與梅花,但中西合璧兼而有之的更為多見。
廣式家具的大氣和豪華,倍受清代皇室的偏愛,為滿足皇室生活需要,清宮造辦處專門設立了“廣木作”,專門承擔木工活計。宮中現(xiàn)存相當數(shù)量的家具,皆出自造辦處木作之手。在清雍正年何,羅元、林彬等多位廣東名匠還被召入宮中為宮廷制作廣式家具。光緒年間,另一位廣東名匠梁埠被召北上專為皇帝大婚雕刻龍床。永樂年間,廣作硬木工匠輪班進京,清代造辦處幾乎全部是廣籍名匠。如果說蘇州地區(qū)是明式家具的發(fā)源地,廣東地區(qū)則是清代家具的殿軍,后者在清式家具的地位更為重要。清式家具以廣作最為著名,家具出口量也大大多于蘇州地區(qū)。
當然,從藝術角度與整體來看廣式家具不如蘇式,一味追求富麗華貴的繁縟雕飾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造型的整體感,但從家具史的角度來看,廣式仍不失為中國古典家具中精彩的一頁,它在清中期取代蘇式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成為清宮的主要家具,成為清代家具的代名詞。清代廣式家具能取得這樣高的地位,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首先是它在結構上既保留了傳統(tǒng)家具的優(yōu)良格式,同時又吸收了歐洲家具華麗裝飾的形式;在家具的應用功能上,也作了勇敢的開拓,從而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廣。清代廣式家具還深刻地影響到中國沿海各大城市家具的發(fā)展,如蘇州、上海、揚州、寧波、北京等地的工匠們,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廣作的形式與工藝手法。
廣式家具的特點之一是用料粗大充裕。廣式家具的構件不論彎曲度有多大,一般不用拼接做法,而習慣用一塊木料挖成。廣式家具為講求木性一致,大多用一種木料制成,用料清一色,即用同一種木材制作一件家具,如用花梨木,整件家具全部為花梨木;如用紫檀,整件家具全部為紫檀,內外一致,決不摻雜其他木材、而且廣式家具不加漆飾,使木質完全裸露,讓人一看便有實實在在,一目了然之感。
廣式家具特點之二是裝飾花紋雕刻深峻,刀法圓熟、磨工精細。它的雕刻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建筑雕刻的影響,雕刻花紋隆起較高,個別部位近似圓雕。加上磨工精細,使花紋表面瑩滑如玉,絲豪不露刀鑿痕跡。廣式家具的裝飾題材和紋飾,也受西方文化藝術影響。出現(xiàn)了一種形似牡丹的花紋,稱“西番蓮”。廣式家具獨特的藝術風格還表現(xiàn)在鑲嵌的藝術手法上。鑲嵌作品多為插屏、掛屏、屏風、箱子和柜子等,原料以象牙、螺鈿、木雕、景泰藍和玻璃油畫等為主。提到鑲嵌,人們多與漆器聯(lián)系在一起。而廣式家具的鑲嵌卻不見漆。是有別于其他地區(qū)的一個明顯特征。廣州還有一種以玻璃油畫為裝飾材料的家具。也以屏風類家具最為常見。中國現(xiàn)存的玻璃油畫,除直接由外國進口外,大部分由廣州生產。它與一般繪畫畫法不同,是用油彩直接在玻璃的背面作畫。而畫面卻在正面。
■雅人檔案
主人:王瑩瑩
職業(yè):紋樣設計師
愛好:聽音樂
■雅舍檔案
建筑面積:80平米Loft兩居
工期:5個月
基本造價:10多萬元
■雅舍亮點
地板上鋪著的藍黃條相間的棉布毯起著平衡臥室色彩的作用。
|
王瑩瑩的家仿佛是個花園,吊蘭從二層垂落到一層。
圖五主人沒有刻意裝飾,只是將自己喜歡的東西擺在家里。
圖六墻壁上巨大的涂鴉作品成為室內的一大亮點。
“花草是最好的裝飾品”
在王瑩瑩家,除了滿目的布藝和涂鴉外,花草也是隨處可見的。進入她的家,仿佛走進了一個花園。墻角擺放著各種綠色植物,吊蘭從二層一直垂落到一層,不知名的花草種植在花盆里,或者在花器中,散發(fā)出清新、芳香的氣息,讓居室更具生機。
花草的選擇是很隨意的,可能是散步時隨手摘取的路邊野花,也可能是設計作品時需要的植物樣本,還有可能是突發(fā)奇想跑到花草市場買回來的奇花異草。在王瑩瑩看來,“我的家里是不能缺少花草的,我喜歡大自然里生機勃勃的感覺,另外創(chuàng)作也需要呼吸新鮮空氣。”花草的生長每天都會有一些變化,花紅了,草綠了,葉黃了,讓居室更有生命感。
綠色餐桌充滿鄉(xiāng)村氣息
原本普通甚至是陳舊的家具在王瑩瑩的巧手下成為時尚的裝飾,餐區(qū)就是一個吸引人的角落。大板凳和餐桌有手工制作的痕跡,并被刷成了脆嫩的綠色,讓人覺得很自然。墻上則掛了一些照片,相框則是用原木制作而成,被涂上了鮮艷的黃色、藍色、綠色,多姿的色彩和時光的記憶讓這里格外溫情。還有桌子上擺的暖水瓶花瓶,都讓這里散發(fā)出濃烈的鄉(xiāng)村氣息。
涂鴉的餐桌、相框、暖水瓶花瓶讓這里散發(fā)出濃郁的鄉(xiāng)村氣息。
房間里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地方都成為王瑩瑩涂鴉的“畫板”。
布藝、涂鴉、花草,這些由主人親自“打扮”的柔軟、率性、充滿生機的軟裝飾,讓這個冰冷的磚混小樓有了春天般的溫度,既柔軟又美麗。靈動飄逸的色彩,別具情致的設計,清新淡淡的香氣,在空間中交錯、繚繞、流動……置身其中,風雅無限。
一走進王瑩瑩的家,猶如置身在亞馬遜河流域的森林公園,茂盛的熱帶植物隨處可見,奇特詭異的花草,明艷肥碩。不過這些景致是畫在布上和墻壁上的,因為這個家的女主人王瑩瑩就是一名出色的布藝設計師。在設計這套居室的時候,她就打算用布藝、涂鴉、花草把這個略顯冷硬的家柔軟起來,讓家的每一個角落都有飄動的顏色流過。
布藝設計師用布藝裝飾家
既然主人是設計師,而且是從事布藝相關設計的,首選的裝飾材料自然就是布。單薄如紗、柔軟如絲、厚密如毯的各種類型布各自染著濃淡的色彩,開出深淺的花兒,讓整個居室仿佛是王瑩瑩的一件巨大作品。
王瑩瑩對顏色和圖案有著敏銳的直覺,在裝飾家之前,各種抽象和具象的圖案早在她的腦海里形成了。隨處望去,客廳沙發(fā)上罩著一塊黃底黑花的布藝作品,黃色漫不經心地漫溢,帶有強烈裝飾味道的黑色花邊在棉布中心形成圓形圖案,散發(fā)著優(yōu)雅別致的韻味。
進入臥室,發(fā)現(xiàn)里面的布藝裝飾又別有洞天,床上鋪著英式花卉圖案的被子,繁茂的花葉重重疊疊,烘托出花開不盡的感覺;床頭墻壁上掛著一幅非洲布藝,花形圖案與幾何抽象符號排列有序,使整個畫面在簡約中達到繁復的效果;床前地板上鋪著一塊棉布毯,柔和的藍、黃條相間的圖案起著平衡、過渡臥室色彩的作用。
在這個家里,不難發(fā)現(xiàn)隨處可見的柔軟。座椅中的靠墊圖案疏離而散淡;罩在電視上的棉布閃爍著傳統(tǒng)的紅色,緊鄰旁邊的一塊藍色棉布卻比照著那抹紅,有種不協(xié)調的美。還有那搭在掛滿衣服的衣架上的布藝展示了兩個主題,奇特的構思也為居室平添了一段情趣。
涂鴉賦予了這個家不羈的個性
除了滿目的布,讓家的色彩流動起來外,另一個不可忽略的主題就是涂鴉,這些親自畫上去的圖案和文飾,賦予了家不羈的個性和氣質。在居室里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角落,都成為王瑩瑩涂鴉的“畫板”。墻壁上巨大的涂鴉畫作就不必說了,綠色的大樹生機蓬勃。樓梯扶手被刷上了大紅色,樓梯則是采用了自然的木色和黑色,甚至是花盆也涂上了濃艷的黃色或藍色。
“瘋狂”的涂鴉讓各種顏色在居室里歡快地歌唱,王瑩瑩說,呆在這個家里,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晴天還是陰天,都能保持一個愉快而繽紛的心情。
一、中國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受國內外因素影響,在建筑界掀起了一股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復興思潮,形成了一大批中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其中有創(chuàng)新的民族建筑風格,也有新宮殿式、新祠堂式建筑。
|
二、德國文藝復興建筑風格
此類建筑特色是:高陡的紅瓦屋頂,裝飾華麗的山墻和木敞廊、角塔、屋脊小塔和挑樓用木架構或石墻承重結構。窗子往往用彩色玻璃裝飾。代表建筑:淮海中路1131號。
三、西班牙建筑風格
其建筑特點是:外表有亮麗的色彩,屋頂坡度較緩,門或窗帶有西班牙螺旋形柱子,花園面積較大。代表建筑:皋蘭路1號。
四、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風格
此類建筑風格起源于意大利佛羅倫薩,提倡復興古羅馬風格取代形象征神權的哥特風格。它以古典式作為建筑造型的主要元素,多采用古羅馬的半圓形拱券、厚石墻、水平向厚檐,強調建筑的穩(wěn)定感。在建筑輪廓上講究整齊平緩、統(tǒng)一有條理性,富有規(guī)律性和節(jié)奏感。代表建筑:太原路160號。
五、希臘建筑風格
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fā)源地,而且古希臘建筑也開歐洲之先河。其建筑結構屬梁柱體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墻體也用石砌塊壘成,平整精細,砌縫嚴密。近代希臘建筑開始采用混合結構,并大多使用愛奧尼克柱式門廊。代表建筑:巨鹿路675號。
六、阿拉伯建筑風格
凡此類建筑均呈圓頂、尖塔、馬蹄形拱、石造花窗格、釉面磚鑲嵌,拱券上部通常帶有大量經過簡化的幾何形交織圖案,這是典型的阿拉伯風格圖案,并帶有濃厚的伊斯蘭情調。代表建筑:多倫路2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