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整裝步入密集探索期 智能家居呈現兩極分化
2019開年以來,智能家居、全屋整裝,延續(xù)了去年的熱鬧勢頭,一路向上。
大勢壓城,形勢相當逼人。無論你是站在門外看,還是置身其中,都可能已感受到其滔天熱浪。
整裝步入密集探索期
在整裝的問題上,去年還存在不小的爭議。
依然有實力企業(yè)的高管認為,這事兒成不了氣候,做不起來,難度太大。但這并沒有妨礙部分玩家強勢進擊,拿出一攬子方案推動,效果確實讓人喜。
走到今天這一步,質疑聲已經非常小,大家唯一想解決的問題是,我該怎么切入整裝,又該如何打開局面?
旗下品類較全的企業(yè),基本上都是自己干。開整裝門店,推整裝套餐,聯(lián)單銷售,從今年315促銷就可以看出來,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等,都在促銷套餐里加入了整裝。
旗下品類較少,只有一兩種的公司,往往只能走聯(lián)盟路線,幾個業(yè)務互補的公司湊到一起,推整裝套餐,力圖往整裝靠攏,更多是一種營銷手段。
所以,從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整裝還只是部分綜合型企業(yè)的地盤,其它公司要跟上,前面的障礙還挺多。
畢竟整裝涉及的品類太多,涉及裝修材料、施工、軟裝、設計安裝等,僅僅是裝修材料一項,就有地板、瓷磚、涂料、衛(wèi)浴潔具等多項。
對家居設計能力、供應體系、交付能力、質量管控等,都有比較高的要求,非一日之功可成。
一邊探索,一邊力推。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整裝正處于這樣一個過程。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第41屆國際名家具展最近舉辦,首次推出全屋整裝集成展,在設計師的主導下,用20天時間打造3幢2000平方米的“大宅”。
這個大宅里面,不僅展示家具,還有建材、室內裝修、植物景觀等,呈現真實居住空間,實現整體家居解決方案輸出。以前沒有出現過同類情況。
知名設計師仲松認為,全屋整裝代表家居業(yè)的趨勢,將贏得年輕消費者與新中產消費群體的認可。
萬科和鏈家聯(lián)手推的“萬科美好家”,依托開發(fā)商渠道,在整裝領域探索了多年,已經形成了龐大的體系。
它涵蓋戶型設計—硬裝—家具—軟裝等,有性能加載、室內定制、軟裝定制、空間定制等服務,形成了嚴格的體系,在供應鏈方面也摸索了多年,頗有經驗。
性能加載分成健康、舒適、智能與安全等四個方面,健康解決光、水、空氣等問題,涉及產品有電動窗簾、凈水器、中央空調、地暖、除霾系統(tǒng)等。
室內室制主要是收納,含玄關柜、櫥柜、浴室柜和主臥衣柜等;空間定制包括兒童房、榻榻米、書房等;軟裝定制曾經有9大色系的套餐。
同樣是前幾天,齊家網與志邦家居簽署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建立長期的戰(zhàn)略合作關系,加強家裝產業(yè)上下游粘結,為消費者及裝修公司提供個性化定制整裝服務。
而此前,齊家已與酷家樂、美大、友邦、佐敦涂料等企業(yè)合作,完善產業(yè)鏈布局,壯大生態(tài)體系。
筆者注意到,水性科天也在推行無毒整裝,力度比較大,當成公司核心戰(zhàn)略在執(zhí)行。
公開資料顯示,這個無毒整裝并不是產品的簡單組合,而是有一套管控與設計體系,提供無毒家裝材料、全程施工、軟裝配飾、定制家具、活動家具等一站式無毒家裝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水性科天已經蘭州、上海、武漢、常州四大城市建無毒整裝館,全國簽訂了340家無毒整裝館,目標是2019年完成400家整裝館。
尚品宅配依然在力推整裝云,據公開報告,截至2018年 9 月底,整裝云會員數量已超過 700 個。
而且還在加強成都、廣州、佛山三地的自營整裝業(yè)務。整裝業(yè)務第三季度營收約 7500 萬, 環(huán)比增速超過 50%。目前還沒有擴大試點范圍,應該是還在積累運營經驗。
歐派就不用多強調了,去年整裝業(yè)務增長可觀,同時探索了整裝大家居、微型大家居、櫥衣融合店、衣木融合店等不同形式。
以2018上半年為例,以太倉為代表的傳統(tǒng)大家居實現92%的優(yōu)異增長;此外整裝大家居開業(yè)21家,第二批40多家有序推進;微型大家居在8個城市已經開始試點。
據監(jiān)測,進入2019年來,整裝的網絡熱度又提高了20%左右。
瘋狂的智能家居
前幾天,云米聯(lián)手IDC發(fā)布了一份《全球消費物聯(lián)網趨勢展望2025白皮書》,其中大膽地做了分析,認為2019年,全球消費物聯(lián)網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081億美元。
其中。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將達到175億美元規(guī)模,到2022年,將達到311億美元。
更讓人大開眼界的是,到2025年,中國家庭平均擁有智能家居設備的數量,預計將達到6.8臺。
2025年,離現在也就6年時間,平均擁有6.8臺,單算城鎮(zhèn)家庭,這個規(guī)模大概在15億臺。前景非常誘人。這個可能性有多大?
筆者綜合多家機構的調研認為,6.8臺是比較樂觀的結果,但大部分家庭擁有2臺的情況會比較普遍。像智能馬桶、智能燈具、智能晾衣架、掃地機器人、淋浴房、按摩浴缸等,滲透率一直在快速增長。有些還是準剛需產品,大多數家庭都是需要配備的。
還有一家名叫Strategy Analytics的調查公司,認為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將增長至1550億美元(約9951億人民幣),基本上都是一片看好聲。
以智能馬桶為例,最近看到一個公開數據,其中提到,2018年,中國智能馬桶銷售量(線上、線下)約700萬-800萬臺左右,規(guī)模達400億元。
受益于產品進一步成熟,以及更多廠家進入,預計2019年智能馬桶市場規(guī)模將達500-600億元。
照這個速度,筆者認為,只要智能馬桶在技術上再成熟一些,抽檢的合格率再高一點,價格再親民一些,2025年的銷售規(guī)模有可能擴大到2000萬臺。
從智能馬桶的品牌競爭格局看,大材研究發(fā)現,除了箭牌、九牧、恒潔、惠達、法恩莎、浪鯨、金牌、澳斯曼、歐路莎等一二線衛(wèi)浴品牌做得不錯,還有一些新力量值得重視,比如海爾、智米、便潔寶等。
部分主力品牌的智通馬桶蓋下調了價格,預計會提高市場滲透能力。部分主力品牌繼續(xù)提升推廣力度,比如恒潔衛(wèi)浴的雙Q智能馬桶,提出六年質保的狠招,近日登陸央視二套。
市場反饋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一方面,國家監(jiān)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發(fā)現率從2015年的40%降低到2018年的5.7%。
但是另一方面,網銷產品問題比較大,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最近有一個抽查結果,28批次產品中,11批次被檢出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高達39.3%。
一些家電龍頭企業(yè)也在盯智能家居戰(zhàn)場,最近的2019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很多大佬都拿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方案,可以說是清一色的智能玩家。
美的發(fā)布“智能家居聯(lián)合實驗室”,從統(tǒng)一協(xié)議、行業(yè)標準、服務等方面入手探索智能家電。海信舉行“智能生態(tài)3.0戰(zhàn)略發(fā)布會”,其中展示了窗簾、門鎖、廚電等智能慧家方案。長虹將融入京東IoT生態(tài),長虹CHiQ電視可以控制京東小京魚生態(tài)的200多家品牌的產品。
幾乎同一時間,華為召開Hilink生態(tài)大會,發(fā)布華為Hilink智能家居生態(tài)戰(zhàn)略,將致力于構建萬物互聯(lián)的全連接協(xié)議標準,提供GUI+VUI的多模態(tài)交互標準、線上一站式應用開發(fā)平臺。
目前,華為Hilink已經認證了超過500個智能體驗的認證標識,升級了超過4000家華為體驗店,將提供IoT全場景的體驗樣板。
據大材研究了解,泛家居行業(yè)里有多個龍頭企業(yè),跟華為在合作,引進華為的技術。
在2016年的公開信息時,九牧就跟華為在合作研發(fā)智能廚衛(wèi)產品,采用華為的解決方案。今年又有消息說,九牧跟華為成立了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中心,計劃引進華為的5G技術。
智能照明板塊,最近也有多個動作。
小米在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fā)布了米家LED智能燈泡,能夠智能調光、遠程控制和語音交互。
隨后,米家飛利浦藍牙夜燈在小米商城、小米有品、小米之家等平臺開售,售價79元,通過米家APP和小米智能家庭設備無縫連接。
這個燈的賣點很突出,在家中互聯(lián)所有藍牙夜燈后,當第一個夜燈感應到人,就會聯(lián)動其他已連接的夜燈,如安裝在走廊、洗手間的夜燈,跳出了傳統(tǒng)夜燈的感應局限。
據統(tǒng)計,目前至少有50家企業(yè)出招智能照明,除了歐普、佛山照明、三雄極光、雷士等照明企業(yè)進入,還有互聯(lián)網企業(yè)、房地產、智能家居企業(yè)進入。
據市場調查機構P&S Market Research統(tǒng)計,全球智能照明設備和控制市場,預計從2014年的221.1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591.9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7.8%。
就國內的智能照明產品來看,主要有吊燈、臥室燈、客廳燈、小夜燈、吸頂類目、臺燈等,主打功能包括智能調光調色、語音控制、USB充電、定時開關等。
3月26日將在上海虹橋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中國建博會上,專為智能家居開辟了2萬平方米的分館,參展品牌200多,包括:
海爾、德施曼、羅曼斯、頂固、金指碼、中立、忠恒、長虹、豪力士、品多等智能鎖,以及智能晾衣系統(tǒng)、智能安防、智能保險柜、智能家居五金等。
所有信號告訴我們,整裝與智能家居已經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集中精力去解決如何做好?
在中國家具發(fā)展的歷程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是一個長期困擾行業(yè)的問題,家居圈“掐架”事件也是接二連三。就在今天剛剛顧家家居自主研發(fā)的“浮光掠影”主題設計款沙發(fā)榮獲2019年第五屆金汐獎“最佳軟體沙發(fā)”金獎的2小時后,又一次遭遇到了老對手敏華(芝華仕沙發(fā))的展位碰瓷。
恩怨由來已久,敏華敗而再戰(zhàn)
2014年3月東莞家具展期間,敏華公司(芝華仕沙發(fā))以顧家家居的一款功能沙發(fā)與其旗下的一款沙發(fā)相似為由認為顧家涉嫌抄襲,于是向專利局及法院進行舉報。隨后,顧家家居發(fā)布《專利之爭靜待公斷》聲明,稱顧家家居的這款產品早在2013年就申請到了外觀專利權,不存在侵權問題。最終,這場2014年的侵權糾紛案件,以敏華公司的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撤銷,敏華敗訴為結果告終。
兜兜轉轉時間點又一次家具展,敏華公司(芝華仕沙發(fā))新瓶裝舊酒再度以顧家家居外觀設計侵權為由進行起訴。在此特殊時間節(jié)點上,敏華公司本次起訴的目的真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行業(yè)競爭激烈,品牌間暗流涌動
多年來,中國的家具行業(yè)競爭最為激烈的一直是沙發(fā)領域。而顧家和敏華是其第一梯隊的巨頭,兩者都做功能沙發(fā),在終端市場的較量波濤洶涌,各種明的暗的潮涌也都來勢洶洶。
自2016年以來,顧家家居開啟專利維權、打擊抄襲的行動,截止目前共起訴專利侵權案件80余件,已經通過判決或者和解的結案超過70件,無一敗訴。其中,敏華公司從2018年下半年起陸續(xù)抄襲了數款顧家家居主銷產品,顧家家居選擇已經有多次勝訴判決的兩項專利予以回擊。
因此,近日敏華公司起訴顧家家居專利侵權案件,可以說醉翁之意不在于侵權案件本身的輸贏,而是制造營銷噱頭,影響顧家聲譽,干擾市場正常經營。
核心較量在于創(chuàng)新
隨著行業(yè)的發(fā)展,企業(yè)的維權意識和積極性的提升,展會維權也正愈演愈烈,它折射出來的,是家居市場競爭形勢的變化以及行業(yè)的發(fā)展與變遷。
有意思的是,在拿維權當武器的同時,企業(yè)本身也很有可能變成被維權的對象。比如正在被顧家家居起訴的芝華仕,確實是家居行業(yè)的維權標桿。在歷屆展會上,芝華仕也曾舉著維權大旗,打擊抄襲品牌。然而在終端渠道上,芝華仕也曾屢次因為“抄襲”成為被維權的對象。
“這是一種行業(yè)的進步,它將促進企業(yè)人人自省、人人自危,真正跳脫抄襲的低級競爭,向高階的創(chuàng)新競爭發(fā)力。”業(yè)內人評價稱。在行業(yè)轉型的節(jié)點上,企業(yè)的核心較量在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強弱,維權帶來了更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它會刺激企業(yè)不得不更注重創(chuàng)新。
2018年,全國規(guī)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的銷售額是9661.6億元,同比漲5.32%。放到近幾年的情況看,這個數字少則7000多億,多則1萬多億。2019年的情況是,1月份617億,2月589.1億,與2018年同時期的銷售額相比,確實小幅下降。
但整個總量一直是比較可觀的,總量并不代表每一個微觀個體都好。蛋糕往往只是屬于少數人的,很多賣場的日子并不好過。即使業(yè)務非常不錯的家居賣場里,還是有部分門店門庭稀落,生意差到爆,每年都有關門停業(yè)撤場的。
要想扭轉局面,把生意做得紅火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這里面就涉及到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賣場與門店的進化問題,單就門店來看,有兩種情況:
一個是品牌號召力不夠,開店的位置又比較偏,客人光顧得很少,該怎么轉型、突圍與進化?還有一種情況是生意現在還不錯,圈客能力比較強,在搶客中處于上風,但是增速也在放緩,受到了其他渠道的沖擊,又該如何進化?
大材研究創(chuàng)始人鄧超明認為,路其實已經擺在大家面前了,也有數支先頭部隊先行一步,比如歐派探索整裝大家居門店、尚品宅配的超集店、曲美跟京東聯(lián)手推動的Living Mall與時尚生活體驗館等,都是典型的案例。
有些成效是非常顯著的,有些還剛露出苗頭,萌芽待長,比如智慧門店,據大材研究的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差不多有15家左右的家居企業(yè),在推行試點智慧門店,這自然是好現象。
總的來看,鄧超明認為,家居門店目前有六個轉型進化的方向,值得思考和探索。
1、老板個人的轉型:從老板或某幾個骨干的單兵作戰(zhàn),轉變?yōu)閳F隊作戰(zhàn),拿出誠意招才,訓練團隊,推動人才專業(yè)化。
什么叫誠意,不是你口頭給很多許諾,畫個大餅,讓大家憧憬就行,而是要拿出表現來,落實到數字上來,比如給多少薪酬、業(yè)績提成的比例,還有職業(yè)上升的空間等等。當然,老板的打單能力也很重要,如果手上有幾個骨干銷售,一般還能確保幾年時間內不至于落敗。
但你有能人,別的商家也有,關鍵有些人還擁有一支成建制的團隊跟你拼,能夠提供系統(tǒng)的服務,優(yōu)勢就更明顯。打不了幾回合,你就會敗下陣來。
2、公司化運營:哪怕你只有一個店,只有幾個員工,也可以向公司化運營靠攏,建立一套容易操作的經營管理體系,把激勵制度拿出來,讓大家看到明確的方向和回報。
最好分成幾支小組,讓比較牛的人去帶隊。把向上努力的氛圍營造起來,人人爭上游,員工士氣高漲,這盤棋就下活了。 有些老板,覺得自己就是制度,今天這樣想,明天那樣辦,有時候還反悔之前的決定。這樣下去,不可能上臺階。
3、從促銷爭奪市場,轉變?yōu)橐揽烤C合能力獲取和留住客戶。什么是綜合能力?設計、產品、服務等等,一套體系,顧客進店能享受到免費的量尺與設計服務;成交后整個過程都有人主動跟進,不用擔心找不到人。
有了一套體系,每天每周總結經驗、分析問題的時候,就可以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地評估,找出存在問題的那些環(huán)節(jié)。促銷肯定少不了,但只是弄點優(yōu)惠,發(fā)點傳單,肯定不行的。要用好聯(lián)盟促銷、交房小區(qū)促銷、配合廠家的主題活動爆破營銷等。
促銷配合創(chuàng)意、親子活動、門店活動等,效果會更好一些。大材研究創(chuàng)始人鄧超明認為,這就要我們重新認識促銷,思路要優(yōu)化,視野要打開,重建促銷模式。
4、門店主動學習和自我迭代,適應新環(huán)境的變化,采用新的獲客與留客工具主動營銷,開拓新渠道,建立新的渠道結構。
先看看自己都用了哪些營銷方式?現在消費者有變化,營銷方式也在變,別老守著以前的三板斧。跳出自己的舒適區(qū),主動探索那些剛剛冒出頭的渠道與營銷方式。
我們會看到,有些行業(yè)里,靠著抖音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還有些企業(yè),把微信群玩得爐火純青,源源不斷地簽單。與時俱進,看到這四個字,想必你會覺得它是多么親切。主動提供新的服務,既要完善原來的服務體系與方式,還要想辦法往里面裝新的東西,一些微創(chuàng)新往往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別人把地板安裝完就走了,你能不能幫著把業(yè)主家里清掃一下。別家都是工人送貨,你能不能把對接客戶的銷售派過去,親自跟到家里,合個影,業(yè)主說不準會曬單。
5、門店形態(tài)多元化,比如獨立大店、多品類門店、整裝大家居店、設計店等,專業(yè)店和綜合店并存,單一產品銷售向一站式空間解決方案商轉型。
這個往往需要有一個數據積累,把每個地方的門店銷售業(yè)績做個統(tǒng)計,看看哪些地方適合開什么店。比如有些門店,消費者的客單價比高一些,或許可以考慮增加品類,這跟本地買家的購物習慣很有關系。往往都需要試點,成功后再擴大。
據大材研究觀察,行業(yè)里有幾個典型門店多元化的公司,比如曲美家居、歐派家居、美克家居、尚品宅配等,現在連三棵樹涂料這類做建材的企業(yè),也開始借助開1000平米大店的方式,集合乳膠漆、藝術漆、基輔材、整體涂裝服務、馬上住服務等品類,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體驗。
6、定制和成品融合,在終端門店同時銷售。定制堪稱大潮澎湃,不可阻擋。
除了衣柜櫥柜鞋柜電視柜等柜類產品,早已實現定制;現在像木門企業(yè),也在搞木門+全屋定制;做衛(wèi)浴潔具的,從全衛(wèi)定制出發(fā),想著廚房的生意,推起廚衛(wèi)一體化。不管你是生產什么的、賣什么的,都要想著把定制與成品融合起來,即使產品本身做不到定制,也可以考慮在產品應用方面引進定制模式,比如瓷磚鋪貼效果的定制、墻面裝飾效果的定制等。
鄧超明認為,所有的定制,它的核心都不是圍繞產品定制,而是從買家的期望出發(fā),讓他看到效果,家居空間的效果定制。
很少有人能搞清楚你用的什么材料輔料,也不會管你怎么設計造型,大家看的都是效果,所以,這給我們在門店里引進定制提供了施展空間。要配3D云設計這種工具,要讓導購增加設計能力。
一個不可能高枕無憂的時代,更不可能坐在店里就數錢的時代,唯一能幫助你取勝的,就是改變自己,跳出舒適區(qū),搶先擁抱變化,搶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