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艷 17萬裝修120平的混搭美家
時間:2010-05-15 人氣:1078 來源:PCLADY論壇 作者:
概述:這套120平的混搭美家,主人共花了17萬于軟裝之上,豐富的色彩搭配,現代與古典、中式與歐式的巧妙結合,而效果則是令人驚艷的。......
這套120平的混搭美家,主人共花了17萬于軟裝之上,豐富的色彩搭配,現代與古典、中式與歐式的巧妙結合,而效果則是令人驚艷的。
(聲明:凡轉載文章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陶瓷能否賣出去,終端的導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名成功的導購員,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這其中包括成功銷售的個人能力,正確的銷售方法,良好的客戶關系管理,一定程度的自我提升計劃。
首先,導購必須具備一定的個人能力,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巧妙的溝通技巧,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個人素質的全面鍛造等都是衡量一名導購是否優(yōu)秀的要素。良好的形象不僅可以增強自信心能讓顧客第一時間產生好的印象,瞬間縮進與顧客的距離,進而對該品牌產生好感;而不斷的微笑和贊美則是讓與顧客溝通的利器,可以讓顧客產生一種自豪感;而一系列的公司知識﹑產品知識﹑行業(yè)知識﹑相關知識則讓你在導購過程中游刃有如,你能夠成為你所賣產品這個行業(yè)的專家,你會發(fā)現銷售變得輕松很多,你不再是一個推銷員的身份,而是一個產品顧問,你能夠幫顧客解決對產品的疑問和選擇的難題,從而可以輕易獲得對方的信任,交易變成水到渠成的易事。個人素質的全面鍛造則是一名導購永不滯后的動力。
其次,一定的銷售方法則是交易過程中的切門磚,買磚的顧客都存在各異的心態(tài):有消費需求,但不是很強烈,沒有對品牌、款式、色彩等的特別偏好,有充足的時間,心理價位幅度大。這就必須以針對性的方法去引導顧客,發(fā)掘他們的消費需求點。例如,我們公司的一個導購遇到這樣一種境況:有名顧客來買磚,導購就直接上前講,市場上和我們品質差不多的磚有馬可波羅、諾貝爾,比我們好的有蜜蜂、加德尼亞,該名顧客立刻離去,在不了解客戶需求的情形下,貿然說高端品牌,是極不理智的做法。導購員根本不了解顧客的需求,只是被動的應對客戶的問題。雖然介紹了產品的特點,但是由于缺乏對客戶需求的了解,介紹的時候只能泛泛而談,無的放矢,所以顯得內容空洞,語言干澀,沒有任何的說服力,無法獲得顧客的信任,當然會喪失生意機會。
正確的銷售方法應該是先分析顧客的消費訴求,不斷的贊美顧客,在消除顧客的戒備心理之后,盡可能了解對方的背景資料,然后就是宣傳產品的切入方式,如“不知道您喜歡什么風格的亞光磚? 您應該也看了很多品牌很多風格的亞光磚了,看我們的產品是不是覺得有些不一樣?”當然顧客會有正反兩方面的應對,面對顧客的肯定時,要以肯定的話語對顧客表示贊賞,這會無形加深顧客的自豪感;當顧客還在猶豫時,要加緊出擊,以各種產品的優(yōu)勢(質量,價格,空間感覺)加以說服。通常,顧客多種多樣,提出的問題各不相同,回應的答案并不是唯一和固定的,但總的思路都是先贊同、贊美對方,再說出自己的理由;最笨的辦法最有效——針對顧客的問題,給出答案,記錄下來,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好的經驗不僅來自對成功的總結,更來自對失敗的反思,后者會給你更深的啟迪;即使是最聰明或最老道的銷售員,也要不斷演練、提煉和完善,因為顧客以及競爭對手也在不斷變得聰明和老道;
再次,良好的客戶關系管理,則會讓你的工作能力變得越發(fā)成熟,經營業(yè)績上也愈出色。這需要正確處理好公關危機,建立顧客檔案,和客戶成為朋友。
在危機處理上,要始終以謙和的口吻,先道歉,平息顧客的憤怒,告訴顧客你會盡快調查,最短時間答復,不管什么原因,都要履行調查,并給出解決方案
對待每一位客戶,都要求留下檔案,客戶自己填寫的資料只是最基礎的內容,更多有價值的東西需要銷售人員收集、記錄、整理并運用,這些細節(jié)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顧客成為朋友,今天的顧客,或許會給你帶來更多明天的客戶,會比你自己開拓客戶容易得多;和客戶成為好的朋友在于你能持續(xù)的給他帶來價值,包括心理愉悅感,有用的信息、知識經驗的分享等,源于你的不斷學習和積累;特殊日子給予驚喜,來自你對于顧客檔案的記錄;注意細節(jié),注意區(qū)別對待,送一些有心意的小禮物??诒畟鞑サ男Ч屇悴唤浺忾g得到更多的業(yè)務。
最后,成功的導購員必須隨時記得充電,提升自己。世界上唯一不會變化的就是保持變化,要有終身學習的心態(tài);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可實現的學習計劃,并給出詳細的時間計劃表;知識必須得到運用才有價值,要把書本知識、技能培訓真正與實踐結合;學習對象:上司、同事、同行、其他行業(yè)、顧客,有學習的心態(tài),就能從每個人那里學到東西;注意日常生活的積累
成功的銷售必須以情人的眼﹑詩人的心﹑俠者的劍﹑學者的腦去深入執(zhí)行,假如終端導購還是停留在那種以產品賣產品的階段,那么請你思索,我真的了解我所銷售的產品嗎?我真的了解我所面對的客戶嗎?我憑什么讓客戶對我產生好感和信賴?我能給客戶帶來的價值究竟在哪里?我能不能持續(xù)給客戶帶來意外驚喜或額外價值。做到了以上幾點,再不斷思索,那么,金牌導購將不會遙遠。
首先,導購必須具備一定的個人能力,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巧妙的溝通技巧,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個人素質的全面鍛造等都是衡量一名導購是否優(yōu)秀的要素。良好的形象不僅可以增強自信心能讓顧客第一時間產生好的印象,瞬間縮進與顧客的距離,進而對該品牌產生好感;而不斷的微笑和贊美則是讓與顧客溝通的利器,可以讓顧客產生一種自豪感;而一系列的公司知識﹑產品知識﹑行業(yè)知識﹑相關知識則讓你在導購過程中游刃有如,你能夠成為你所賣產品這個行業(yè)的專家,你會發(fā)現銷售變得輕松很多,你不再是一個推銷員的身份,而是一個產品顧問,你能夠幫顧客解決對產品的疑問和選擇的難題,從而可以輕易獲得對方的信任,交易變成水到渠成的易事。個人素質的全面鍛造則是一名導購永不滯后的動力。
其次,一定的銷售方法則是交易過程中的切門磚,買磚的顧客都存在各異的心態(tài):有消費需求,但不是很強烈,沒有對品牌、款式、色彩等的特別偏好,有充足的時間,心理價位幅度大。這就必須以針對性的方法去引導顧客,發(fā)掘他們的消費需求點。例如,我們公司的一個導購遇到這樣一種境況:有名顧客來買磚,導購就直接上前講,市場上和我們品質差不多的磚有馬可波羅、諾貝爾,比我們好的有蜜蜂、加德尼亞,該名顧客立刻離去,在不了解客戶需求的情形下,貿然說高端品牌,是極不理智的做法。導購員根本不了解顧客的需求,只是被動的應對客戶的問題。雖然介紹了產品的特點,但是由于缺乏對客戶需求的了解,介紹的時候只能泛泛而談,無的放矢,所以顯得內容空洞,語言干澀,沒有任何的說服力,無法獲得顧客的信任,當然會喪失生意機會。
正確的銷售方法應該是先分析顧客的消費訴求,不斷的贊美顧客,在消除顧客的戒備心理之后,盡可能了解對方的背景資料,然后就是宣傳產品的切入方式,如“不知道您喜歡什么風格的亞光磚? 您應該也看了很多品牌很多風格的亞光磚了,看我們的產品是不是覺得有些不一樣?”當然顧客會有正反兩方面的應對,面對顧客的肯定時,要以肯定的話語對顧客表示贊賞,這會無形加深顧客的自豪感;當顧客還在猶豫時,要加緊出擊,以各種產品的優(yōu)勢(質量,價格,空間感覺)加以說服。通常,顧客多種多樣,提出的問題各不相同,回應的答案并不是唯一和固定的,但總的思路都是先贊同、贊美對方,再說出自己的理由;最笨的辦法最有效——針對顧客的問題,給出答案,記錄下來,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好的經驗不僅來自對成功的總結,更來自對失敗的反思,后者會給你更深的啟迪;即使是最聰明或最老道的銷售員,也要不斷演練、提煉和完善,因為顧客以及競爭對手也在不斷變得聰明和老道;
再次,良好的客戶關系管理,則會讓你的工作能力變得越發(fā)成熟,經營業(yè)績上也愈出色。這需要正確處理好公關危機,建立顧客檔案,和客戶成為朋友。
在危機處理上,要始終以謙和的口吻,先道歉,平息顧客的憤怒,告訴顧客你會盡快調查,最短時間答復,不管什么原因,都要履行調查,并給出解決方案
對待每一位客戶,都要求留下檔案,客戶自己填寫的資料只是最基礎的內容,更多有價值的東西需要銷售人員收集、記錄、整理并運用,這些細節(jié)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顧客成為朋友,今天的顧客,或許會給你帶來更多明天的客戶,會比你自己開拓客戶容易得多;和客戶成為好的朋友在于你能持續(xù)的給他帶來價值,包括心理愉悅感,有用的信息、知識經驗的分享等,源于你的不斷學習和積累;特殊日子給予驚喜,來自你對于顧客檔案的記錄;注意細節(jié),注意區(qū)別對待,送一些有心意的小禮物??诒畟鞑サ男Ч屇悴唤浺忾g得到更多的業(yè)務。
最后,成功的導購員必須隨時記得充電,提升自己。世界上唯一不會變化的就是保持變化,要有終身學習的心態(tài);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可實現的學習計劃,并給出詳細的時間計劃表;知識必須得到運用才有價值,要把書本知識、技能培訓真正與實踐結合;學習對象:上司、同事、同行、其他行業(yè)、顧客,有學習的心態(tài),就能從每個人那里學到東西;注意日常生活的積累
成功的銷售必須以情人的眼﹑詩人的心﹑俠者的劍﹑學者的腦去深入執(zhí)行,假如終端導購還是停留在那種以產品賣產品的階段,那么請你思索,我真的了解我所銷售的產品嗎?我真的了解我所面對的客戶嗎?我憑什么讓客戶對我產生好感和信賴?我能給客戶帶來的價值究竟在哪里?我能不能持續(xù)給客戶帶來意外驚喜或額外價值。做到了以上幾點,再不斷思索,那么,金牌導購將不會遙遠。
閱讀全文
下一條:頂級行銷高手的銷售技巧
很多企業(yè)在進行銷售人員銷售技巧培訓時的主題就是“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以能擁有將梳子賣給和尚的技巧而沾沾自喜。
春節(jié)后,一個在IT行業(yè)做銷售工作的朋友告訴我,回公司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銷售人員學習趙本山,學趙本山什么?學趙本山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賣拐、賣輪椅”的“大忽悠”本領,讓大家將這一技能運用到實際銷售工作中去。我鄭重地告訴他,這樣做不僅害了銷售人員,最終會害了企業(yè)。
93年我從事家電銷售工作,當時父親不無擔心地問我:你不抽煙、不喝酒又不打牌,從事銷售工作能行嗎?父親的擔心不無道理,當時的環(huán)境下,人們對銷售人員的看法就象阿Q老人家“凡尼姑必與和尚私通”的觀念一樣,認為凡搞銷售的人必須會抽煙、喝酒、打牌拉關系,否則趁早別干。當時我確實對自己能否干好這一行沒有一點信心,因為我的同事們基本上都是“一根煙聊半天,三句話成兄弟”的“神氣人”,而我卻缺乏這種能耐。為了不暴露這一弱點,在銷售過程中我從不在經銷商處吃飯聊天,整天在市場上走訪(很大程度上是躲避溝通),搜集市場信息,認認真真的做好該做的事情。
年終結算時,我的銷售額與回款率居然遙遙領先于諸位同事,名列第一,爆了一個大冷門。慶功會上叫我介紹經驗,我說就是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聽得我那幫同事直瞪眼,心想這小子不夠意思,有絕招不共享。其實那時候我也不明白是為什么,只是覺得運氣好,在心里暗自慶幸。
后來我從事食品飲料銷售工作,在招聘業(yè)務人員時遇到一個形象、語言表達能力都較差的人,當時毫不猶豫就將其排除在候選人名單之外。但是這兄弟窮追不舍,堅持要做銷售員,晚上站在我房門前不走,甚至寫血書表決心,當時心一軟,就收下了他。后來培訓時,他雖然很刻苦,但成績始終不理想,我對他一直不看好,只是覺得這兄弟決心可嘉,用用也無妨。
但分到各市場后,情況卻大大出人意料,我們原來一直看好的幾個能說會道的銷售員一開始回款率、經銷商的反應和任務執(zhí)行情況都不錯,但時間一長客戶關系反而出現惡化,相反那個表達力較差的銷售員一開始業(yè)績平平,但時間久了,卻與客戶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客戶的全力配合下,市場綜合質態(tài)與銷售業(yè)績均名列前茅。由此引發(fā)了我對于銷售技巧的思考:所謂的銷售技巧萬能嗎?什么才是真正的銷售技巧?在銷售工作中,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頭腦靈活,能說會道的銷售人員因為心理上總覺得自己有溝通能力強的優(yōu)勢,在進行銷售工作時往往容易忽視客戶的利益,在具體交涉時由于表達能力強,天花亂墜般的華麗詞燥源源不斷,轟得客戶頭昏腦脹,不得不認可其說法,一時沖動便達成了交易。但雖然交易達成了,客戶回去仔細一想,卻感覺吃了虧,就象我們一些企業(yè)在培訓業(yè)務員時要求把“梳子賣給和尚”一樣,當時“和尚”在能說會道的銷售人員三寸不爛之舌的鼓動下買了“梳子”,但回去后細細一想,結果可想而知,必然為日后的合作埋下陰影。
當然這里并不是一棒子打死,說頭腦靈活、能說會道的業(yè)務員都這樣,只是普遍容易犯過分利用小聰明、只顧自己利益不顧客戶利益的錯誤,導致了許多合作隱患。另外這類銷售人員因溝通能力強,善于發(fā)展與客戶的私人關系,常常一起吃飯一起喝酒甚至一起卡拉OK,使客戶頻頻花錢,還自以為是自己能力強的一種體現,“客戶與我關系多好啊!”。其實客戶請你吃飯喝酒并不是與你關系好,而是有所求或有所想,吃完了客戶是要算賬的。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由于關系過于密切,一旦遇到催款以及相關政策實施時就無法理直氣壯地進行,且客戶雖然表面上打哈哈,稱兄道弟,其實在心里是非常鄙視這類銷售人員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這類銷售人員一開始銷售質態(tài)較好(能說會道,討人歡心),時間久了往往容易出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相對溝通能力差一點的銷售人員有一個特征,就是做得多說得少,不會與客戶達成過分的親密關系,因不喜歡應酬,也很少在客戶處吃飯、喝酒,工作做得多一些,也為客戶真正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雖然看起來沒有那種頭腦靈活的銷售人員與客戶的關系融洽,但客戶心里是非常尊重這種銷售人員的。因為對于客戶來說,關鍵是你能否使他賺錢,而不是能說多少漂亮話。
當然,我這么講并不是說不要溝通技巧,而是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必須懂得客戶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決不能只是一味地施展所謂的銷售技巧而忘了根本。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多少弱智,技巧的效用只是暫時的,而只有誠心幫助客戶才是長久的。
遵循這一實戰(zhàn)經驗,我在擔任一家企業(yè)分公司經理時,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時并沒有過多強調所謂的銷售技巧,而是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出發(fā),讓銷售人員自己做一回客戶,切身體會一下,如果自己是一個經銷商,會喜歡什么樣的銷售人員,會討厭銷售人員的哪些行徑?銷售人員如何做會讓客戶從內心感動并真正產生敬重感?怎么做將會使經銷商表面打哈哈稱兄道弟,人一走背后罵娘?在進行了充分的換位思考訓練,有了充分的體會后,我知道,這群戰(zhàn)士可以開赴戰(zhàn)場了。
俗話講: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們清楚只有我們身體力行,把換位思考的原則實踐得到位了,整個銷售隊伍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一原則的益處。在巡視市場的時候,我們往往是一下車就走訪市場,邊走訪市場邊聽銷售人員匯報并與客戶溝通,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決不拖延,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會給客戶一個時間上的答復;決不在客戶處吃一頓飯,客戶實在挽留,我們會坦誠相告:現在市場還沒有充分做開,你們還沒有在這個產品上賺多少錢,等以后賺錢了,我們再來吃飯、喝慶功酒。
客戶這時往往會說我們不夠意思,瞧不起他這個“寒舍”,但我們知道,客戶從內心是敬重我們的。我們如果真的住下來,吃一頓宴席,再卡拉OK一番,等于花掉了客戶大半車貨的利潤,客戶雖然嘴上和我們稱兄道弟,但晚上回家心里會算賬的。
七八月份的酷熱下,我們光著背坐在沒有空調的微型面包車里面,快到客戶處時換上整潔的衣服,解決問題了立即趕往下一個地區(qū),行程最多的時候一天奔襲近900公里,早上4點出發(fā),晚上3點半趕回分公司。遵循一切為客戶著想的原則,其結果是98年我所管轄的兩個省級市場的銷售占全公司銷售的三分之二,沒有一分錢欠款,然而這并不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從沒有與客戶發(fā)展什么私人關系,也并不是很熟絡,但通過我們的工作態(tài)度與行動,讓客戶贏得利潤,讓客戶感覺到與我們這樣的公司合作放心、省心、簡單,讓客戶從內心里對我們越來越尊重,那我們與客戶之間還有什么鴻溝不能逾越呢?
春節(jié)后,一個在IT行業(yè)做銷售工作的朋友告訴我,回公司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銷售人員學習趙本山,學趙本山什么?學趙本山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賣拐、賣輪椅”的“大忽悠”本領,讓大家將這一技能運用到實際銷售工作中去。我鄭重地告訴他,這樣做不僅害了銷售人員,最終會害了企業(yè)。
93年我從事家電銷售工作,當時父親不無擔心地問我:你不抽煙、不喝酒又不打牌,從事銷售工作能行嗎?父親的擔心不無道理,當時的環(huán)境下,人們對銷售人員的看法就象阿Q老人家“凡尼姑必與和尚私通”的觀念一樣,認為凡搞銷售的人必須會抽煙、喝酒、打牌拉關系,否則趁早別干。當時我確實對自己能否干好這一行沒有一點信心,因為我的同事們基本上都是“一根煙聊半天,三句話成兄弟”的“神氣人”,而我卻缺乏這種能耐。為了不暴露這一弱點,在銷售過程中我從不在經銷商處吃飯聊天,整天在市場上走訪(很大程度上是躲避溝通),搜集市場信息,認認真真的做好該做的事情。
年終結算時,我的銷售額與回款率居然遙遙領先于諸位同事,名列第一,爆了一個大冷門。慶功會上叫我介紹經驗,我說就是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聽得我那幫同事直瞪眼,心想這小子不夠意思,有絕招不共享。其實那時候我也不明白是為什么,只是覺得運氣好,在心里暗自慶幸。
后來我從事食品飲料銷售工作,在招聘業(yè)務人員時遇到一個形象、語言表達能力都較差的人,當時毫不猶豫就將其排除在候選人名單之外。但是這兄弟窮追不舍,堅持要做銷售員,晚上站在我房門前不走,甚至寫血書表決心,當時心一軟,就收下了他。后來培訓時,他雖然很刻苦,但成績始終不理想,我對他一直不看好,只是覺得這兄弟決心可嘉,用用也無妨。
但分到各市場后,情況卻大大出人意料,我們原來一直看好的幾個能說會道的銷售員一開始回款率、經銷商的反應和任務執(zhí)行情況都不錯,但時間一長客戶關系反而出現惡化,相反那個表達力較差的銷售員一開始業(yè)績平平,但時間久了,卻與客戶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客戶的全力配合下,市場綜合質態(tài)與銷售業(yè)績均名列前茅。由此引發(fā)了我對于銷售技巧的思考:所謂的銷售技巧萬能嗎?什么才是真正的銷售技巧?在銷售工作中,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頭腦靈活,能說會道的銷售人員因為心理上總覺得自己有溝通能力強的優(yōu)勢,在進行銷售工作時往往容易忽視客戶的利益,在具體交涉時由于表達能力強,天花亂墜般的華麗詞燥源源不斷,轟得客戶頭昏腦脹,不得不認可其說法,一時沖動便達成了交易。但雖然交易達成了,客戶回去仔細一想,卻感覺吃了虧,就象我們一些企業(yè)在培訓業(yè)務員時要求把“梳子賣給和尚”一樣,當時“和尚”在能說會道的銷售人員三寸不爛之舌的鼓動下買了“梳子”,但回去后細細一想,結果可想而知,必然為日后的合作埋下陰影。
當然這里并不是一棒子打死,說頭腦靈活、能說會道的業(yè)務員都這樣,只是普遍容易犯過分利用小聰明、只顧自己利益不顧客戶利益的錯誤,導致了許多合作隱患。另外這類銷售人員因溝通能力強,善于發(fā)展與客戶的私人關系,常常一起吃飯一起喝酒甚至一起卡拉OK,使客戶頻頻花錢,還自以為是自己能力強的一種體現,“客戶與我關系多好啊!”。其實客戶請你吃飯喝酒并不是與你關系好,而是有所求或有所想,吃完了客戶是要算賬的。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由于關系過于密切,一旦遇到催款以及相關政策實施時就無法理直氣壯地進行,且客戶雖然表面上打哈哈,稱兄道弟,其實在心里是非常鄙視這類銷售人員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這類銷售人員一開始銷售質態(tài)較好(能說會道,討人歡心),時間久了往往容易出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相對溝通能力差一點的銷售人員有一個特征,就是做得多說得少,不會與客戶達成過分的親密關系,因不喜歡應酬,也很少在客戶處吃飯、喝酒,工作做得多一些,也為客戶真正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雖然看起來沒有那種頭腦靈活的銷售人員與客戶的關系融洽,但客戶心里是非常尊重這種銷售人員的。因為對于客戶來說,關鍵是你能否使他賺錢,而不是能說多少漂亮話。
當然,我這么講并不是說不要溝通技巧,而是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必須懂得客戶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決不能只是一味地施展所謂的銷售技巧而忘了根本。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多少弱智,技巧的效用只是暫時的,而只有誠心幫助客戶才是長久的。
遵循這一實戰(zhàn)經驗,我在擔任一家企業(yè)分公司經理時,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時并沒有過多強調所謂的銷售技巧,而是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出發(fā),讓銷售人員自己做一回客戶,切身體會一下,如果自己是一個經銷商,會喜歡什么樣的銷售人員,會討厭銷售人員的哪些行徑?銷售人員如何做會讓客戶從內心感動并真正產生敬重感?怎么做將會使經銷商表面打哈哈稱兄道弟,人一走背后罵娘?在進行了充分的換位思考訓練,有了充分的體會后,我知道,這群戰(zhàn)士可以開赴戰(zhàn)場了。
俗話講: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們清楚只有我們身體力行,把換位思考的原則實踐得到位了,整個銷售隊伍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一原則的益處。在巡視市場的時候,我們往往是一下車就走訪市場,邊走訪市場邊聽銷售人員匯報并與客戶溝通,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決不拖延,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會給客戶一個時間上的答復;決不在客戶處吃一頓飯,客戶實在挽留,我們會坦誠相告:現在市場還沒有充分做開,你們還沒有在這個產品上賺多少錢,等以后賺錢了,我們再來吃飯、喝慶功酒。
客戶這時往往會說我們不夠意思,瞧不起他這個“寒舍”,但我們知道,客戶從內心是敬重我們的。我們如果真的住下來,吃一頓宴席,再卡拉OK一番,等于花掉了客戶大半車貨的利潤,客戶雖然嘴上和我們稱兄道弟,但晚上回家心里會算賬的。
七八月份的酷熱下,我們光著背坐在沒有空調的微型面包車里面,快到客戶處時換上整潔的衣服,解決問題了立即趕往下一個地區(qū),行程最多的時候一天奔襲近900公里,早上4點出發(fā),晚上3點半趕回分公司。遵循一切為客戶著想的原則,其結果是98年我所管轄的兩個省級市場的銷售占全公司銷售的三分之二,沒有一分錢欠款,然而這并不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從沒有與客戶發(fā)展什么私人關系,也并不是很熟絡,但通過我們的工作態(tài)度與行動,讓客戶贏得利潤,讓客戶感覺到與我們這樣的公司合作放心、省心、簡單,讓客戶從內心里對我們越來越尊重,那我們與客戶之間還有什么鴻溝不能逾越呢?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