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三條管理忠告
時間:2011-12-13 人氣:819 來源:世界經理人網 作者:
概述:《論語·子路篇》記載:“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
《論語·子路篇》記載:“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仲弓出去做魯國權臣季家的管事,來問從政的原則??鬃痈嬖V他在行政上領導政治的三個道理:
一、先有司
有司是職務代稱,也就是管事的,讀古書時經??吹剿?。孔子是說,首先重視每個人的職權,要制度化,不要亂來。在古代專?政治的時代,尤其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期,一個領導人,一個帝王,本身就是法制。盡管中國過去也是講法治的精神,但在君主專治體制下,往往有“言出法隨”的情形,他的話就是法律,他要怎樣做就是法令。所以孔子告訴他不可犯這毛病,先要把權責分清楚,制度建立起來。
二、赦小過
誰都難免有錯誤,尤其當領導人,要能原諒人。一個領導人,不單是主管,還要兼作老師,所謂“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鳖I導人同時是老師,同時是父兄,對部屬小小的錯誤,馬馬虎虎讓他過去,充其量喊到房間里告誡他。在歷史上看到的名臣,遇到部下犯了錯誤,當眾不說,召到房間里,關起門來責備一頓。出了房門當主管的自己背了過,宣稱是自己的錯,不關那個部屬的事。古代許多大臣都有這種器度,不是用手段,而是一種厚道的修養(yǎng),這是愛人。
三、舉賢才
就是提拔有才能的人。這里發(fā)生一個問題了,仲弓提出來問,他說有那么多部下,怎么知道哪一個是人才?人才的選拔不易,在歷史上經??吹接腥恕鞍斡诔砣酥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很多人才,當他沒有機會表現的時候,永遠默默無聞而埋沒終生。譬如帶一師的部隊,這一師人當中,一定有人才,但卻沒有辦法發(fā)現。有了發(fā)現,就在稠人之中——在很多人之中把他提拔起來,給他機會,隨時培養(yǎng)出來。歷史上許多前輩提拔后輩,都是這樣。
但賢才到底是難得,所以仲弓就說,無法知道誰是賢才,怎樣去分別呢?孔子說,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選。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沒有表現的機會,只好等待別人去發(fā)掘了。所謂:“博施濟眾,堯舜猶病諸!”
讀后感:都說平平淡淡才是真,讀完國學大師這篇文章更是領略了其中的深義.東西好不好,不在包裝的復雜和華貴,關鍵在于領悟的透徹不透徹.炒作的管理理論就象玩具車一樣永遠上不了高速路!盲目地照搬西方管理理論,只會產生更多困惑!東西方的管理思想是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只有將二者融會貫通,才能更好地從事管理活動。
仲弓出去做魯國權臣季家的管事,來問從政的原則??鬃痈嬖V他在行政上領導政治的三個道理:
一、先有司
有司是職務代稱,也就是管事的,讀古書時經??吹剿?。孔子是說,首先重視每個人的職權,要制度化,不要亂來。在古代專?政治的時代,尤其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期,一個領導人,一個帝王,本身就是法制。盡管中國過去也是講法治的精神,但在君主專治體制下,往往有“言出法隨”的情形,他的話就是法律,他要怎樣做就是法令。所以孔子告訴他不可犯這毛病,先要把權責分清楚,制度建立起來。
二、赦小過
誰都難免有錯誤,尤其當領導人,要能原諒人。一個領導人,不單是主管,還要兼作老師,所謂“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鳖I導人同時是老師,同時是父兄,對部屬小小的錯誤,馬馬虎虎讓他過去,充其量喊到房間里告誡他。在歷史上看到的名臣,遇到部下犯了錯誤,當眾不說,召到房間里,關起門來責備一頓。出了房門當主管的自己背了過,宣稱是自己的錯,不關那個部屬的事。古代許多大臣都有這種器度,不是用手段,而是一種厚道的修養(yǎng),這是愛人。
三、舉賢才
就是提拔有才能的人。這里發(fā)生一個問題了,仲弓提出來問,他說有那么多部下,怎么知道哪一個是人才?人才的選拔不易,在歷史上經??吹接腥恕鞍斡诔砣酥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很多人才,當他沒有機會表現的時候,永遠默默無聞而埋沒終生。譬如帶一師的部隊,這一師人當中,一定有人才,但卻沒有辦法發(fā)現。有了發(fā)現,就在稠人之中——在很多人之中把他提拔起來,給他機會,隨時培養(yǎng)出來。歷史上許多前輩提拔后輩,都是這樣。
但賢才到底是難得,所以仲弓就說,無法知道誰是賢才,怎樣去分別呢?孔子說,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選。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沒有表現的機會,只好等待別人去發(fā)掘了。所謂:“博施濟眾,堯舜猶病諸!”
讀后感:都說平平淡淡才是真,讀完國學大師這篇文章更是領略了其中的深義.東西好不好,不在包裝的復雜和華貴,關鍵在于領悟的透徹不透徹.炒作的管理理論就象玩具車一樣永遠上不了高速路!盲目地照搬西方管理理論,只會產生更多困惑!東西方的管理思想是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只有將二者融會貫通,才能更好地從事管理活動。
(聲明:凡轉載文章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上一條:營銷根本沒有技巧
銷售到營銷,有一道門,對于所有的營銷者,答案就是《圣經》里說的:你敲門,門為你開!門開了,你就會發(fā)現,營銷是不需要技巧的,所有成功的營銷都是最基本的常識的運用。這不是我的發(fā)明,是各個領域的營銷成功者給出的唯一答案!這是所有營銷成功者共同的發(fā)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兩種人是不用成語和華麗的辭藻去說服別人的,也只有他們不用技巧去混淆現實,他們是老人和小孩,小孩不會用,他們還不知道成語的含義,老人不需要,因為他們有經驗和感受,他們覺得用成語說話太累了!
營銷就象社會結構一樣,是有層次的!最典型的說法是:三流營銷賣產品,二流營銷賣服務,一流營銷賣思想!這就是營銷的現象描述,與任何一個社會的現象描述一樣!很正確,正確到了完全沒有用的程度!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也陷入這個正確到極致的現象里,難以自拔!有一次對于我來講,幾乎習慣了的培訓現場,一個很好學又十分負責任的女學員,帶了她7歲的兒子來到了培訓現場,那是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當我講完了營銷的3個層次,中間休息的時候,小孩子跑到我面前,很認真的問:“趙老師,您也是做營銷的,您現在是第幾流?” 我沖口而出:“趙老師是賣思想的,當然是第一流的!”小孩子高高興興的跑開了,我卻連續(xù)幾晚沒有睡好!因為小孩子的問題剛好觸動了我的發(fā)現,培訓自然是給人思想的,但幾年來一直困饒我的就是:如何把這些思想整合成一個產品!我相信這是困饒所有信息;IT;培訓相關產業(yè)的一個難題,如何把虛擬的類似信息;思想;程序的東西,整合成一個產品!從成功學來講,陳安之算是在賣他的產品了,但成功學的鼻祖卡耐基一直賣的就是思想!這是倒退還是進步呢?
最后我得出的結論就是:營銷是有層次的,從技巧的角度,層次一定是有高低的。但事實是:層次就是層次,沒有誰比誰高,面對需要產品的人,你就只能賣產品;面對需要服務的人,你就必須賣服務;面對需要思想的人,你的思想才賣的出去,營銷就是堅定的做消費者認為對的事,營銷根本沒技巧!
這其實很簡單,就象我們常說:你周圍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就決定了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對于營銷就是: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決定了你的營銷方式!沒有什麼技巧可以讓你高人一等,關鍵是你是否能夠做出,讓你面前的消費者認為正確的事!
營銷雖然沒有層次高低,但營銷者其實是有境界的!最典型的描述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有這樣一個關于石匠的故事:有一個人經過一個工地,有3個石匠正在工作,他問石匠:“你在干什麼?”第一個石匠說:“我正在做養(yǎng)家糊口的事!”第二個石匠說:“我正在做一個最棒的石匠!”第三個石匠說:“我正在蓋一座教堂!”從營銷的角度,第一個石匠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叫做花拳繡腿階段,無論是營銷員,營銷經理,還是營銷總監(jiān)和總裁,處在這個階段的還是大多數。無論身在什麼層次,處在這個境界,他們?yōu)榱双@取掌聲追求所有皮毛的技巧,他們只能做一件永遠也做不好的事——養(yǎng)家糊口!第二個石匠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叫做內外兼修階段,他們都是業(yè)績優(yōu)秀的銷售者,他們有一技之長,他們崇尚最適合自己修煉的技巧,他們要修煉一種可以打敗所有絕招的絕招,他想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無論推銷什麼,無論面對誰!第三個石匠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叫做無招勝有招的境界。他們本身是沒有絕招的,但面對不同的招式都能破解,他們是真正的營銷者,技巧對于他們,已經成為多余的累贅!
如果你真正想實現從銷售到營銷的跨越,請記住:營銷根本就沒有任何技巧,所有成功的營銷都是最基本的常識的運用。
營銷就象社會結構一樣,是有層次的!最典型的說法是:三流營銷賣產品,二流營銷賣服務,一流營銷賣思想!這就是營銷的現象描述,與任何一個社會的現象描述一樣!很正確,正確到了完全沒有用的程度!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也陷入這個正確到極致的現象里,難以自拔!有一次對于我來講,幾乎習慣了的培訓現場,一個很好學又十分負責任的女學員,帶了她7歲的兒子來到了培訓現場,那是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當我講完了營銷的3個層次,中間休息的時候,小孩子跑到我面前,很認真的問:“趙老師,您也是做營銷的,您現在是第幾流?” 我沖口而出:“趙老師是賣思想的,當然是第一流的!”小孩子高高興興的跑開了,我卻連續(xù)幾晚沒有睡好!因為小孩子的問題剛好觸動了我的發(fā)現,培訓自然是給人思想的,但幾年來一直困饒我的就是:如何把這些思想整合成一個產品!我相信這是困饒所有信息;IT;培訓相關產業(yè)的一個難題,如何把虛擬的類似信息;思想;程序的東西,整合成一個產品!從成功學來講,陳安之算是在賣他的產品了,但成功學的鼻祖卡耐基一直賣的就是思想!這是倒退還是進步呢?
最后我得出的結論就是:營銷是有層次的,從技巧的角度,層次一定是有高低的。但事實是:層次就是層次,沒有誰比誰高,面對需要產品的人,你就只能賣產品;面對需要服務的人,你就必須賣服務;面對需要思想的人,你的思想才賣的出去,營銷就是堅定的做消費者認為對的事,營銷根本沒技巧!
這其實很簡單,就象我們常說:你周圍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就決定了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對于營銷就是: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決定了你的營銷方式!沒有什麼技巧可以讓你高人一等,關鍵是你是否能夠做出,讓你面前的消費者認為正確的事!
營銷雖然沒有層次高低,但營銷者其實是有境界的!最典型的描述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有這樣一個關于石匠的故事:有一個人經過一個工地,有3個石匠正在工作,他問石匠:“你在干什麼?”第一個石匠說:“我正在做養(yǎng)家糊口的事!”第二個石匠說:“我正在做一個最棒的石匠!”第三個石匠說:“我正在蓋一座教堂!”從營銷的角度,第一個石匠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叫做花拳繡腿階段,無論是營銷員,營銷經理,還是營銷總監(jiān)和總裁,處在這個階段的還是大多數。無論身在什麼層次,處在這個境界,他們?yōu)榱双@取掌聲追求所有皮毛的技巧,他們只能做一件永遠也做不好的事——養(yǎng)家糊口!第二個石匠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叫做內外兼修階段,他們都是業(yè)績優(yōu)秀的銷售者,他們有一技之長,他們崇尚最適合自己修煉的技巧,他們要修煉一種可以打敗所有絕招的絕招,他想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無論推銷什麼,無論面對誰!第三個石匠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叫做無招勝有招的境界。他們本身是沒有絕招的,但面對不同的招式都能破解,他們是真正的營銷者,技巧對于他們,已經成為多余的累贅!
如果你真正想實現從銷售到營銷的跨越,請記住:營銷根本就沒有任何技巧,所有成功的營銷都是最基本的常識的運用。
閱讀全文
下一條:椅子設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