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寧波家具市場檢查“亂象”仍存
年底是新房裝修、家具熱賣的時節(jié),不少商家抓住消費者購物心切的心理,弄虛作假。在市消保委聯合鄞州區(qū)消保委和市家具商會共同開展的家具產品專項檢查活動中,就發(fā)現了不少材質標注不規(guī)范、說明書不全等現象。
根據我國家具產銷強制性國家標準《消費品使用說明第6部分:家具》要求,商家必須向購買家具的消費者提供單件商品的使用說明書,說明書除要求對家具的款式、規(guī)格、使用材料、適用環(huán)境等內容進行充分闡述外,還需對所用材料、涂料實際含甲醛、鉛等有害物質釋放量或放射性控制指標作明確說明。
而在此次檢查中,工作人員發(fā)現不少銷售企業(yè)使用說明書配備不到位、不規(guī)范現象,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家具品牌。有些企業(yè)無法當場提供說明書,有些企業(yè)在說明書中沒有對家具的主輔材料、產地、甲醛釋放量及使用注意事項等信息作詳細說明,有些企業(yè)幾種家具共用一套說明書,一些銷售店的營業(yè)員甚至不知道每件家具需要配備使用說明。
此次檢查還發(fā)現不少家具產品標示牌上標注的信息極不規(guī)范,個別甚至有誤導消費者之嫌。一些銷售店標示牌標注著“全真皮”的沙發(fā),技術人員現場檢驗發(fā)現局部材質不是真皮。有些產品信息的標示方式存在歧義,容易誤導消費者。一張書桌標示為“實木貼面”,讓不少消費者直觀地認為它是一張實木桌子,實際上該書桌除了飾面板是實木外,其他部分的主要材料是人造板。
元旦、春節(jié)來臨之際,為了讓消費者買到放心的家具,市消保委工作人員特別提醒,購買家具時一定要仔細查看隨附的使用說明書。說明書是家具產品的身份證,通過查看說明書,可對家具產品的“身世”一目了然。此外,《家具使用說明書》也是消費者解決質量糾紛的重要憑證,如一款家具產品在使用說明書上標注的材質是橡木,當消費者檢測后發(fā)現是橡膠時,憑說明書就能順利爭回應得的權益。
把專業(yè)的事情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這是時下很流行的一句話。但家具企業(yè)往往有一個通病,老板沒有較高的文化程度,雖然在家具企業(yè)發(fā)展壯大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學習,但往往會受自己知識底蘊的限制,給企業(yè)的發(fā)展造成阻礙甚至埋下隱患。
家具企業(yè)想要做大做強,立于市場的不敗地位,必須把專業(yè)的事情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建立起屬于家具企業(yè)自身特點的系統(tǒng)化、標準化、流程化、規(guī)范化、票據化、數據化的企業(yè)運作模式,從而從根本上替代老板的人治管理,走向更加合理科學的管理之路。家具企業(yè)的出路在于認知的高度,高度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當今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管理模式之間的競爭。
中國民營家具企業(yè)的發(fā)展必須從以老板為核心的能力轉變?yōu)橐越M織和管理為核心的能力。顧家、曲美、強力、愛依瑞斯、全友、左右、掌上明珠等家具工廠創(chuàng)造的家具工廠OEC管理是一種真正使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有效執(zhí)行的中國式管理工具,其提倡的"日事日畢"、"日清日高"、"事事都經營,人人都創(chuàng)新"、"管事憑效果,管人憑考核"、"即時糾偏"、"即時激勵"、"解決問題在現場"、"抓反復、反復抓"、"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檢查,事完評價"、"責任到人"、"人歸位、事歸位、責任歸位"等核心思想,特別適合當前家具企業(yè)工廠生產。
過去幾年,韓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土地也越來越貴,其他營運費用更是不斷上漲,韓國本土家具產業(yè)在這幾個因素的影響下,競爭力不斷下降。最近,瑞典宜家家居在韓國正式開張,價格優(yōu)勢明顯的宜家家居讓眾多韓國本土家具商面臨巨大的威脅和挑戰(zhàn)。
雨果網從《韓國時報》12月19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宜家家居在韓國開業(yè),讓韓國的中小型家具制造商面臨巨大的競爭和挑戰(zhàn),甚至難以生存,許多韓國中小型家具制造商被迫降價。
韓國本土大型家具商如漢森、Hyundai Livart和Ace Bed似乎沒怎么受到瑞典宜家家具的影響,至少目前看來情況是這樣。不過,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些韓國大型家具商很快也會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壓力。
宜家家居在韓國的首家分店建在韓國西北部的京畿道省的光明市,共有65個展廳,銷售的家具產品超過8600種。宜家家居計劃在2020年之前在韓國首爾再開四家分店。
在宜家家居首家韓國分店開張的第一天,韓國消費者蜂擁而至。宜家家居的停車場非常的大,可以容納兩千輛車。在開業(yè)首天,眾多韓國消費者自駕車去逛宜家家居,車位全天飽滿。宜家家具的競爭優(yōu)勢在于低價。和韓國本土家具商相比,同樣的產品或類似的產品,宜家家具的售價低很多。
韓國中小企業(yè)銀行分析師Ahn Ji-young稱:“長期以來,韓國家具市場被少數的幾家大型家具商壟斷,不過,宜家家居的到來將會給韓國家具市場帶來巨大的變化,到時肯定會有大型家具商倒閉。宜家家居明年的銷量將可達3000億韓元左右。”
業(yè)內人士紛紛表示,以后隨著宜家家具在韓國分店的增加,韓國本土中小型家具商面臨的威脅將越來越大。90%的韓國家具商面臨宜家家居的競爭,這些家具商必須尋找方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否則將被討論淘汰。
韓亞金融研究所分析師Kim Dong-han認為,如果韓國本土家具商想要在市場上繼續(xù)持有一席之地,必須降低產品價格,提升產品服務和質量。韓國家具產業(yè)早在宜家家居到來之前就已開始衰退。本土家具廠商面臨家具進口商的強烈競爭,由于韓國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土地越來越貴以及其他營運費用不斷上漲,韓國本土的家具商的競爭優(yōu)勢早已大幅削弱。
韓國家具商曾試圖到別國尋找出路,不過,由于競爭優(yōu)勢下降,以及大部分品牌缺乏知名度而未能獲得成功,很多家具商因而倒閉。據悉,2007年韓國有1441家家具企業(yè),到2011年該值減至1254家;2008年韓國家具市場總值為9.9萬億韓元,到2012年該值降至8.5萬億韓元。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持不同觀點并稱,盡管宜家家居價格便宜,但是由于宜家家居并沒有提供免費配送的服務(在韓國,家具免費配送服務非常普及),而且大部分宜家家具產品都是自行安裝的(DIY)的,這對韓國消費者來說,這令人很不習慣,韓國消費者習慣家具商把家具安裝好再免費配送至家中。所以,現在對宜家家居能否在韓國大獲成功做結論未免為時過早。(編譯/雨果網 林權升 譯審 吳以輝 原文鏈接: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