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孜酷愛家裝設計 個性生活從細節(jié)開始
劉孜
說起買房裝修的經(jīng)驗,劉孜(blog)可是被人稱為裝修狂人的達人。多次買房置業(yè),自己裝修,自己設計家居用品,劉孜似乎從家居裝飾中,尋找到了無限樂趣。
劉孜是個注重生活細節(jié),且享受生活樂趣的人。從第一次買房子裝修,她就從頭到尾一手抓,整套房子,從一個小小的螺絲釘,到電視、音像等家用電器的走線接線;從家具的設計、選擇和搭配,到把所有的東西全搬進家里,加上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改造工程,她一個人全干了。
劉孜在她的書《家·夢想》中寫道:“其實,關于裝修這件事我一直未雨綢繆。我收集了大量的裝修方面的書籍和資料,很多家具、飾品也都事先訂好了。我感覺,我對家的裝飾有種天生的敏感。很短的時間里,我腦子里已經(jīng)有了一套完整的規(guī)劃?!?
她還曾經(jīng)親自設計了很多個性家具。在她擁有的第一個家里,客廳里的餐桌、書房中的書桌和臥房里的床頭柜,樣式和顏色都很統(tǒng)一,大致風格也都是:流暢的線條+簡潔的造型+環(huán)保的木制+單純的顏色,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親自設計并監(jiān)工制做完成的。而且她還總結了一些懶人的DIY法則:去家具店參考現(xiàn)成的家具,然后再在一些國外設計師的作品中尋找靈感,最后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設計家具的樣式。劉孜還大談制作經(jīng)驗:中國有不少家具制造廠做工精良、考究。但是要想定做出滿意的家具,需要多花一些心思,去跟廠家和家具設計師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他們溝通你想要的家具的風格和定位,以及比較個性化的元素,尤其要注意家具的細節(jié)設計。她還說,打造一個家和打扮自己是一個道理,細節(jié)最能把這種異性和個性化的東西給營造出來,通過定做這種方式,設計師可以幫你把你要的創(chuàng)意表達出來,既省錢又很實用,家具做出來以后,沒準還有出乎意料的驚喜!
劉孜就是這樣孜孜不倦的享受著自己的家居生活。在這樣細心而又精心的裝扮下,劉孜的家溫馨而又別致,處處體現(xiàn)著主人的精巧用心。劉孜坦言,住在自己用心構筑的家中,過令人感到格外幸福。劉孜,也樂于創(chuàng)造和享受著這種幸福。(
2007年10月2日,由國際知名設計資訊網(wǎng)站designboom和意大利著名的頂級家具品牌De Padova舉行的Premio Vico Magistretti國際家具設計競賽在米蘭揭曉。在來自全球將近5500多份參賽作品中,共有5款設計分獲一、二、三等獎和榮譽提名獎。其中,來自中國北京的設計師李涵和胡妍的作品boox獲得了榮譽提名獎。兩位設計師和其他獲獎者一起受邀參加了10月2日在米蘭De Padova展廳舉行的頒獎儀式和競賽展覽開幕式。
Premio Vico Magistretti設計競賽是為了紀念去年逝世的意大利產(chǎn)品設計大師Vico Magistretti而舉行的。他與具有50多年歷史的De Padova品牌有著長達數(shù)十年的合作,后者的很多經(jīng)典產(chǎn)品都是由Magistretti設計的。
秉承Magistretti一貫推崇的簡潔主義,這次競賽的主題被設為“l(fā)iving simplicity in furniture design” —— 家具設計中富有生命力的簡潔主義,旨在家庭和辦公家具設計中將簡潔主義同趣味、優(yōu)雅、新鮮、和當代精神相結合。競賽的評委包括數(shù)位在國際設計界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如英國建筑師Norman Foster,西班牙/意大利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 紐約MOMA策展人Paola Antonelli,和De Padova創(chuàng)始人Maddalena De Padova夫人等。
作為唯一來自亞洲的獲獎作品,李涵和胡妍的boox以搬家時最常用的紙箱為設計靈感,是一個可以自由組合的木制書柜。boox的名字也是由box和book組合而來。箱子在這里不再僅僅是搬移物品時使用的容器,更是被轉換成為兼具儲物和展示功能的家具。boox共包括三種不同標準尺寸的箱式單元,或單或雙開門,可以存放書籍。若干個箱式單元在一個框架結構中可以被任意排列,單元間大小不一的空間可以擺放展示物品。boox的特點在于,當你對家里的書柜失去新鮮感時,不妨重新擺放一下各個箱子的位置,在輕松有趣的“積木游戲”中,不用花費一分錢就又擺弄出一個新的書柜。搬家時,也不用再費力打包,直接把箱子拆散連著里面的書籍一起搬走就可以了。正是boox所表現(xiàn)的輕松堆放,輕松重組,和輕松儲物的獨特概念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青睞,被授予了側重表彰對競賽主題藝術性發(fā)揮而設立的榮譽提名獎。
其他獲獎作品為包括:
一等獎 由丹麥設計師Line Depping創(chuàng)作的桌子borrod
二等獎 由阿根廷設計師Cristian Mohaded 和Luciana Gonzalez Franco創(chuàng)作的凳子teo
三等獎 由丹麥和意大利設計師Stine Gam 和 Enrico Fratesi創(chuàng)作的沙發(fā)yuki
榮譽提名獎 由英國設計師Peter Marigold創(chuàng)作的支架prop
Premio Vico Magistretti設計競賽所有獲獎作品及頒獎儀式相關鏈接:
https://www.designboom.com/snapshots/premio_vm.html
https://www.depadova.it
來自中國北京的李涵(建筑師)和胡妍(平面設計師)
獲獎設計師與De Padova創(chuàng)始人Maddalena De Padova夫人合影
[NextPage]
| |||
藝術與家具的融合能迸發(fā)出怎樣的火花?博洛尼·明畫廊在今夏呈現(xiàn)給我們更多的驚奇,以八位中、韓藝術家的當代藝術作品為線索自前所未有的角度詮釋了家具的全新生命力。看樸善基的作品,吊在尼龍繩的木炭通過他的手以建筑物、家具、幾何形態(tài)等自由形態(tài)再現(xiàn)出來。而李在孝則鐘情于釘子,他把無數(shù)的釘子釘在木頭上,讓其扭曲、打磨后在把木頭燃燒,突出釘子的同時把木頭的年輪和顏色涂成黑色。通過上述作業(yè)可使木炭上閃閃發(fā)亮的釘子顯得更加突出。經(jīng)過這樣的過程他用釘子在木頭上畫畫。
此次“Tuning Boloni”已引起眾多媒體、藝術愛好者的關注。據(jù)悉展覽將于8月8日結束。
地址:博洛尼家居體驗館(北京北四環(huán)居然之家向北100米)
電話:010-84899001
博洛尼·明畫廊“Tuning Boloni”展覽參展藝術家簡介
李知恩(이지은)
堆積原色、壓縮海綿后進行形態(tài)凹雕處理的李知恩的作品,讓人浮想為量產(chǎn)而制作的鑄型。但是凹進去的空間形態(tài)并不顯得空空蕩蕩。甚至因層層疊疊堆積的海綿多樣原色,讓人感受豐富地視覺性效果。繪畫般掛在墻壁上的李知恩作品中,華麗地色彩圖隨光的介入,突出顯示了其三維空間的立體形象。這種機械性、繪畫性的凹雕空間中,僅靠輪廓線把握的形態(tài)感雖然單純有限,但消除了具體細節(jié)地描寫,使作品神秘而詩情畫意。 |
| |||
柳宰夏(류재하)
柳宰夏是進行家具和影像搭接作業(yè)的作者。這次展示中,他把BOLONI的現(xiàn)代性家具作為最初在中國制作的作品材料。家具物體上,以抽象拚貼畫形式交叉的波堤切利的維納斯、古代壁畫或巖刻畫中產(chǎn)生的魚形狀等,好像象征著BOLONI所夢想的神秘之夢。并且家具的物質性和影像的非物質性及靜止的和動態(tài)的、西歐和傳統(tǒng)、過去和現(xiàn)在異質性結合的其影像作業(yè)與我們度過的、交叉的現(xiàn)實時代生活類似。 |
[NextPage] | |||
陳航峰
作家陳航鵬是重現(xiàn)西歐化的現(xiàn)代城市風景上,反面使用中國傳統(tǒng)模式的靈巧地作家。過去放棄前景一片看好的設計工作,決心成為沒有保障的專業(yè)作家后,他想起在可口可樂的碳酸味中,出乎意料地聯(lián)想起感冒糖漿事情。我想他可能無法忘記品牌體驗給帶來強烈感想,從而認為世界著名品牌才是不愧于個性化的藝術體裁的吧。這種體驗就是他的大部分作品,具有‘logomania’這種標題的最恰當?shù)睦碛伞:艉凹椎男蜗蠛途杉粝聛淼膱D形,即中國的剪紙傳統(tǒng)成為作家航鵬把握充滿各種符號和品牌的中國消費文化風景的最佳手段。布置在Bolognini畫廊內的玻璃窗的巨大丙烯酸(acrylic)板,可使觀眾讀懂與各種符號共存的Bolognini的另一幅品牌風景畫。 |
| |||
李在孝
“到現(xiàn)在為止,我主要從事把釘子、鋼條等與木頭相結合,集積成球形、半球形、圓柱體等幾何圖形的作業(yè)。每當作業(yè)的時候,我最苦惱地一個問題是怎樣讓這些釘子或鋼條顯露不出來。但現(xiàn)在卻恰恰相反,反而希望盡量突出釘子。把無數(shù)的釘子釘在木頭上,讓其扭曲、打磨后在把木頭燃燒,突出釘子的同時把木頭的年輪和顏色涂成黑色。通過上述作業(yè)可使木炭上閃閃發(fā)亮的釘子顯得更加突出。經(jīng)過這樣的過程我用釘子在木頭上畫畫。
孫真雅(손진아)
如果,通過經(jīng)別人手工的東西中能夠感受到視覺性、觸覺性地那個人,好像未免有些夸張。孫真雅作家選擇了其親近對象-18世紀法國宮廷家具,通過其對象表現(xiàn)了人類存在的多面性心理。通過多樣角度和表面的多彩質感表現(xiàn)的椅子,可聯(lián)想到像肖像畫形式,這時的事物比以前在那座位上休息的人,在感覺上更能生動地表現(xiàn)他們的心理。有條不紊的椅子擺放方式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穩(wěn)定感和舒適感,椅子的實體中派生的細微實線和有時起波瀾的圓圈中,完整地感受到極度地緊張和激動的感情。椅子的這種擬人化形象中,我們忘記作為事物的椅子,作為回味自我的思維對象來注視椅子。
張起開(장치카이)
閑逛Boloni的展廳之余,我們會看見一座小沙漠。沙丘上坦然擺放的骷髏,像是在饑渴中掙扎的人死后留下。沙漠經(jīng)常被人們認為是死亡的象征。但是張起開創(chuàng)造的沙漠減輕了人生的重擔,把人引入和平的冥想世界的“概念化的自然(conceptual nature)”。他這種自由修辭來源于西歐和東洋世界中的記號或象征物,表現(xiàn)概念化詩情畫意地情緒作品,在思維傳統(tǒng)較強的意大利得到了認可。
張鑒墻(장지엔창)
藝術作品和產(chǎn)品差異可根據(jù)“由作家制作的原本還是由機械大量生產(chǎn)的?”這種多少有點傳統(tǒng)的問題進行衡量。但是這次Tuning Boloni展示會上,可看到以藝術作品表現(xiàn)的現(xiàn)有產(chǎn)品。張鑒墻是通過血色燃燒似的粉紅花,提醒對傷痕和治愈關心的作家,他在花粉塑料包裝上畫了各種各樣的花。因此,以相同方式生產(chǎn)的塑料包裝,開始散發(fā)互不相同的氣味(aura:藝術品中散發(fā)的獨特古香的氣氛)。
樸善基
欣賞現(xiàn)代美術時我們能享受到的一種樂趣是,能看到不受材料限制的構思新鮮的作品。應用這種脈絡的代表性作家是,長期活躍于西歐把木炭變相應用于藝術,得到大家認可的樸善基作家。吊在尼龍繩的木炭通過他的手以建筑物、家具、幾何形態(tài)等自由形態(tài)再現(xiàn)出來。我想這種工作的出發(fā)點是始于對自然和文明相關的作家格外的關心。但是,自然的木炭和文明形象相結合后,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心靈上的共鳴。雖然吊在空中搖晃的木炭椅子只是幻像而已,但卻無法控制我們過去坐下的沖動。作家把看得見的和隱藏在人內心中欲望的矛盾,轉換成為快樂的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