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海里的夢幻樹屋
如同童話小屋一般,佇立在一片櫻花花海的樹屋,光是照片就令人感到震撼的美,非常想能夠身歷其境,感受那夢幻粉嫩的氛圍。位于日本山梨縣北杜市的Kiyoharu Shirakaba Museum聘請?zhí)偕招?Terunobu Fujimori)所設計的這間樹屋,外表看來如同童話小屋一般,再加上綻放的櫻花,簡直就是童話或夢中才會出現的場景!
櫻花海里的夢幻樹屋
由建筑設計師藤森照信設計的這間樹屋,實際上是作為一間茶室,人們可以一邊喝茶,一邊觀賞周遭盛開的櫻花。
櫻花海里的夢幻樹屋
別于外部如同童話小屋的風格,使用自然建材的內部設計摩登簡樸,又不失自然風格,與外頭的櫻花林相得益彰。
櫻花海里的夢幻樹屋
藤森照信教授原本是一位專研建筑史和建筑技術的學者,后來才自己投入了建筑實作的行列,從建筑學家化身成了建筑家,他以充滿自然原始風味卻又前衛(wèi)的建筑令人驚艷,就如同在櫻花中的樹屋一般,散發(fā)強烈的特色與存在感,卻又不會與周遭自然顯得格格不入,與環(huán)境融入、散發(fā)自然大氣的美,實在是叫人驚嘆!
目前,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部分企業(yè)也開始運用這些工具進行當下較為火熱的微營銷,但是從效果來看,沒有哪幾家的微營銷能夠真正的新人眼球,基本情況都屬于千篇一律,地板企業(yè)還需加強微營銷的新意。
地板企業(yè)微營銷需不斷“加碼”
在維護上實際上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比如幾天才更新一次,沒有形成固定的規(guī)律,不僅內容方面同質化嚴重,缺乏新穎,曝光量不高,而且微活動舉辦得很少,粉絲的活躍度也低。
部分實力相對強大的企業(yè)在過去兩年中委托第三方機構制造了微電影,或者微視頻,不可忽略的是,這些先行者們創(chuàng)造的案例在影響力方面都很小。
最嚴重的是,部分地板企業(yè)嘗試過一些微營銷方式后,蜻蜓點水式,當時一段時間里流行什么,就做什么。讓一個人兼職,做半年或一年、兩年,感覺沒效果,然后就放棄。發(fā)現市場上又有新的東西,這個兼職的人馬上又轉到新傳播方式上,也有點像猴子掰玉米,最終兩手空空。
其實做微營銷這件事情,同地板企業(yè)展開其它任何營銷計劃,都遵循一樣的道理,背后都有一樣的故事與曲折,必須投入與堅持,并且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加碼力度,才可能產生效果。
比如地板企業(yè)發(fā)展經銷商的時候,為了在目標城市把經銷網點建立起來, 是不是又要開招商會,又要拜訪一些比較有潛力的老牌經銷商,還要做一些預先的推廣造勢,以便讓更多的潛在合作伙伴知道這個消息,要做的工作很多,往往也不是一次就把經銷網點建起來,有可能是兩年,也可能是幾年。
即使很努力地執(zhí)行,現在那些一線品牌都會存在為數不少的空白市場。更別說只是淺嘗微營銷而已,你可能根本連味道都沒有感覺到。
微營銷方式不能單一 需多樣化
微營銷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也有價值,比如說現在百萬粉絲的微博極少,每日互動量達到100的更少,如果只計算有效的粉絲,估計能達到10萬者,都鳳毛鱗角。如果只看同目標客群的互動,估計每天能達到兩位數的品牌都是“寶”。
如果地板企業(yè)能夠兢兢業(yè)業(yè)地,在合理的范圍內經營起一家企業(yè)的微博大號,那么,就相當于地板企業(yè)自己擁有一份全國發(fā)行的媒體,其影響力是很大的。
再看微營銷的轉化率,以網上銷售與店面轉化兩項指標去衡量,其實90%以上的泛家居企業(yè)都沒有“開張”。這個平臺有很多銷售方面的成功案例,活躍著很多潛在客戶,是值得去挖掘的。
還有另外一種微營銷戰(zhàn)略可以借鑒,在某一種具體的微營銷方式上做到極致,全力以赴,比如專門做微博,或專注微視頻營銷,最終產生的效果也是很可觀的。當然,如果精力與經費允許,建立微營銷的戰(zhàn)略矩陣,每條線都能發(fā)揮價值,那自然更佳。
西班牙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為當地家具品牌Kettal設計的“vieques”系列家具,包括適用于起居室和餐廳的椅子、沙發(fā)和桌子。家具的框架為鋁合金材質,靠背和坐墊為繃緊的蜂窩結構三維織物面料,舒適且富有耐久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