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雕博物館迎來首批館藏\2020年12月廣東木材市場瓦泰豆價格動態(tài)
位于的中國木雕博物館館藏作品捐贈儀式近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8位著名工藝大師和2名浙江廣廈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學生向中國木雕博物館捐贈了精心雕琢的工藝美術作品30件。
中國木雕博物館2013年3月開工建設,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是中國木雕文化博覽城的四大核心區(qū)塊之一,是一座全面展示中國木雕工藝、歷史與文化的殿堂級專業(yè)博物館,分為中國木雕歷史展廳、中國木雕與社會生活展廳、中國木雕大師展廳、世界木雕展廳、中國竹工藝展廳五大主題展廳以及臨展廳。
截至目前,土建、安裝、內(nèi)裝修等單體工程已基本完成,計劃在本月底完成消防、質(zhì)監(jiān)、規(guī)劃驗收,展陳、市政、園藝建設等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雍蓉
瓦泰豆(俗稱南美菠蘿格)市場不溫不火,市場價格報2550元/立方米。
市場商家表示,盡管11月份之后,樓市成交有了較大回暖,但由于市場的滯后性和下游商家習慣性觀望的情緒影響,瓦泰豆市場成交仍舊不理想,預計后市仍以低位運行為主。
近日,中國木雕博物館在浙江省東陽市正式開館。
據(jù)悉,該館設置了中國木雕歷史展廳、中國木雕與社會生活展廳、當代中國木雕大師展廳、世界木雕展廳四大木雕主題展區(qū),并依托東陽竹編設置了中國竹工藝專題展廳以及臨時展廳。中國木雕界泰斗陸光正大師擔任首屆館長,他介紹,該館是一座歷史與藝術并重,集展覽、研究、收藏、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博物館,旨在集中展示當代木雕大師的超凡風采,并向幾千年來刀木耕耘而未曾留名的木雕先賢們致敬。中國木雕博物館有三大特色:一是學術學理性,對中國木雕的各個層面進行深度梳理;二是豐富多元性,以多樣的展陳手段呈現(xiàn)木雕的全方位面貌;三是互動體驗性,提供現(xiàn)代博物館的閱讀方式,滿足觀眾的切身需求,體現(xiàn)木雕融于生活的本質(zhì)特征。(徐昱)
來源:西安晚報
進口原木價格上揚:紅木家具跟風漲價
“3個月前一把價格在22000元的大紅酸枝椅,如今的價格至少在30000元,而且以后價格肯定還要漲。”北京一家紅木家具商場的銷售人員表示。記者獲悉,根據(jù)今年6月生效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交趾黃檀(俗名老撾大紅酸枝)等7類紅木樹種的進口將受到限制。中國的紅木主要依賴進口,因此這一公約的生效直接推動大紅酸枝原木價格上漲,也成為本輪紅木家具漲價的導火線。鋸材進口總量超原木根據(jù)記者了解,目前,中國紅木需求基本靠進口滿足,進口原料大概分為原木和鋸材。自從6月份新修訂的CITES公約實施后,泰國、越南、老撾等國開始實施更為嚴格的原木出口限制政策,鼓勵對原木進行加工再出口,這導致中國進口原木的成本例如關稅、運費都有所提升。根據(jù)中國紅木委發(fā)布的中國紅木進口形勢分析報告,2013年上半年,中國珍貴闊葉木材價格在400美元/立方米以上,進口量達550.67萬立方米(以原木材計),同比增長75.81%。其中,珍貴闊葉原木累計進口175.76萬立方米,珍貴闊葉鋸材累計進口264.03萬立方米。2013年上半年,累計進口的珍貴闊葉鋸材總量首次歷史性地超過原木進口總量。
目前,老撾已經(jīng)暫停原木出口。出于對國家木材資源的保護,也出于解決本地居民就業(yè)的考慮,原木被要求加工后才可以出口。但是,對于中國的紅木家具生產(chǎn)企業(yè)來說,原木比鋸材更好利用,用材也更節(jié)省。同等規(guī)格的原料,原木的利用價值和價格都要高于鋸材。
北京紅木家具賣場的工作人員表示:“板料、方料這些鋸材是根據(jù)一定規(guī)格機械切割的,而在家具制作開料過程中,會根據(jù)家具所需材料取料。例如在家具制作中,很多需要彎料的地方,從原木上取材,利用率高于板材。”但現(xiàn)在市場上原木越來越少,尤其是交趾黃檀此類愈來愈珍貴的原木更是少見,紅木家具生產(chǎn)廠商由過去的甄選到現(xiàn)在的攬貨,致使進口數(shù)量大幅攀升。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在原產(chǎn)國開設工廠,加工成半成品,再將其以鋸材或半成品的形式運回國內(nèi)。低廉材料充斥市場鋸材進口量大于原木,實際上反映的是珍貴木材原料的稀缺性。受到出口國政策限制,一些名貴木材價格不斷上漲。而近兩年,價格相對低廉的紅木材料成為市場主流,例如,與交趾黃檀相近的巴里黃檀、微凹黃檀出現(xiàn)在市場上,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等原來不太主流的紅木家具也成為消費者的新寵。據(jù)了解,這些材料的市場價集中在每噸5萬元左右,適合普通消費者。
此外,獨板材料價格不斷攀升,珍貴大料的價格與小料價格差出四五倍。據(jù)賣場人員介紹,以大紅酸枝為例,市場上40厘米寬、200厘米長的板料,其價格漲幅遠遠超過小料。目前在各地市場上很難見到長度超過2米的紅木沙發(fā),長度超過2米,材料價格便要翻倍。此外,家具厚度也在不斷變薄,以前面板類厚度大都在1.3厘米至1.4厘米,現(xiàn)在很多小作坊做出的家具厚度都不及1厘米。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案幾、箱柜類紅木家具對材料要求更多。面板是用大料還是用拼料直接關系到紅木家具的價格和收藏價值。以大紅酸枝所制頂箱柜為例,素面雖比雕花的用材少、工藝簡單,但因成本較高,售價要高出20萬元左右。毋庸置疑,未來家具生產(chǎn)廠家將更惜料,精品家具將成為買賣和收藏的熱點。價格暴漲中的潛規(guī)則業(yè)內(nèi)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的漲價只是一個開始,大紅酸枝的價格還將持續(xù)上漲。不過,在目前價格暴漲的情況下,消費者要警惕小商販炒作紅木價格。有時候,商家會拋售以前低價購進的紅木家具然后轉(zhuǎn)行,造成消費者高價買到紅木家具卻無售后服務保障,甚至買到假冒偽劣產(chǎn)品。“由一塊完整木料所做的家具,被稱為‘一木一器’,這樣的家具價值非常高,值得收藏;而經(jīng)過挖補的家具價值會大打折扣,因為做挖補需要用膠,當膠的保質(zhì)期到期后,很容易發(fā)生挖補的地方脫落的情況。行內(nèi)有種說法叫‘見光不補’,明顯的位置不會挖補,通常會在椅子背板、箱柜內(nèi)板等隱蔽部位做挖補??瓷先ヒ荒R粯拥募揖?,根據(jù)挖補的多少,與沒有挖補家具相比,價格能相差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家具賣場的銷售人員表示。
從中國木雕博物館獲悉,春節(jié)期間(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六),中國木雕博物館內(nèi)人頭攢動,共接待市內(nèi)外游客5000余人次。參觀高峰出現(xiàn)在正月初三至初五,最多的一天參觀人數(shù)達到1000多人。
中國木雕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榮軍介紹,春節(jié)長假期間,市民除了走親訪友、外出旅游外,抽時間來到中國木雕博物館,領略木雕文化,過個充滿文化味兒的新年也成了許多市民的一種好選擇。
昨日上午,記者在中國木雕博物館看到,前來博物館參觀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在博物館中廳,不少市民、游客紛紛掏出手機、相機,拍照留念,并感嘆東陽木雕的鬼斧神工。中國木雕歷史展廳,《五代木雕羅漢像》是現(xiàn)存最早、最為完整的東陽木雕;中國木雕與社會生活展廳,《九獅戲球三架梁》是東陽傳統(tǒng)建筑木雕的登峰造極之作……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讓市民既了解了東陽木雕的歷史,又對當時的文化有了一定的認知。
在生活展廳,記者遇見了市民陳女士一家。她告訴記者,自己常年在外經(jīng)商,早就聽說家鄉(xiāng)有一座木雕博物館,就一直想來看看,“看了之后,真是太震撼啦。有機會,我一定帶省外的朋友來轉(zhuǎn)轉(zhuǎn)。”
于歷戰(zhàn)展品“Jenga”,靈感來源于益智積木玩具“疊疊樂”展品“折”展品“chair”
采訪/許錫楊圖/受訪者提供
展覽名片>>>
展覽名稱:“境”首屆國際家具設計展
展覽時間:2013年11月9日~15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參展作品:四十位前沿設計師設計作品、十余所專業(yè)院校實物作品
人物名片>>>
于歷戰(zhàn),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huán)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家具研究所所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明式家具協(xié)會理事,“‘境’首屆國際家具展暨學術論壇”策展人。
2013年11月9日~15日,一場名為“‘境’首屆國際家具展暨學術論壇”的家具盛宴在北京上演。該展覽以提升中國家具的設計、教育水平,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共同展示的平臺為宗旨,探討家具與“境”的關系,在業(yè)內(nèi)獲得了良好的反響。
對話于歷戰(zhàn)
問_許錫楊答_于歷戰(zhàn)
用雙重的“境”衡量家具
記者:“‘境’首屆國際家具設計展暨學術論壇”的創(chuàng)意構思是怎么形成的?家具的“境”是什么概念?
于歷戰(zhàn):一方面,通常家具展和家具設計只考慮家具本身的工藝、材料和形態(tài),但家具在生活中是屬于特定環(huán)境的,家具放在環(huán)境中會跟環(huán)境發(fā)生很多關系,這會給家具設計帶來更多要求,不再僅僅是家具本身的問題,這就是家具外部的“境”。另一方面,一些家具的設計過程也是一次藝術品的創(chuàng)造過程,是設計師的理念表達,這是家具的“心境”?!熬场痹谥形闹泻x豐富,因此,以“境”作為本次展覽和學術論壇的主題。
記者:在清華這樣的學府舉辦家具展和其它家具展相比,有何不同之處?
于歷戰(zhàn):是有一些不同,因為主辦單位是高校,是學術機構,對家具設計本身有更高的要求。這次家具展和論壇更傾向于學術的范疇,對家具的人文意義也有一些探討。從大家看展和研討的反應也能感受到,我們追求家具的“境”這個初衷是達到了,也能被接受和支持。
用多元的“境”展示家具
記者:我們知道家具有一個空間識別的功能,那么在家具展這樣的空間中,這個功能是不是就失去了呢?
于歷戰(zhàn):家具展中呈現(xiàn)出來的家具在空間識別的功能上相對較弱,我們運用了圖片、影像資料、文字等手段,盡量去強調(diào)家具功能的完整性,但是跟真實的空間比起來還是會有一些不足。家具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有些方面在樣板間或者賣場里面能展現(xiàn)出來,有些方面在博物館能展現(xiàn)出來,環(huán)境限定了只能有一種表達,一種視角。
記者:博物館、體驗館、博覽會、家具展……家具呈現(xiàn)的方式和平臺越來越豐富,您認為這些方式如何才能更合理有效?
于歷戰(zhàn):家具是豐富的,它表達的含義也是豐富的,不僅包涵了實用性,還會體現(xiàn)出建筑藝術、室內(nèi)設計藝術、美學甚至經(jīng)濟因素、社會地位、時尚元素等諸多方面,所以不同的展示方式能體現(xiàn)出家具不同的特質(zhì)。我的理解是,在博物館里表現(xiàn)更多的是已經(jīng)被廣泛認可的經(jīng)典設計。家具的實用性要求家具必須被使用才能發(fā)揮它的真正價值,體驗又是家具選擇的重要過程,家具體驗館正好能做到這一點。博覽會和普通的家具展帶有很強的商業(yè)色彩,是家具設計師、企業(yè)、銷售商等進行商業(yè)活動的重要方式。因此,每一種方式都有它存在的作用和價值。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