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紅木將舉辦母親節(jié)團購\天津市木材流通商會舉行印度安得拉邦紅木交流會
據(jù)了解,此次活動將有五大亮點。一是華強紅木7年來第一次工廠團購,獻禮母親節(jié);二是先給媽媽的禮物,華強紅木專供零利潤感恩產(chǎn)品,史上最低價再打八折以下;三是誠信保價,明碼實價,謝絕還價,現(xiàn)場下定廠購的均簽訂廠購專用保價合同,明確規(guī)定保證半年之內(nèi)最低價,如有違反,華強紅木不補差價,直接全額免單;四是惠集天下經(jīng)銷商加盟,當天到場的全國新老經(jīng)銷商出廠價按本場活動價結算,如未到場,華強工廠方不予受理該業(yè)務,華強紅木歡迎新老經(jīng)銷商?;丶铱纯?五是華強紅木全場抽大獎,凡到華強紅木工廠參與活動的均有機會參加全場抽獎。
2016年12月6日上午,印度安得拉邦政府3名代表前來本會,舉行印度小葉紫檀交流會。天津市木材流通商會長陳慶洪、名譽會長翁文壽、戴美術、秘書長吳志嘉、監(jiān)事長徐先美、常務副會長方益良、副會長金國強等會員代表及河東區(qū)工商聯(lián)副主席孫志福等人參加會議。首先會長代表本會理監(jiān)事會向遠道而來的印度紅木專家表示熱情歡迎,向他們簡要介紹了本會的基本情況,并介紹了參會代表的企業(yè)情況。
3名印度方代表分別代表印度大使館、安得拉邦森林發(fā)展公司相關單位介紹了的市場情況、印度政府對于小葉紫檀的種植、保護、管理、營銷等多方面采取的措施,用最大的力量打擊非法出口,保護小葉紫檀的市場穩(wěn)定。印度方還詳細介紹了近期安得拉邦政府將舉辦的2800噸小葉紫檀競拍活動。
參會雙方就小葉紫檀的市場情況及競拍細節(jié)進行的討論,希望有機會能達成雙方合作。
村內(nèi)華僑舊屋大門緊閉。
“華僑村”武溪村由于人去樓空,疏于管理,眾多舊屋出現(xiàn)被盜的情況。
武溪村華僑舊屋損壞的大門。
武溪村的建筑為清末風格。
被損壞的門窗進行了二次加固。
12月9日下午,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華僑余先生致電江門日報稱,水口鎮(zhèn)武溪村的40余間華僑舊屋,包括他自己的祖屋,遭到盜賊的瘋狂洗劫,而他家中只要是稍微值錢的東西均被偷走或者損壞,希望通過媒體的報道,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隨后,記者聯(lián)系上了現(xiàn)住開平市長沙街道曙光東路附近的余先生的父親余國明,這位年近七旬的長者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祖屋被盜的人。他有空就會回武溪村走走看看,不想近日的一次走訪,卻發(fā)現(xiàn)自家祖屋以及周邊宗親的舊屋大都門窗大開,很多用名貴木材制造的大門被直接拆走了,屋內(nèi)更是一片狼藉,只要是值錢的物件,幾乎都被偷走了。
這個“華僑村”到底有何獨特之處,現(xiàn)狀如何?又因何引起盜賊的注意?盜賊究竟給村莊造成了多少損失?12月10日,記者在余國明老人的帶領下,走進了武溪村。
報料
40余間華僑舊屋被盜
“我們5個兄弟的祖屋都在武溪村,現(xiàn)在除了我還身居開平,其他兄弟都去了國外或者港澳地區(qū),我的兩個兒子也去了國外。”在5個兄弟中排行老二的余國明告訴記者,武溪村是由一位從南洋做生意歸國的余姓華僑建立的,多數(shù)舊屋建于民國初年,他家祖屋的建成歷史也有將近百年。該村村民大多已經(jīng)遷往加拿大、美國和古巴等國家以及港澳地區(qū),大約在10年前,該村已幾乎無人常住了。
“一些華僑家庭的確富庶,他們家中不乏一些名貴家具。很多華僑在建屋之初用的木材都是從海外進口的名貴木材,而此次發(fā)現(xiàn)被盜賊強行拆走的大門,也多是一些用紫檀木、坤甸木、黃花梨木、楠木等制成的,這些大門不僅用的材料名貴,而且年代久遠,一扇古門的售價少則五六千元,多則幾萬元。”余國明說,華僑身居國外,舊屋長期無人看管,從而引起了小偷們的注意。經(jīng)過他的查看與統(tǒng)計,武溪村中40間戶華僑舊屋無一幸免,均遭到盜賊的光顧。
失竊的多是
古典家具和名貴門窗
余國明向記者透露,自今年5月以來,武溪村就被盜賊盯上了。半年內(nèi),這條“華僑村”已經(jīng)多次被盜,失竊的大多是古典家具和名貴門窗。
第一次發(fā)現(xiàn)有盜賊在村里出沒的時間是今年5月初。華僑余華良的舊屋被盜了,損失了市值數(shù)萬元的古典家具、紅木大門和一些名貴飾品。10多天后,余國明的鄰居家也遭遇盜賊的黑手,房門被小偷撬開并盜走,屋內(nèi)稍微值錢的東西也多被偷走。
記者在武溪村所在的橋溪村委會采訪時看到,村里只有寥寥幾位村民在走動。
一位余姓村民告訴記者,該村委會下轄的多條自然村已經(jīng)成為“空心村”,剩下的僅是老弱婦孺,有些村沒什么人是因為村民大多外出務工或遷往城市居住了。而武溪村則由于世代居住的多是華僑,華僑一般是整個家族出國,少數(shù)親戚也搬到了開平或者江門,舊屋因此一直無人照看。
探訪
華僑舊屋多保持清末風格
12月10日,記者來到武溪村,見到村莊被水溝和田野環(huán)繞,四周掩映著雜草和樹木,外面幾乎看不到村落,透著幾分神秘色彩。而村內(nèi)景象則讓人痛心,很多古屋的大門和窗戶已被撬走,墻壁也被搗爛。
記者沿著長滿荊棘的小徑,進入村莊。武溪村每座住宅的建筑風格大致相同,40余間華僑舊屋并成13排而建。這些舊屋的外墻建設大多參考了碉樓的模式,雙磚之間留有空心,既能隔熱,又能均衡支撐。所有住宅都分兩層,底層中間是大廳,樓上設置木屏風。
武溪村的建筑保有清末的風格。門楣、大廳的墻壁上,多雕刻著壁畫。由于長期無人居住,武溪村的13條巷道均長滿了野草和荊棘,許多植物把一座座住宅整個包住,爬上屋頂開花結果。
多數(shù)大門窗戶被撬過
記者和余國明一起探訪了村里的每條巷道,發(fā)現(xiàn)40余間華僑舊屋的大門和窗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一些墻體和門窗也被拆得亂七八糟,部分舊屋內(nèi)一片狼藉,殘垣斷壁也隨處可見。
余國明拿出自己的身份證,說:“你看,我現(xiàn)在的身份證住址還是這里,武溪村6巷10號。”余國明告訴記者,由于他家舊屋的房門是普通木材建成的,并不值錢,雖然曾經(jīng)被撬開過,但房門并沒有被偷走,屋內(nèi)則被盜賊翻得亂七八糟。余國明已請來了師傅,對門窗進行了二次加固。
“早在搬家前,我已經(jīng)把值錢的東西都搬走了,所以我的房間內(nèi)也沒什么值得偷的。”余國明說,他的鄰居和同族兄弟們的舊屋則損失慘重,因為他們的一扇木門市價就值近萬元。
最后一個堅守的老人
在探訪的過程中,記者見到了居住在武溪村5巷的老村長余錦超,才知道,武溪村曾是一個不平凡的村莊。
余錦超老人的話不多,他也不愿多提及武溪村的前塵往事,只是說了句,這個“華僑村”不簡單,政府應該管一管。
記者從余國明的口中獲悉,余錦超是因為得知村里出現(xiàn)了盜賊以后重新搬進來住的,他的主要目的是看家護院。另外。他也舍不得再離開這個村落了,“他希望落葉歸根”。
據(jù)余國明透露,武溪村最熱鬧的時候是每年清明節(jié)或者春節(jié)前后,那時會有一些老華僑回鄉(xiāng)祭祖,其他時候村里的房子均是大門緊鎖。而今,整條武溪村就僅有余錦超老人選擇堅守了。
部門
公安部門已立案調(diào)查
在探訪武溪村之前,記者還隨同余國明到水口鎮(zhèn)派出所寺前警務室。該警務室的許警官告訴記者,他們于前些日子接到了村民的報案,已經(jīng)有同事去武溪村實地調(diào)查了解華僑舊屋被盜的情況。
隨后,開平市公安局方面向記者證實,水口鎮(zhèn)派出所已對武溪村華僑舊屋被盜案進行了立案調(diào)查。
聲音
開平市文聯(lián)原主席李日明:武溪村是最美的華僑村落之一
李日明說,他曾在自己的著作《開平碉樓文化探源》一書中提到,武溪村位于水口鎮(zhèn)橋溪村委會潭江北畔,是他所見到的規(guī)劃最好、巷道最整齊、村場環(huán)境最優(yōu)美的華僑村落之一。
“據(jù)武溪村村中父老余錦超先生介紹,該村都是余姓,開山祖宗是旅居南洋的華僑余耀和,建村時間是民國初年。”李日明說,武溪村建村之初,這里水草叢生,千百年河床沖積,土地肥沃,但地勢低洼,經(jīng)常受洪水侵襲,附近的農(nóng)民一年只能種一造,谷種叫大稻、紅米粒,禾桿特別長。洪水一來,稻桿就可往上浮,水淹不到谷穗,洪水過后下湴田收割,或撐著艇仔攏其尾部搶收,一般年畝產(chǎn)較低。因此,立村前這一帶基本無人居住,田地界也不是十分明顯。余耀和選中這里立村,主要考慮到這里獨立成村,便于規(guī)劃和自治。
“據(jù)余錦超老人介紹,余耀和在這里開族后,臺山、恩平及開平的水口、塘口等地的余姓人都慕名前來建樓定居,住戶很快增至40多戶200多人。村里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說的話不一樣,但都姓余,幾十年來大家很團結,安分守己,守望相助,在這個世外桃源式的新農(nóng)村里生活得很開心。”李日明說。
僑鄉(xiāng)文化研究專家梅偉強:
可考慮“認養(yǎng)”盤活“華僑村”
梅偉強曾在臺山、開平等地進行過有關各地“華僑村”的相關調(diào)查。作為僑鄉(xiāng)文化研究專家,梅偉強認為,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農(nóng)村遷出,所以“無人村”的數(shù)量有可能繼續(xù)增加。他說,就目前而言,對于有歷史價值的華僑村落,如何保護已經(jīng)是個難題。對于如何“盤活”,讓這些村子可以有更多的人氣,就更顯得很無奈。像開平的武溪村、鄧邊村、加拿大村,臺山的“十八踏”村、豬頭嘴村這樣有著歷史文化意義的村莊,如果不能很好地保護下來,很是可惜,但也很無奈。
“現(xiàn)在仍然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護辦法。”梅偉強說,由于沒有任何政策、方向給予支持,這些無人居住的華僑村落就只能自然地生長和沒落,甚至消亡。
“這里面涉及的問題太多,華僑、政府、政策、資金各個方面的問題,都需要有共識,需要有章可循。”梅偉強認為,只有看到了路,才能把路修好。他提到了開平碉樓的“認養(yǎng)”,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如果不是非常具備特色,也不可能說開發(fā);如果不開發(fā)利用,面臨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梅偉強建議,更多的華僑可以考慮將房子租出去。“有人氣的話,房屋會倒塌得慢一些。”他說,同時,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修繕是必須的,修繕并不是破壞原貌,而是讓房子可以“活”得長一些。不過,他認為,租住這個辦法有可能受到一些抵觸,因為四邑地區(qū)的原住民對祖屋、祖祠這一“根”的觀念特別濃。但是他建議,華僑與政府可以達成一定的共識,定期地對有歷史價值的僑屋進行修繕。
相關鏈接
開平的“無人村”
鄧邊村:
鄧邊村也叫“無人村”,屬廣東省開平市三埠街道辦事處簕沖村委會管轄,在120多年前開始有人居住,有過58戶人家,是甄、伍兩姓的“天堂”,其中甄姓人家占了90%。上世紀20年代,僑鄉(xiāng)開平興起漂洋過海創(chuàng)業(yè)風,村里的青壯年相繼到西方國家淘金,賺了錢就把部分錢寄回來。由于戰(zhàn)亂頻繁,土匪多次趁火打劫村莊,村人便集資在村的南面修筑了一座7層高的碉樓。碉樓雖然給村莊帶來了穩(wěn)定,但并不能給村人創(chuàng)造財富。于是,村人在“金山伯”的影響下,紛紛遷往國外。到解放初期,鄧邊村只剩下10多戶人家。土改革命又加速了這些留守戶的出走,他們分布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1956年,鄧邊村只剩下5戶人家留守。1997年,村里只有2戶人居住,如今已無人居住。
“加拿大村”:
“加拿大村”位于廣州至湛江的G325國道開平赤坎鎮(zhèn)路段旁,原名叫耀華坊,是蝦村屬下的一條新村。民國初年,蝦村一位叫關國暖的旅加華僑,回鄉(xiāng)率眾村民到加拿大謀生。他們經(jīng)多年奮斗拼搏,克勤克儉,積蓄了錢財,便請當?shù)卦O計師繪好圖紙,返家鄉(xiāng)建樓房。民國十二年至十五年間,他們在蝦村附近先后建起了13幢樓房,起名為耀華坊。因為全村樓房均為旅加僑胞所建,故被稱為“加拿大村”。全村共有13戶,村民都姓關。1954年前后,村民大都移民加拿大、美國。目前,該村在美、加的鄉(xiāng)親有200多人。
“加拿大村”所建造的具有濃厚歐陸風情色彩的樓房至今仍保存完好。一般樓房底層正面飾以羅馬柱,二樓、三樓正面多為3個圓拱,下為圓柱,樓房內(nèi)的神臺也建成圓拱形并飾有羅馬柱。在門楣、窗臺、陽臺多處都刻有精美的歐陸式雕花。當然,許多地方仍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特色,可謂中西合璧。例如,樓房前面是空曠的,按開平的傳統(tǒng)習俗就在大門前建一堵磚墻。中西合璧最典型的莫過于村民“三叔”的祖居了,其大門門楣上刻有歐陸式雕花,兩扇大門上則刻上對聯(lián):“始遷新居鄰孟母,仍守舊訓效朱家。”
記者手記
守住華僑的根
開平的無人村,除了鄧邊村、“加拿大村”這些開平人耳熟能詳?shù)拇迩f外,而今又多了一條武溪村。五邑地區(qū)民眾歷來有隨宗親出國的傳統(tǒng),越來越多的村民走向城市抑或遷居海外,他們世代居住的舊屋人去樓空。
既然村內(nèi)無人,又缺乏必要的日常監(jiān)管和護理,這些在外人看來稍顯富庶的“華僑村”勢必會引起一些不軌之人的覬覦,偷竊、破壞在所難免。
在常人看來,華僑舊屋的日常打理只是其宗親或者私人所為,政府部門沒有必要另外出錢。但是,很多華僑常年僑居海外,很少有子嗣或親屬在國內(nèi)幫其看管祖屋,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頗具建筑美學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的華僑舊屋遭到人為破壞,或者自然衰敗,這其實是一個值得引起當?shù)卣块T重視的問題。
在記者看來,保護“華僑村”,不僅在于為當?shù)亓粝乱惶幬幕z產(chǎn),更是為了幫身居海外的華僑守住一個根。落葉終將歸根,華僑對故土的思念是無時不刻的,歷史上,眾多愛國華僑支持祖國建設的義舉也是不勝枚舉。
記者在此呼吁:希望有關部門充分重視,對這一頗具特色的“華僑村”實行保護,守住華僑的根。
城市晚報訊目前本報大型文玩收藏鑒寶會前期工作正在籌備中,全國各地的文玩愛好者正陸續(xù)帶著自己的寶貝趕往長春,如果您家有寶貝,也可以帶到現(xiàn)場讓專家品鑒。連日來,不少讀者咨詢,精美的手串或文玩看著漂亮,可是具體是如何分類的,應該如何鑒別,成了大家所苦惱的問題。昨日,本報特別邀請資深專家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鑒寶大會展出藏品品類豐富
大型文玩收藏鑒寶會將要舉行的消息一出,就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無論是本地藏友還是來自北京、深圳的藏友,都要把自己的寶貝帶來與大家交流。昨日,經(jīng)過本報初步統(tǒng)計,本次文玩鑒寶大會不僅有高端的展品,還有當下比較熱門和火爆的文玩物件,大家在一飽眼福的同時,更可以學習到許多挑選文玩的知識。
經(jīng)過統(tǒng)計,目前展出的文玩品類有核雕、文玩核桃、火繪葫蘆、竹雕、刺繡、唐卡、南紅瑪瑙、青金石、和田玉、琥珀、蜜蠟、黃花梨、紫檀、沉香、水晶、珊瑚、碧璽、瑪瑙等品色上乘的手串和手把件。在現(xiàn)場,藏友們還可以現(xiàn)場交流不同手串的品鑒方法和如何盤一個心儀的手串。
專家教你如何鑒定黃花梨手串
目前市面上紫檀和黃花梨材質的文玩比較普遍,可是許多人想知道,到底啥樣的紫檀和黃花梨算是上乘之品?如何買到保真的手串?對此,昨日記者采訪了北京方面的文玩專家李老師,據(jù)他介紹,黃花梨的學名是降香黃檀木,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這種黃花梨產(chǎn)地在海南島海拔較高的地方,由于其花紋漂亮、木質堅硬,用它做成的手串和家具非常受歡迎,然而,由于黃花梨的成材緩慢,也就導致這種材質的物品價格比較貴。
李老師表示,在購買黃花梨手串時,要查看其紋理和顏色。一般情況來看,黃花梨的紋路有著行云流水般流暢的線條,佩戴的時間久了,顏色呈現(xiàn)出紫紅、褐紅。另外,還要查看手串的質感,許多人在購買手串時會掂量一下重量,看看是不是輕飄飄的感覺,摸起來是否有手感。最主要的一點是聞聞氣味是否淡而清香又不刺鼻,聞著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佩戴黃花梨和紫檀手串要注意保養(yǎng)
和黃花梨一樣受到大家喜愛的還有紫檀,而目前最高檔的要數(shù)印度小葉紫檀。昨日,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小葉紫檀木在明、清兩代廣受歡迎,在當時做成的文玩、家具和一些飾品受到了達官貴人的喜愛,這也成了一種品位的象征,也具有收藏的價值。小葉紫檀和黃花梨一樣,因為樹種的稀少,才顯得尤為珍貴,純正的黃花梨和紫檀,也成了大家追捧的對象。
然而,在佩戴的過程中,如此珍貴的手串一定要保養(yǎng)好,一般情況下,為了防止蟲蛀或者手串沾上污垢等問題,可以經(jīng)常用軟布進行擦拭,每次擦拭時都要十分仔細,佩戴的時間久了,珠子會自己包漿,形成一層保護膜。此時,佩戴時不要沾水,更不要在太陽底下暴曬,以免影響了珠子本身的質感。
家有寶貝別“藏”著趕緊來曬
連日來,本報陸續(xù)接到讀者來電,大家都對文玩特別關注,可是到底應該到哪里買一件質量好又價格合理的寶貝呢?正是因為有著種種需求和困惑,促使本報推出春季首屆文玩鑒寶會,吸引全國各地的文玩愛好者前來助陣。昨日,吉林省民俗專家、古董鑒定專家郭相武老師說,他會在鑒寶大會現(xiàn)場為大家?guī)淼膶氊愖鲨b定,并給大家一些指導意見,各位藏友也可以互相交流,學習一下收藏經(jīng)驗。
如果你是有資質的文玩專家,如果你的手中有可以保證是正品、品質優(yōu)良的文玩物件,無論什么材質,只要質量有保證,你都可以拿到這次展會上來。你可以在這里進行置換和交流,也可以在這里傳授文玩的文化,本次展會設置高門檻,我們會邀請鑒寶專家逐一篩選,將品質最好的文玩呈現(xiàn)在市民面前。同時,如果你想來鑒寶,也可以將你的“寶貝”拿到現(xiàn)場來鑒定,在這里,本報也誠邀各位資深鑒寶師前來助陣,可以撥打本報24小時新聞熱線0431-960011報名。
(記者王秋月實習生高羽仉楚涵/報道李煦/攝)
(:)9日,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tǒng)(新三板),重慶華茂林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華茂林業(yè))掛牌,至此,新三板掛牌渝企達到92家。
華茂林業(yè)2007年成立,注冊資本2356萬元,住所在重慶涪陵區(qū),主業(yè)為膠合板產(chǎn)銷、苗木銷售和原木銷售,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現(xiàn)年54歲的董事長鄭文韓。華茂林業(yè)2014年營收139萬元,凈利潤-153萬元,2015年營收1436萬元,凈利潤231萬元,毛利率24.87%。(來源:重慶商報)
觀古樓主人李志
喻帆
自古以來,文人必有兩個世界,一是置身所處的現(xiàn)世,另一個是精神上的后花園。一卷湘簾,一山屏風,便可以讓文人暫時逃離紛擾塵世,在其中吟詠風雪,眠云夢月。與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居用具,在極大程度上扮演著“造境”的角色。
文人家具之古今面面觀
文人家具,溯本逐源,興盛于明。明代文人文震亨所著《長物志》中,專門以數(shù)章著墨文人家具。名士王士性在《廣志繹》也講道:”姑蘇人聰慧好古,亦善仿古法為之……又如齋頭清玩,幾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為尚。尚古樸不尚雕鏤。即物有雕鏤,亦皆商、周、秦漢之式。海內(nèi)僻遠,皆效尤之,此亦嘉、隆、萬三朝,始盛?!庇纱丝梢姡鲿r文人對家居器物之追求達到了極致。
明代文人家具為何興盛,與當時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及手工藝的日臻成熟有關。在筆者能查詢到的現(xiàn)存史料中,營昭的《格古要論》、文震亨的《長物志》、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等書籍,都不同程度地描繪了當時文人家居用具。通過典籍的描述,不難看出,明代文人對坐臥起居用具的關注:講究設計“精雅”、強調(diào)“閑適”和“隨遇而安”。
那么,究竟何為文人家具?浩繁典籍中并未對此有過定論。然而,文震亨《長物志》中在區(qū)分方桌和八仙桌功用時中有這么一段話,或可視為文人家具的定義:“方桌舊漆者為最佳宜,須取極方大古樸,列坐可十數(shù)人者,以供展玩書畫,若近制八仙等式,僅可供宴集,非雅器也。”簡而言之,文人家具與一般用具不同之處就在于:文人家具在很大層面上以取悅文人之精神為主要目的,其具體實用功能相對淡化。而日常生活所用的家居器具主要以滿足戶主實際需求為主。
新時代文人家居之趨勢:清貴簡約自然復古
美學大家宗白華先生把古代家具分為兩大派別:滿眼雕繪和出水芙蓉。無庸置疑,文人更屬意于古樸和自然、不尚雕飾、猶如“出水芙蓉”的獨特風格。此類文人家具之精髓在于其線條與造型,強調(diào)神形兼?zhèn)?,不過度渲染工藝和材質??上У氖?,自雍正后期始,文人家具開始走下坡路。到乾隆時期,家具基本無一不雕。盡管乾隆時期雕繪工藝達到了中國工藝史上的巔峰,但與充滿自然意趣、淡泊境界的文人家具相比,的確多了一分繁復,少了一分本真。
當下,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物質的豐裕富足,文人心中暗藏的復古情結,讓文人家具復興有了可能。遺憾的是,縱觀市面上的文人家具,仿古者眾多,縱使有古意,也難有古趣。仿古拘于古,這是大多數(shù)文人家具在設計與制作上難以突破的瓶頸。
桂林觀古樓藝術村董事長李志認為,與舊時代文人不同,新時代文人生活節(jié)奏快,面臨著諸多壓力。琴、棋、書、畫、詩、酒、茶、花、香這些雅好在當下無法找到載體。作為新時代文人家居先行者,桂林觀古樓藝術村致力于為當代文人營造出一席修身靜心之地。修身靜心講究整體環(huán)境的營式,強調(diào)一種“氛圍”,因此觀古樓將“文人家具”概念擴大,首次提出了“新時代文人家居”概念。也就是說,“新時代文人家居”不僅僅包含文人家具,還包括對文人生活整體環(huán)境的營造和對文人生活習慣的復興和推動。
在李志看來,新時代文人應當有別于舊時代文人。舊時代文人多半給人一種“迂”、“癡”、“潦倒”的印象。新時代文人應當清貴,豁達,歷練,品位脫俗。因此,觀古樓提出了“清貴簡約”、“自然復古”的創(chuàng)作理念,既能讓文人擺脫“文縐縐”、“遁世出塵”的腔調(diào),又能讓家居環(huán)境顯得自然協(xié)調(diào),古意古趣橫生。
觀古樓:新時代文人家居先行者
在打造新時代文人家居時,觀古樓創(chuàng)作出了一系列純手工天然大漆家居用具,為文人營造精神上的“后花園”。在觀古樓傳統(tǒng)手工基地里,竹根髹漆后制成的系列茶杯、陰沉木髹漆打磨而成的主題茶盤、目前國內(nèi)面積最大的大漆條案令人目不暇接,贊嘆不已。
以漆器作為家居用具古已有之。自古以來,漆器都是貴族享用之物,從對各大皇室貴族墓葬進行考古中大量出土的漆器就是最好的證明。漆器貴氣,大方莊重,具有良好的耐腐蝕能力,因而也能傳承千百年。而器物在髹漆打磨后,更顯出一種光滑、潤潔的玉質感,與文人精神中“尚玉”情結不謀而合。
除了以大漆體現(xiàn)文人家居的“清貴”外,在所有作品中,觀古樓都強調(diào)“簡約”和“自然復古”。刪繁就簡,因地制宜地處理材料,是“簡約”和“自然復古”的本質。筆者在參觀觀古樓時,對一張茶案記憶深刻。這張長約3米,寬約60公分、厚度為18公分的茶案由鐵力木大材髹漆而成。茶案通體髹漆,經(jīng)多次打磨后其色澤內(nèi)斂深厚。細看之下,其表面如水映照,邊緣木質機理疊加處變化豐富,不同的漆色在安靜與流變中相結合,令人玩味。
文人家居,除了茶具、香具、幾案等家居用具外,更注重的是整體造境,通過系列環(huán)境營造,復興文人習俗。茶道、香道,花道,曾是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觀古樓茶室與香室恰為文人提供了一個重拾雅趣的空間。在觀古樓茶室內(nèi),巨幅落地玻璃窗將江景一覽無余。茶室內(nèi)以木質結構為主,自然采光,通風良好。大漆條案上列一茶席,主客就漆杯對飲佳茗,觀照古今,別有一番情愫。值得一提的是,茶室原址有一棵古樹,茶室的創(chuàng)意者、觀古樓青年漆藝家王伯楊將其保留下來。每當季節(jié)輪換,古樹或新發(fā)幼碧,或枯黃蕭索,應運時令,皆成室內(nèi)一景。
而觀古樓香室則更注重營造一種靜謐與禪意。香室以文木臨江搭建,其間置香案一條,大漆禪板一塊,交椅一張。香案如上文所介紹,古樸之中自有真意。主客可于微明之時在此案旁品香,或于和風細雨午后靜坐禪板之上冥想。王伯楊認為,以大空間呈現(xiàn)小物件能夠擴容物體的氣場,提升室內(nèi)空間感,讓文人遠離躁動,漸入本我、忘我、無我之境地。
歷史在前進,時代在發(fā)展,文化終歸是要在吐故納新中不斷前進的,藝術也必須是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中實現(xiàn)發(fā)展。人創(chuàng)造了藝術,藝術也塑造著人。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我們需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去進行新的藝術創(chuàng)造和表達形式。文化對人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內(nèi)在需求,也需要通過藝術之美愉悅身心、陶冶性情,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依歸。精神文化上的充實和豐盈,始終是幸福生活和美好人生的內(nèi)在要求。觀古樓文人家居為我們這個時代譜寫著藝術生活中的歷史新篇章,也必將在開辟文化發(fā)展新天地中留下燦爛的光輝印記。
觀古樓主人李志簡介:李志,男,1978年2月出生,桂林人。觀古樓主人?!坝^古樓”品牌和“觀古樓藝術村”創(chuàng)辦人。創(chuàng)建了嶺南古陶瓷館,李志文物修復工作室。主要從事嶺南古陶瓷的研究鑒定和修復工作?,F(xiàn)為桂林觀古樓藝術村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客座教授,北京東方大學傳統(tǒng)文化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專業(yè)委員會會員。
作者簡介:喻帆,文化學者,教授。著名城市品牌形象專家。著有《美學經(jīng)營》,《策劃貴州》等學術著作,與余秋雨合著《黔東南紀行》,并有《遼闊的行走》,《景色貴州》等暢銷書發(fā)行。先后應邀在桂林,黃山,西雙版納,張家界,三亞等全國三十幾個著名旅游城市演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以市場為導向的美學經(jīng)營體系。現(xiàn)任南開大學東方美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電影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劉海粟藝術研究院文化顧問,多所城市形象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