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榆木家具花紋裝飾寓意--植物類
老榆木家具花紋裝飾寓意--植物類
梧桐
《瑞應(yīng)圖》云:“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于東廂。”《禮·斗威儀》曰:“君乘木而王,其政平梧桐常生。”《桐譜》載:“桐體濕則愈重,干則愈輕,生時以斧斫之甚易,干則輕而拒斧。諺曰‘輕是桐,重是桐,難斫亦是桐’”?!吨軙吩唬?ldquo;清明之時桐始華,不華則歲有大寒。”《遁甲書》:“梧桐可知月正,平歲生十二葉,一邊六葉。從下數(shù)一葉為一月,有閏則十三葉。視葉小處則知閏何月。立秋之日,如某時立秋,至期一葉先落。”古人以其神奇,譽為瑞木。在屏風(fēng)、箱柜雕刻的樹石花卉中,常有梧桐樹的形象。
靈芝
世人譽為仙草。靈芝有數(shù)種,赤芝一名丹芝,黃芝一名金芝,白芝一名玉芝,黑芝一名玄芝,紫芝一名木芝,實際上遠(yuǎn)不止這些。中國神話傳說靈芝為仙藥,服之能長生,有起死回生之功效?!缎⒔?jīng)授神契》言:“王者德至草木則芝草生。”《白虎通》云:“王者德至于山則芝實茂。”《瑞應(yīng)圖》載:“芝英,王者親近耄勞,養(yǎng)有道則生。”靈芝本為一科名貴藥材,由于數(shù)量稀少,得之不易,被視為仙草。古人把見到靈芝作為祥瑞的征兆,加上歷代儒家、道家的渲染附會,更增加了靈芝的神秘色彩,成為歷代帝王及其追隨者崇拜的祥瑞物。
故宮博物院收藏著一對紫檀靈芝紋畫桌,面長171厘米、寬74.4厘米、高84厘米。畫桌模仿炕幾造型,面下束腰,弧腿澎牙,但與一般弧腿澎牙不同,其四腿自共肩處不是向四角而是向兩側(cè)張出后又向內(nèi)兜轉(zhuǎn)。足間有橫木承托,橫木中間有向上翻起的靈芝紋云頭。此桌除桌面外通體浮雕靈芝紋,大小相間,隨意生發(fā)。屬滿布式,無襯底。雕刻的靈芝豐腴圓潤,造型及裝飾都有獨到之處。
蓮花
又名荷花。晉崔豹《古今注》:“荷花一名‘水且’、一名‘水芝’、一名‘澤芝’、一名‘水華’”。佛教、道教均以蓮花作標(biāo)志,代表“凈土”,象征“純潔”,寓意“吉祥”。民間以蓮花喻“君子”。宋周敦頤《愛蓮說》謂:“蓮花,君子者也。”譽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靜直。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傳說蓮花不染塵俗,如有人以手觸之,花瓣隨即墜落。歷代以蓮花為瑞物。裝飾家具常以碧玉飾荷葉,青玉、白玉飾荷花,形成色彩艷麗、形象逼真的立體畫面。
以硬木家具雕刻荷花的家具,要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紫檀雕荷花寶座最為典型。其靠背扶手呈七扇屏風(fēng)式,搭腦處稍向后傾,座面方中帶圓,故扶手與靠背的轉(zhuǎn)角處亦為圓角。面下束腰,托腮,弧腿澎牙,內(nèi)翻馬蹄,足下帶托泥。除座面、束腰外,通體雕刻荷花,密不露底。靠背搭腦雕一后卷的荷葉,其余或正面或反面飾以荷葉及蓮花。均采用淺浮雕手法,將圖案處理得非常圓滑。加之章法清楚,一花一葉都可循根探源,更使圖案收到自然優(yōu)美的效果。
牡丹
《格物論》言:“牡丹謂之花王”。《濂溪集》言:“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此后,世人譽牡丹象征富貴。宋《清異錄》云:“張翊造花經(jīng)一品九命.牡丹第二。”《花木雜考》謂:“宋張景修以十二花為十二客,牡丹為貴客。”歷代以牡丹為奇花,常用于裝飾日用器物。
菊花
菊花又稱秋花,季秋之月始開?!渡褶r(nóng)書》云:“菊為養(yǎng)性上藥,能輕身延年。”宋周敦頤《愛蓮說》云:“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歷代把菊花譽為隱士,有關(guān)題材,常用于裝飾家具。
西洋花
明末清初之際,海上交通發(fā)達,西方傳教士大批來華,傳播了一些先進的科學(xué)技術(shù)。中國與西方的文化往來頻繁,西方的建筑、雕刻和裝飾藝術(shù)漸為中國所應(yīng)用。自清代雍正、乾隆及嘉慶時期,出現(xiàn)一些模仿西式建筑及室內(nèi)裝飾的風(fēng)氣。最典型的是北京西郊長春園中的遠(yuǎn)贏觀。從建筑形式到室內(nèi)裝修無一不是西洋風(fēng)格。為裝飾和布置這些西洋式建筑,曾經(jīng)做過大批用西洋式花紋裝飾的家具。這樣在清代家具中除主要用傳統(tǒng)紋飾外,用西洋花紋裝飾的家具亦占一定的比重。表現(xiàn)手法通常是以一朵或幾朵花為中心,向四外伸展枝葉,還可以根據(jù)家具的構(gòu)件形態(tài)隨意延伸。
西洋花本是西方生長的一種植物,徑干匍地而生?;ǘ淙缰袊档?,又稱“西番蓮”、“西洋蓮”或“西洋菊”者。花色淡雅,自春至秋相繼不絕。春間將藤壓地,隔年鑿斷分栽。根據(jù)這些特點,既可做大面積的板面裝飾,又可做纏枝花紋做邊緣裝飾。
忍冬紋
忍冬,俗稱“金銀花”、“金銀藤”。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因名金銀花,且凌冬不凋,故又有“忍冬”之稱。《本草綱目》云:“忍冬,久服輕身,長年益壽。”多用作佛教器物,裝飾家具多用于邊緣部分,取其“益壽、吉祥”的含意。
桂花
桂花,一名“木樨”、一名“蕨桂”。冬夏長青,有黃、白、紅諸色,花四出或五出或重臺。七八月開花,味甚芳香。傳說月中有桂樹,嫦娥以桂花釀酒,名“桂花酒”。又傳說每年八月十五夜常有桂子落,食之可長壽。圖案表現(xiàn)的桂花樹多數(shù)都有月亮相配合,名曰“桂圓”。
水仙
《格物論》曰:“水仙花蓯低,葉似韭,根似蔥,莖首有花。”《三余帖》云:“和氣磅礴,陰陽得理,則配玄榮于堂。配玄,即今水仙也。一名‘麗蘭’。”明清兩代用于裝飾家具,常和靈芝相組合,名曰“靈仙祝壽”。
萱草
萱草一名“忘憂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萱草嫩芽作蔬,食之令人昏睡,因名‘忘憂’。又名‘紫蔥’、‘鹿蔥’、‘宜男’。”《述異記》云:“萱草一名紫萱,吳中書生呼為‘療愁花’。”《孟效詩》曰:“萱為兒女花,不解壯士憂。”李時珍《本草》另言:“萱草一名鹿蔥,蓋鹿食九草之一,花名宜男。妊婦人佩其花生男。”《群芳譜》載:“山萱花,即黃花菜,又小而色黃曰‘金萱’,甚香,可食,宜植石畔。”明清時期常以“忘憂”、“宜男”的寓意裝飾日用家具。
老榆木和新榆木做成的家具,雖然經(jīng)過表面加工后,從大的外觀看沒有太大差別,那購買時如何區(qū)別呢?老榆木大都取材于風(fēng)化了上百年的老房梁,購買時,可以通過看其家具的木質(zhì)年輪數(shù)量多少來辨別其年代;
其次,老榆木質(zhì)地“ 凝固”,做成的家具表面是非常自然油亮的包漿色澤,而非后期加工很表面化的亮澤,年輪與年輪之間有一層暗黃色的膠質(zhì);
此外,沒有經(jīng)過打磨直接取材的老榆木家具通常表面的自然紋理較深,有的材料甚至有很多諸如石頭、子彈殼之類的“附屬物”。
如何分辨老榆木家具年代
老榆木大都取材于風(fēng)化了上百年的老房梁,購買時,可以通過看其家具的木質(zhì)年輪數(shù)量多少來辨別其年代;
其次,老榆木質(zhì)地“凝固”,做成的家具表面是非常自然油亮的包漿色澤,而非后期加工很表面化的亮澤,年輪與年輪之間有一層暗黃色的膠質(zhì);
此外,沒有經(jīng)過打磨直接取材的老榆木家具通常表面的自然紋理較深。
由于明清家具在紋飾方面或沿襲傳統(tǒng),或刻意仿造,極難斷代。因此,可選擇參照物對比斷代。在參照對比時,宜采用題材相同或接近的加以對比,這樣就比較容易判斷年代。參照物可以是玉器、瓷器、剔紅漆器等工藝品上的花紋,尤其是明清建筑物上的裝飾紋樣,往往與家具裝飾花紋在材質(zhì)、內(nèi)容和形式上有更多的相通之處。
依據(jù)家具某些構(gòu)件特征來判別明清家具的年代早晚,也是可以借鑒的。如明代官帽椅的靠背,基本光素?zé)o紋。清代官帽椅的靠背,多為雕花板,素板罕見。又如明式家具的管腳棖都用直棖,而清中期以后管腳棖常用羅鍋棖。再如柜子,明式柜子以圓角居多,側(cè)腳收分明顯,以各種流暢的線條裝飾為主,不重雕刻。清代,這類圓角柜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方角柜,下方正平直,側(cè)腳收分漸小,至清中期以后基本無側(cè)腳。
當(dāng)然也有一些款式的家具流行于兩個朝代,如在明清兩代均流行的坐墩,有經(jīng)驗或細(xì)心的朋友也能從造型中看到它們誰姓“明”,誰姓實木家具“清”了。明代坐墩多胖而矮,清代的多瘦而高。此外,從桌、椅的腿足粗細(xì)也能判別它們的年代,但看到一件家具有腿足較為纖細(xì)的特征,基本上可以歸屬明代;而看到一件家具腿足不計用料,造型碩大的話,我們一般可以把它歸屬于清代的家具。
回紋也是中國古代常見的裝飾紋樣,家具上回紋的出現(xiàn)是在清代以后,特別是乾隆時期,這一時期的家具多在桌案椅凳的腿足端雕飾回紋馬蹄圖案??傊?,題材豐富多彩是清式家具紋飾圖案的特點之一。清雍正以后,模仿西紋樣的風(fēng)氣大盛,特別是清代廣式家具,出現(xiàn)了中西結(jié)合式家具,即以中國傳統(tǒng)做法,而雕刻西式紋樣,通常是一種形似牡丹的花紋,也有稱西番蓮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