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應具備的九力
前言:
我聽到有些培訓講師說,領導是解決困難的,是干別人不能干與干不了的事情的人。我也聽到我的學員給我說,領導是做決策和用好人的人。我們一起來說說,領導是什么?
當今世界,每一個企業(yè)和組織都處在永久不斷的變革之中,正因如此,以上的這些問題幾乎每天都在被問及。然而,直到19世紀末期,“領導”這一詞匯才出現在商業(yè)辭典中。在這之前,領導者們很大程度上享有繼承的權利和權威,然而這屬于國王和暴君統(tǒng)治的時代。“領導”作為一個課題,在商業(yè)界得到發(fā)展和研究并真正受到關注,是伴隨著在20世紀初期工業(yè)世界的興起而出現的。
領袖并非天生,而領導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偉大的領導者——成功的CEO也都是通過學習,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才發(fā)展出領導者的永恒特質。你無需具備世界級領導人的性格或機會,但你可以從他們的先見之明中悟出新的契機,從他們的成功經驗的學習中實現理想的謀略與勇氣,效法他們成就非凡的領導特質。
首先,什么是CEO?CEO和董事長、總裁有什么區(qū)別?我大家多這些問題都是似是而非,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也是我國加入WTO以后,引來了許多外來詞,大家在用,也不知道用的對還是不對?如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兼CEO,它們三個是不是同一個職位?事實上,西方的President在大部分時候與中國的總經理是一回事情??偨浝砜梢苑g成“President”,也可以翻譯成"GeneralManager",但后者在西方企業(yè)中不是一個常見的職位。但中國企業(yè)經常同時設立總裁和總經理,如果把總裁翻譯成President,總經理就應該翻譯成CEO。President和CEO在西方企業(yè)里經常合二為一(尤其是在中小企業(yè)當中),即我們所說的“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你稱呼他President或CEO都無所謂;你也可以在禮儀場合稱呼他為President(強調身份和地位),在工作場合稱呼他為CEO(強調執(zhí)行權和責任)。
為什么有些人能夠帶領團隊打硬仗,卻不容易留住核心員工?面對巨大的決策壓力和市場挑戰(zhàn),哪一類管理者更容易帶領團隊走向成功?在一個跨國企業(yè)中,什么樣的人才更勝任跨文化管理的工作,帶領企業(yè)完成國際化的發(fā)展道路?譚小芳老師與您分享一個小故事——
一個人到花鳥市場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有:這只鸚鵡會兩種語言,售價300元。另一只鸚鵡前則標著:這只鸚鵡會四種語言,售價600元。到底該買哪一只呢?這兩只鸚鵡都是毛色光鮮,模樣可愛。他想啊想啊,一時拿不定主意。這時,他忽然發(fā)現,不遠處還有一只鸚鵡,忙走過去。他看到這是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精神不振,但奇怪的是,這只鸚鵡的價格標簽上竟寫著1200元。于是,他趕緊將老板叫來問:“這只鸚鵡難道會說八種語言?”
店主說不是。這人就有些不解了:“它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為什么會值那么多呢?”店主回答道:“因為它能指揮另外兩只鸚鵡高效干活,是‘老板’。”
鸚鵡老板在語言方面并不如另外兩只鸚鵡,但它卻可以指揮它們高效工作,這就夠了。管理者并不需要樣樣都行,但一定要具備綜合領導能力。
事實確是如此,湘軍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初期所打的幾次敗仗,都是他本人親自指揮的??梢娫鴩救说呐R陣指揮能力并不高,他對此也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后來凡是重大的戰(zhàn)役,他都會盡量避免親自指揮。就連1863年到1864年湘軍在攻打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時,他都沒有親臨前線。但沒有站在戰(zhàn)爭的最前沿并沒有影響到曾國藩的威信。湘軍將帥,自胡林翼以下,即使與他地位差不多的,都對他畢恭畢敬,或始終尊他為主帥,或把他當做是自己的老師。如才華橫溢、心高氣傲、成就卓著的李鴻章就一輩子都對曾國藩非常敬崇:"過去我跟過幾位大帥,糊糊涂涂,不得要領;現在跟著曾帥,如同有了指南針。"中國諸葛智囊顧問諸葛道熹:毛澤東也是如此,很多將領最愛跟隨毛主席,為什么?杰出的領袖有超常的領導能力——就是北斗星、指南針啊。
現新任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曾概括過21世紀的優(yōu)秀CEO應具備的6大基本素質,其中有兩點是:1、具有吸引人、感召人的指揮能力和領導魅力,充滿正義感和責任感;
2、具有高超的協(xié)調控制能力,善于通過交流、溝通,建立高效團隊。著名領導力專家譚小芳老師以為,偉大CEO必須具備以下9點能力,簡稱CEO領導力的九力模型:
1、影響力
一個偉大的CEO,必須具備強大影響力,否則還難成為偉大的CEO,因為要改革、要推進新的管理措施,必然會引來強大的阻力或者是不和諧的聲音,這時,CEO如果缺乏對他人的影響能力,必將使改革受阻,或者是良好的管理措施不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實施。
2、目標力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說:“領導就是要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在的地方,帶領他們去還沒有去過的地方。”譚老師認為,卓越領導力必須要有效認清現在,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并且?guī)ьI團隊有效達到目標,這是領導力三個核心因素的真實寫照,缺一不可。
3、信念力
一個沒有堅定信任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偉大CEO的,因為到達勝利的目標或者終點的路上,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因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可能會碰上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或者阻礙,這時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是很難戰(zhàn)勝困難,勇往直前的。
4、溝通力
溝通是一種自我推銷能力,是一種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作為一個偉大CEO,須具備卓越的溝通能力,因為只有溝通才能消除隔閡,消除不理解,最終達成默契,最終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大家步調一致、統(tǒng)一行動。
5、規(guī)劃力
作為團隊的CEO,你得有能力結合組織所處行業(yè)與發(fā)展階段向團隊描繪未來的愿景,你得有能力規(guī)劃出吸引人的未來,你得有能力清晰地指出整個團隊未來能達成什么目標,有能力夠激起員工參與的熱情,讓成員與組織的雙贏成為可能,成員才會努力工作。
6、表達力
可以說:中國企業(yè)的CEO對于怎么發(fā)展企業(yè)?怎么尋找客戶?怎么開展業(yè)務?怎么跟政府打交道?怎么跟銀行打交道?哪些位置上需要用什么能力的員工?他們比企業(yè)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清楚要如何去處理!
但是,作為CEO怎樣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團隊,怎樣用最通俗的語言,讓員工來理解?CEO必須具備這樣的表達能力:能夠將組織中復雜的目標和議題,以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給員工聽,確保大家對目標和議題的了解一致,才能更容易進行討論與計劃。
7、人際力
CEO要愿意投資在建立與保持人際關系上,有能力讓團隊成員信服,帶得動工作團隊,而且需要的時候,找得到人幫忙。
8、包容力
對我們自己而言,有時候舌頭和牙齒也會“打架”。更何況是企業(yè)的人,身為企業(yè)的CEO,有時候也會被下屬、客戶、供應商,甚至社區(qū)等誤會。作為企業(yè)的CEO,是繼續(xù)沖撞對抗,還是停下來找出口?CEO得有包容能力。正所謂宰相肚中能撐船!否則,企業(yè)就很難運作下去了!
9、讀人力
CEO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比如戰(zhàn)略的確定、團隊的配置以及制度的制定,將自己不應該做的事情授給下屬,而不要學諸葛亮的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狀態(tài)。要想使授出去的權力發(fā)揮應有作用的前提是CEO沒看錯這個人,一旦讀人發(fā)生錯誤,授出去的權力根本就不會發(fā)生作用甚至對企業(yè)產生致命性的影響。
總之,作為CEO,必須努力學習,不斷地吸取新知識,增長才干和能力,從而具備多謀善斷的決策才能、知人善任的組織才能、運籌帷幄的指揮能力、順應時代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必要的應變能力等。只有這樣,才能為下級所佩服、所信賴,下級才會相信其指揮的正確性,自覺地服從其領導。
成功管理者靠什么改變著今天和明天?靠影響力。而影響力來自何處?如果一個成功管理者被認為是缺乏這種影響別人的卓越能力的,那么他的前途是非常暗淡的。從經驗中發(fā)現,決定一位成功管理者是否優(yōu)秀的因素,并非分析能力等其他能力,而是卓越的且被普遍認同的影響力。不少具有良好素養(yǎng)的成功管理者,他們自信而上進,談吐和分析都具有邏輯性,對于目標都具有一定的把握,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并能回應……按照我們的說法,他們都是具有卓越影響力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在影響著周圍的團隊,影響著世界。也許大家都看過《李小龍傳奇》,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領略到卓越影響力非同一般的作用:把敵人變成朋友,使武術跨越國界,讓好萊塢對黃皮膚的中國人刮目相看……
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行為高度負責,尤其是一個組織的領袖。組織領袖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領袖的行為就是組織的形象。對于企業(yè)領袖來說,他們創(chuàng)造了企業(yè)的文化,影響著企業(yè)的發(fā)展。而如何展現企業(yè)領袖的魅力“行為”呢?這就要提升企業(yè)領袖的文化行為品位,提高他們行為語言的觀察力和表現力,打造他們的個人行為識別系統(tǒng)。一個成功的管理者不是指身居何等高位,而是指能夠憑借自身的威望、才智,把其他成員吸引到自己的周圍,取得別人的信任,引導和影響別人來完成組織目標的人。管理者的影響力日漸成為衡量成功領導的最重要標識。
政治家運用影響力來贏得選舉,商人運用影響力來兜售商品,推銷員運用影響力誘惑你乖乖地把金錢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覺之間,也會把影響力施加到你的身上。一個人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彰顯無窮影響力。專注地打造你強大的影響力,從現在開始,是走向成功的一條必經之路。
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在別人的影響下生活著,就等于不屬于自己,就等于被別人的意志給俘虜了,這樣的人即使再優(yōu)秀,也不會登上一把手的位置?!钡拇_,影響力弱的人只會生活在他人的陰影下。一個有強大影響力的人,身邊總是會有很多的朋友,因為他們總是不自覺地會受到他的吸引;一個有強大影響力的領導,做起事來總是感覺更輕松自如,下屬也總是更愿意真心接受他的領導;一個有強大影響力的職員,不但更易被領導欣賞,輕松讓領導接受自己的建議,而且也能更廣泛地影響其他同事。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則表示,人與人的交往,常常是影響力之間的較量,只有具有卓越影響力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如何塑造個人影響力、如何通過個人影響力來創(chuàng)建一個超級團隊,是現今企業(yè)管理者們必須修煉的課程之一。
那么,什么是影響力呢?所謂影響力,就是一種特殊的人際影響力,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去影響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響,因此每個員工都具有潛在的和現實的影響力。在組織中,管理者和成員共同推動著團隊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從而構成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管理者的個性特征和領導藝術,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積極互動,組織戰(zhàn)略與經營目標的制定以及實現的過程都與企業(yè)的管理者本身的領導能力直接相關!領導力的核心是對他人產生的一種持續(xù)的影響力。
領導影響力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1、思想。
影響力的第一源泉是領導的思想特質。這里所說的思想家,是指那些具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和哲學理念,對復雜問題有獨到判斷,并具有完備價值體系的人。
2、專家。
在專業(yè)領域里的扎實基礎和精湛技能,能使管理者成為一名受人敬仰的專家。專家在特定領域具有權威的話語權,對特定問題有著超過常人的理解和認識,并且具備把這種認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這樣的專家也往往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3、品格。
有些管理者具有某種閃光的品質。這種品質既包括為人處世的道德準則,也包括人在困難面前所表現出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在人與人交流過程中的同理心和換位思維能力,對持有不同性格和思想的人的寬容,在處理危機時的勇敢和沉著。
除了政壇,互聯網領域的富豪之中,也不乏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比如,丁磊、史玉柱、馬化騰、求伯君等人都是程序員出身,李彥宏、張朝陽等人都有海歸背景,但兩者都不是的純本土人士馬云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這也可算是馬云的另外一種另類。從小受澳大利亞籍義父的影響,馬云非常善于和西方社會溝通,在阿里巴巴業(yè)務尚不成氣候的階段,馬云不斷出現在各種能夠提升阿里巴巴國際知名度的場合演講、以及接受海外媒體采訪,在海外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化形象,為阿里巴巴贏得了海外投資者和海外買家的關注。
“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對于風靡全球的“領導力”這個概念,保羅·赫塞用簡單精確的一句話進行了概括。而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則認為,在競爭日漸激烈的今天,管理者的影響力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本講座從培養(yǎng)習慣、締造個人魅力入手,通過精辟入理的分析、具體典型的實例,為領導打造個人影響力提供了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并在在模擬的情境中提升管理者的非職務影響力。對經理人(或主管)而言,以下問題一定不會少見:
1、企業(yè)/組織執(zhí)行能力較弱,組織成員能力與績效往往不成正比。
2、企業(yè)內組織氣氛不佳,用盡了各種激勵手段,員工仍很難展現出主動、自發(fā)與激情的工作狀態(tài)。
3、企業(yè)過于依賴“人才優(yōu)勢”來謀求持續(xù)發(fā)展,進而忽略了真正建立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組織優(yōu)勢”的關注與培育。
譚老師在培訓與調研的過程中發(fā)現,絕大多數國內企業(yè)的管理干部,在團隊“管理力”與“領導力”上表現出明顯的能力失衡。在中國組織中,管理者要想提高影響力,就要學會中國式影響力的特有技巧——
1、以身作則
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影響別人的方法是以身作則。你可以通過以身作則來領導或者影響他人,以達到你的目的。領導可以通過以身作則來傳播企業(yè)文化的某些方面。作為領導,你可以通過你自身的行動來傳播價值觀和傳達各種期望。對于那些顯示忠誠、做出自我犧牲以及承擔額外工作的行為特別要以身作則。
2、理性說服
通過理性說服影響別人的傳統(tǒng)方法仍不失為一種重要的策略。理性說服涉及使用符合邏輯的觀點和事實證據來使另一個人相信一條建議或要求是可行的,并且可以達到目的??偟膩碚f,要使理性說服變成一種有效的策略,需要自信以及仔細的研究。對明智的和理性的人來說,它可能是最為有效的策略。
3、相互幫助
假如另一個人將幫助你完成一項工作,那么主動提出幫助是另一種通常的施加影響的策略。通過交換,你與對方達成協(xié)議。這種交換常常被視為愿意在日后進行回報。假如對方幫助你完成一項任務,這種交換還可包括答應分享利益。
4、人際網絡
人際網絡的形成對把握職業(yè)生涯(包括成為一位具有影響力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策略。建立網絡以及在需要時尋求支持的能力,有助于一個管理者對他人施加影響。比如,一家銀行的分行經理在需要拓展業(yè)務空間時要利用人際網絡,除了他的頂頭上司外,還有他的主要客戶。因為客戶有利的評價能使他的上級更容易接受他的提議。
5、形成聯盟
有時通過單獨行動來影響某個個人或團體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你就有必要與別人組成聯盟以產生力量。作為一種施加影響的策略,聯盟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因為就如一句老話所說:人多力量大。
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意語法和拼寫呢?真的。這個世界不太會因為文本基礎而變得完美。你在為時代廣場的公告板寫文案么?那只有三個字。千萬不要出現文字錯誤。
除此之外……
1) 語法是不斷變化的。規(guī)則是要被打破的。
好的語法也有值得爭議的地方,因為語言是不斷改變的。語言是被使用的而且總在變化著的,當某些語法變化太快讓人來不及了解的時候,你又怎么能斷定哪些語法是錯誤的。
如果你有一些歷史感,你應該花一些時間去聽聽饒舌音樂再讀讀微博上的那些文字,去了解一下現在語言是什么樣的。如果你不細心,不知道把你的精力投入到什么地方,好的語法也將會破壞你的事業(yè)。
2) 書寫錯誤讓我們更人性化。
拼寫不是智慧的標志,同樣,拼寫也不能反映出你的工作是否做的好。它只能體現出你很擅長拼寫。拼寫被那些擅長于此的人過分高估了。而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它并不重要。
比如你的簡歷。你知道怎樣才能避免你發(fā)出去的簡歷中有錯別字么?雇三個人來讀它。因為是這樣:你把你的簡歷讀上一萬遍,而當你讀到第五十次左右的時候,你就已經不是在讀那些文字了,你是在背誦它們了。所以你不會找出錯別字。如果你很聰明,你就會雇用某個人來幫助你寫簡歷,那個人就成為了作者而不是文字編輯,他也同樣會寫出一些錯別字。你知道么,又有誰會在意呢?因為,你不會想為一個花大量時間去篩選沒有錯字的簡歷的人工作的。它被高估了。
3) 完美的寫作是瘋狂的完美主義者思想的結果。
是的。完美主義是一種病。所以,我希望這篇文章能有一兩個錯字。因為我不想在我要表達某些想法前被一些細枝末節(jié)所困擾。想法是用來討論的。它們無所謂是否完美,因為它們是可以調整變化的。
如果你發(fā)現你害怕因為你的一處語法或是一個拼寫錯誤而被別人評論的話,你需要重獲新生。你需要在某些其他的方面評估自己,而不是追求完美,因為完美主義是不可能的。而且你肯定真正擁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對不對?
4) 注重表達和傳遞
賽斯·戈丁(Seth Godin)的書《關鍵》中有一個很棒的章節(jié),是關于表達的重要性的。你可以思考,做計劃,定策略,但是如果你不能把這些表達出來,那么它們都是沒有用的。如果你不表達,你不可能完成任何事。
如果你花了大量寫作的時間來擔心某個格式不夠完美的話,你永遠不會寫。你不會完成任何東西。你會永遠在工作。如果你不把它傳遞出來,你就不是個作家--或者思想者。你只是一個語法專家。而最近的語法專家威廉姆斯·薩菲爾(Williams Safire)與其他的語法專家們一樣,會取笑《找到了!進攻》--人們每周都在等著他犯錯誤,然后他們就可以做出指導了。
《紐約時報》中有一段很好的評論,關于那些突然出現在社會媒體上的令人困擾的人們,比如語法保衛(wèi)團的成員們。如果你懷疑自己在糾正別人語法的時候像個傻瓜,這有一些很尖刻的評論應該能嚇唬你,讓你在自己在寫作時也會出現一兩個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