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發(fā)生產成功世界最大容量的110KV變壓器
據天威集團、天威保變董事長丁強介紹,該產品是為上海寶山鋼鐵有限公司承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也填補了國內外變壓器行業(yè)生產該型號變壓器的空白。
近年來,天威保變不斷開發(fā)新產品打造品牌優(yōu)勢,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形成了較強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該公司不僅是中國唯一能生產高電壓大容量殼式變壓器的廠家,也是唯一向核電站提供變壓器的合格供應商,其生產的大型發(fā)電機組主變壓器占國內產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并出口美國、蘇丹、尼日利亞、香港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硝酸裝置的核心設備φ4600毫米硝酸吸收塔,近日在四川藍星機械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將用于國內最大的15萬噸/年國產化硝酸裝置。這標志著我國已具備自主設計和制造該類具有世界技術水平的大型化工設備的能力,填補了國內長期以來在此領域的空白。目前,該吸收塔已運往用戶企業(yè)四川眉山金圣賽瑞化工公司。
該吸收塔采用3段制造、現(xiàn)場拼裝的方式生產,直徑4.6米,總長63.1米,重達246噸,單臺產值1200萬元,創(chuàng)造了藍星機械公司40年來3項之最:最大、最高和最重。為提高設備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性能,使硝酸酸霧的吸收率達到99%以上,尾氣中氮氧化物≤200ppm,必須保證吸收塔塔體任意3米長圓筒段的直線度偏差不得大于3毫米,37塊塔盤的平整度偏差不能超過3毫米。為此,藍星機械公司技術人員從基準劃線點開始全部采用激光技術定位和復檢,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精細精確。
2004年,中美合資企業(yè)四川金圣賽瑞化工有限公司花巨資從愛爾蘭進口了1套15萬噸/年硝酸裝置,隨后該公司決定再上1套15方噸/年裝置以擴大生產規(guī)模。但由于進口設備資金壓力大,該公司經反復權衡,決心第一個吃螃蟹實現(xiàn)裝置核心設備硝酸吸收塔的國產化,并最終把國產化的任務交給了藍星機械公司。
為此,藍星機械公司成立了攻關開發(fā)小組,將這臺設備定為公司2006年的科技開發(fā)項目。在設備的制造過程中,該公司采用了國際先進的篩板塔盤結構、盤管結構和嚴格的加工工藝。針對其中塔內冷卻器的管子與管板的連接,該公司自主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內孔單面焊接雙面成型的焊接技術,這在國內尚屬首創(chuàng)。
φ4600毫米硝酸吸收塔的成功國產化,對國內大型硝酸裝置的建設意義重大,同時也標志著藍星機械公司制造各種大型石化關鍵設備的實力大幅提升。據了解,該吸收塔預計于7月底完成安裝。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歐盟2003年通過的一項立法,除愛沙尼亞、希臘和葡萄牙等少數幾個國家出于特殊原因得到寬限外,其他所有成員國都必須在2007年7月1日全面開放能源市場。歐盟委員會負責能源事務的委員安德里斯·皮耶巴爾格斯鼓勵消費者充分利用挑選能源供應商的權利。他說,只有消費者積極參與,一個有效運作的歐盟能源市場才有可能建立。
歐盟委員會認為,全面開放能源市場有助于促進競爭,進而拉低電力和燃氣價格,最終讓消費者獲益。與此同時,更趨激烈的競爭也會促使能源企業(y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避免發(fā)生斷電等事故,使能源供應更有保障。
同樣從7月1日開始,歐盟大型能源企業(yè)還必須對旗下的大中型電力和燃氣輸送企業(yè)進行重組,將它們組建成獨立法人,即實行“法律拆分”。按照計劃,歐盟委員會7月5日發(fā)起了公眾咨詢,為擬定《歐洲能源消費者權利憲章》征求民意。憲章旨在明確規(guī)定消費者在簽訂電力和燃氣供應合同時的基本權利,為消費者選擇不同的供應商保駕護航。
在歐盟,企業(yè)等能源消費大戶自2004年就開始享有了挑選供應商的權利,如今家庭用戶和其他消費者也獲得了同等待遇。歐盟各成員國能源市場的開放程度參差不齊,有10個成員國早在最后期限到來前就做到了這一點,其中英國更是走在前面,率先于1990年將競爭引入能源市場。
盡管歐盟內部能源市場建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歐盟歷經11年的能源市場自由化改革因為遭到部分成員國的抵觸,依然面臨較大阻力,其中一個嚴重分歧就是如何拆分能源巨頭。
為了進一步加強歐盟能源市場競爭,避免因大型能源企業(yè)控制輸送網絡等基礎設施而妨礙競爭,歐盟委員會在今年1月推出的新能源政策建議中提出,應該對能源巨頭實施更加徹底的“所有權拆分”,即將大型能源公司按照生產和輸送等經營活動拆分成無隸屬關系的數個企業(yè)。
但是,這一提議并沒有得到歐盟成員國的積極響應。在今年3月的首腦會議上,歐盟成員國僅同意實施“有效拆分”,即維持所有關系,實現(xiàn)經營獨立。法國等成員國擔心,所有權拆分會損害本國能源企業(yè)的利益。
就在歐盟力圖“肢解”能源巨頭、促進市場競爭的同時,近期歐盟范圍內卻掀起了一股能源企業(yè)并購浪潮。例如,法國天然氣公司對本國公用事業(yè)企業(yè)蘇伊士公司正在進行的兼并,多家歐盟能源企業(yè)對西班牙電力巨頭恩德薩電力公司發(fā)起的競標,以及西班牙伊維爾德羅拉電力公司對蘇格蘭電力公司的并購,這些都是令人關注的并購活動。分析人士指出,正是歐盟日益深化的能源市場自由化催生了并購交易熱潮。一方面,一些交易據稱得到了所屬國政府的支持,目的是保證本國企業(yè)在統(tǒng)一的歐盟能源市場上能夠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一些有實力的能源企業(yè)由于擔心市場開放會導致自己失去部分本國市場,從而考慮占據別國市場,以對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