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木家具出口今年最高增長1375倍
截至今年12月20日,6000多批、2.75億美元湛江木家具經檢驗檢疫走出國門。其中,出口至南非的木家具共計308批、3301萬美元,分別為去年同期的44倍、1375倍,增長幅度堪稱驚人。
業(yè)內人士分析,由于近年來歐美國家出臺新規(guī)提高木制品的環(huán)保標準,同時頻繁使用反傾銷措施,造成湛江木家具對歐美出口量大幅回落。以美國為例,今年進口自湛江的木家具貨值為2000多萬美元,同比下降70%,在湛江木家具出口總額中的占比也由去年的22.43%降到如今的7.76%。
然而,其他新興市場卻傳來喜訊。除了南非增長幅度最為迅猛以外,文萊、韓國、香港等市場的表現(xiàn)也十分突出。數(shù)據顯示,今年文萊以近7000萬美元的貨值高居湛江木家具出口國榜首,同比暴增1271.84%。我國香港位列第二,進口貨值為4252.74萬美元,同比增長224.14%。銷往韓國市場的湛江木家具也取得了64.2%的同比增幅。
檢驗檢疫部門建議,家具出口企業(yè)應在開拓新興市場的同時努力進軍價值鏈的上游、實現(xiàn)真正的轉型升級。我國低廉的人力成本優(yōu)勢已經減弱,國外新興市場的準入門檻也將逐漸提高。家具行業(yè)應一方面加大研究國外政策和技術標準要求,另一方面規(guī)范企業(yè)管理,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創(chuàng)新和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不合格的木家具,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危害。最近,省質監(jiān)局對湖州地區(qū)50家木家具企業(yè)進行抽查,發(fā)現(xiàn)3批次不合格的木家具,其中湖州南潯浩威木制品加工廠生產的不合格短柜,被檢測出甲醛釋放量超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另外兩件由浙江永輝家私有限公司、浙江德森家具有限公司生產的不合格產品,不合格項目是漆膜耐香煙灼燒,使用性能上不達標。
消費者該如何選擇木家具?省質監(jiān)局相關專家專門提供了一個消費指南:
選購時,除了注意產品外觀標識外,應當問清主要材質及工藝情況并在有效憑據(發(fā)票)中注明,索要使用說明書。因為國家相關強制性標準中規(guī)定,家具使用說明書應該明確說明家具用途、適用環(huán)境,并標明所用材料、涂料實際含有的甲醛等有害物質釋放量指標等。
現(xiàn)在,商家經常聲稱是實木家具,但實際上卻并非全實木,消費者也很難辨識。如果要購買家具,可以先查閱木家具國家標準GB/T 3324-2008《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其中對“實木類家具”“人造板類家具”“綜合類木家具”進行了清晰具體的定義。實木類家具是以實木鋸材或實木板材為基材制作的、表面經過涂飾處理的家具;或在此類基材上采用實木單板或薄木(木皮)貼面后,再進行涂飾處理的家具。人造板類家具是以纖維板、刨花板、膠合板、細木工板、層積材等人造板為基材制作的家具。綜合類木家具則是基材采用實木、人造板等多種材料混合制作的家具。
消費者在購買時問清家具是哪一類,防止商家模棱兩可,欺騙消費者。
木家具的選擇,還能通過聞氣味比較,來區(qū)分質量好壞。消費者可以打開抽屜或柜門,如能聞到很強的刺激性氣味,表明家具甲醛或其他揮發(fā)性有害物可能超標。此外,還要再檢查一下家具的工藝,看看家具連接是否牢固,修邊是否平整光滑,零部件旁板、門板、抽屜面板等下口處的可視部位端面是否有封邊處理等。
徐州市民孟先生致電晨報熱線反映,幾個月前在一家具賣場宮廷一號專柜買了14萬元左右的家具,可前幾天送貨上門時發(fā)現(xiàn),2件家具竟是樣品,這讓他難以接受。
送貨時發(fā)現(xiàn)家具是樣品
孟先生目前在市區(qū)租房居住,婚房已經裝修好了,打算明年1月初入住。“今年8月初,我來到這家家具賣場宮廷一號專柜,打算為新房購置全套家具。”
孟先生選擇了14萬元左右的該品牌家具,包括臥室、客廳和書房家具,并付清了貨款。
“當時約定十·一期間送貨,后來專柜打電話說貨未到,再后來我又有點事,直到前幾天他們才把全套家具送來。”
整套家具擺放在婚房后,孟先生仔細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書桌和書柜樣子有點舊,“經過仔細檢查,我發(fā)現(xiàn)油漆好像有點問題,螺絲也有二次拆裝的痕跡,我懷疑專柜給我送來的是樣品。”
孟先生向送貨人員說明了他的疑問,一開始送貨人員死活不承認。后來孟先生找來了專業(yè)人員,專業(yè)人員檢測后表示書房家具確實是樣品,這時送貨人員才承認書房家具是樣品的事實。
不接受退3000元的協(xié)調
“專柜和廠家先后都派人處理此事,但專柜只愿意退3000元錢,說是按照樣品的價格出售,書房家具我買的時候價值近3萬元,現(xiàn)在才退3000元,我認為不合理,沒有接受。”
后來廠家要將樣品拉走,再重新給孟先生定制新的,但是等待的時間較長。“我租的房子快到期了,本打算1月10日就搬進新房,現(xiàn)在書房家具沒了,影響我日常使用,我就沒讓工作人員將樣品拉走。”孟先生表示,因為雙方達不成滿意的處理意見,此事暫時擱淺。
昨日下午4點多,記者聯(lián)系了賣場客服熱線,接電話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會到專柜調查了解情況,核實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另外再聯(lián)系消費者,協(xié)調處理此事。
賣方加退千元買方還是不接受
昨日下午5點多,宮廷一號專柜的王經理給記者打來電話,據王經理說,消費者在購買家具時,已經打了較低的折扣,而且書房家具擺放在專柜只不過2個月的時間,嚴格來說不算樣品。“現(xiàn)在我們要給消費者重新定制新的,但是消費者稱耽誤時間不愿意。”王經理表示,之前愿意退給消費者3000元,現(xiàn)在他們愿意做出讓步,再多退1000元,一共退還4000元。對于這個處理方案,孟先生表示不接受。雙方表示再繼續(xù)協(xié)商。
就此事,江蘇紅杉樹律師事務所李蘇律師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
專柜在孟先生不知情的情況下,以樣品充當新品銷售,應當事先與孟先生達成一致或提前告知,否則就是一種違約行為。對此,孟先生可以要求專柜重新提供全新的家具,同時還可以主張延遲送貨期間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