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常用的木板有哪些類型?\第二屆新中式紅木家具展啟動會在紅博城舉行
1、原木板:直接用原木鋸開形成的,寬度和長度都受限于原木的尺寸,規(guī)格不統(tǒng)一,一般用于木地板、包裝箱、粗獷(原始)風格的家具,或作為進一步加工的原材料。在古代沒有現(xiàn)代高壓粘合技術時,獲得大尺寸木板就只有兩種途徑與:一是找盡量大直徑的原木切割,成本高,數(shù)量少;二是用榫卯拼接小木板,加工繁復、易開縫。原木板需要經過適當?shù)暮娓商幚砗蛻︶尫?,才能避免今后的翹曲和開裂。優(yōu)點是花紋美觀、強度高、天然環(huán)保無甲醛釋放。
2、指接板:由多塊木板拼接而成的實木板,每塊木板的厚度都和成品木板厚度相同,上下不再粘壓夾板,由于豎向木板間采用鋸齒狀接口,類似兩手手指交叉對接,故稱指接板。指接板用膠量很少,比較環(huán)保,木紋美觀、木材利用率較低,成本比人造板材高。主要用于家具和裝飾工程。
3、木工板:又稱大芯板、木芯板,是由外層的單板加上中間膠壓拼接木條而成的人造板材。上下兩片單板是用原木通過旋切或刨切獲得的,厚度在1mm左右,作用是完整包覆板材、提供橫向強度、呈現(xiàn)美觀的木紋。中間的拼接木條是將木材烘干后制成等長等寬等厚的木線條拼裝膠合而成,主要作用是為板材提供一定的厚度和強度。木工板對原木材料要求不高,可以利用各種材質和尺寸的原木,木材利用率較高,用膠量較少甲醛釋放量較少,并且一定程度上具有實木的特性。
4、膠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單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膠粘劑膠合而成的三層或多層的板狀材料,通常用奇數(shù)層單板,并使相鄰層單板的纖維方向互相垂直膠合而成。表面的單板可以選擇木紋優(yōu)美的優(yōu)質木材,使之具有媲美原木板的飾面效果。膠合板對木材利用率高,重量輕、紋路清晰、強度大、不易變形,但是用膠量較大甲醛釋放量較大。
5、密度板:也稱纖維板,是以木質纖維或其他植物纖維為原料,采用膠粘劑高溫高壓制成的人造板材。優(yōu)點是木材利用率很高,廢舊木材和其它植物纖維都可以用,加工性能好、裝飾性好,主要用于家具制造。缺點是用膠量大甲醛釋放量大,防潮性較差,握釘力差。
6、刨花板:又稱碎料板,由于使用的原材料不同,有一些其它名稱,如蔗渣板、歐松板。是由木材或其他木質纖維素材料制成的碎料,施加膠粘劑后在熱力和壓力作用下膠合成的人造板材。主要用于家具制造、裝飾材料,強度較好,加工比較困難,用膠量較少、甲醛釋放量較少。
從最初的游走在市場邊緣,到被定義行業(yè)破局的新風口,新中式紅木家具在最近幾年時間里迎頭趕上,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5月11日,2018中國新中式紅木家具發(fā)展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中山)新中式紅木家具展啟動會在中國(大涌)紅木文化博覽城舉行,就新時期新中式紅木家具的發(fā)展問題,業(yè)界精英各抒己見,探尋“更優(yōu)解”,迸發(fā)出思想火花。
全聯(lián)藝術紅木家具專業(yè)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國高等教育家具設計專業(yè)創(chuàng)始人胡景初強調,我們應該意識到,新中式紅木家具目前處于蓬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不斷成長,逐漸走向成熟?!爸挥型ㄟ^大家共同的努力,新中式紅木家具及優(yōu)秀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的愿景才能成為現(xiàn)實?!焙俺跽f。
不難看出,在充滿硝煙的新中式紅木家具“戰(zhàn)場”上,要想脫穎而出,企業(yè)不能光靠資本,還得有謀略,必須做到內外兼修,與市場進行有效對接。中山市家具商會會長、中山紅古軒品牌創(chuàng)始人吳赤宇在研討會上指出,“新中式紅木家具”概念自2002年提出以來,一批新中式企業(yè)從試水摸索到認知理解,不斷挖掘其中所承載的更為深層的內涵,使紅木家具在現(xiàn)代生活方式引導下呈現(xiàn)出新的面貌?!霸谟有轮惺桨l(fā)展創(chuàng)新帶來新機遇的同時,對于我們企業(yè),新中式也是一場硬戰(zhàn),對技術創(chuàng)新、品牌建設、產品質量、服務管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考驗?!眳浅嘤钫f。
隨著新中式市場的行情看好,不光是紅木企業(yè)參與,也不乏一些現(xiàn)代家具品牌“大鱷”的挺進?!拔覀儼l(fā)現(xiàn),最近幾年越來越多歐美家具、現(xiàn)代家具經銷商轉型做紅木家具,而新中式本身的特殊屬性讓他們對紅木家具有了深刻的改觀?!睆V東五華紅木家具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中山東成紅木董事長張錫復說:“我們需要一個高端的展會平臺,而不是拼價格的平臺。未來,加強推廣,加強經銷團隊實力,通過展會開拓經銷商,才能向全國最好的平臺進軍,迎接大家居的挑戰(zhàn)?!?/p>
2017年,首屆新中式紅木家具展的成功舉辦,“新中式紅木家具”被推向大眾視野并獲得廣泛肯定。中山市紅木家具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紅博城副總經理林志洪表示,今年或許有很多企業(yè)家都感受到,市場明顯更嚴峻了:經銷商觀望的多,選擇品牌更謹慎,參展觀展的目的也更明確,“我們希望更多紅木企業(yè)通過新中式紅木家具展這個平臺實現(xiàn)下半年和今后的突圍發(fā)展,讓中山、大涌繼續(xù)做新中式紅木家具發(fā)展的風向標”。
會上,全聯(lián)藝術紅木家具專業(yè)委員會執(zhí)行會長、弘木傳媒CEO林偉華作為承辦單位代表,現(xiàn)場發(fā)布了“2018中國(中山)新中式紅木家具展工作籌備報告”。林偉華首先通過微信數(shù)據(jù)深入分析國內新中式紅木家具產業(yè)格局及市場發(fā)展趨勢,他說:“新中式是中山紅木產區(qū)的一個機會,我們已經占領了首屆新中式大會的機會,齊心合力將會有新突破?!?br>對于了解傳統(tǒng)家具制作工藝的中國師傅而言,制作一件精美、結實的木制家具不是難事。而在當代社會,如何使用先進的設備,將傳統(tǒng)精湛工藝與現(xiàn)代化生活需求融合起來,既遵循傳統(tǒng)家具工藝之程序,又借助現(xiàn)代設備之力量,以精美、細致、統(tǒng)一、標準的家具形象,滿足現(xiàn)代人的生活需求,成為實木家具生產企業(yè)工藝競爭的重點。
現(xiàn)代工藝更精細
在手工“打”家具時代,一件家具或許就是一位師傅的代表作。從選料、鋸材到刨光、上釘、刷漆,幾乎全部手工完成。據(jù)百強家具設計經理張秘回憶:“那時工匠師傅就住在主人家里‘打家具’,一‘打’就是將近一個月,主人提供料,師傅管加工?!痹谝患揖哂檬畮啄甑哪甏Y實耐用成為衡量家具的主要標準,即使某些地方有些瑕疵,只要不影響使用都沒關系。
發(fā)展到今天的實木家具,加工工藝與當年的流程相似,大致為開料、配料、加工、組裝、涂裝。而在現(xiàn)代工業(yè)化設備幫助下,每個程序衍生出多種精致細化的再加工程序。張秘介紹說,以開料配料為例,在手工制作家具時,工人根據(jù)所需木料尺寸,簡單地在原料上畫線,用木鋸鋸下直接使用;而在現(xiàn)代工藝中,木料被切割機切割為大小均等的方料,經過拼板、砂光、薄鋸、切形等程序,加工為尺寸一致的幾種木料,供工人選擇使用。僅僅砂光環(huán)節(jié),就要將近十遍,其效果非手工刨光所能比擬。
傳統(tǒng)工藝的“舍和留”
在現(xiàn)代批量生產環(huán)節(jié)中,一些傳統(tǒng)工藝也有可能被簡化甚至忽略。以榫卯為例,這種被稱為木家具靈魂的傳統(tǒng)工藝,在今天的家具中,點綴裝飾意味比實用價值更大一些。張秘介紹:“現(xiàn)代實木家具大多為拆裝家具,方便運輸,節(jié)省成本,只有椅子用的榫卯結構多一些。按照以前的做法來做,單單是榫卯黏合就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現(xiàn)在的粘膠只需一兩個小時。在滿足現(xiàn)代生產需求時,一些東西不得不舍去?!?/p>
而在一些環(huán)節(jié),仍需要手工完成。以油膜打磨工藝為例,這道工序往往由專業(yè)女工承擔,她們通過眼看手摸,將加工件的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細致充分的打磨,只有耐心、細膩的工人才可勝任,也是專業(yè)實木家具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
專業(yè)和細節(jié)打動消費者
以專業(yè)化機器生產為主,實木家具生產工藝不僅體現(xiàn)在機器專業(yè)化程度上,工序是否嚴謹、細致也造就了產品質量的不同。
圣華家具執(zhí)行總裁葛永明對記者表示:“好的實木家具,首先看設計,其次看選材,最后看品質,加工工藝直接決定了家具的品質。雖然以機械化生產為主,家具的品質差別,還是體現(xiàn)在工人熟練程度和經驗上?!彼榻B說,以選料為例,專業(yè)的工廠會將較好的直紋選擇放在一起拼板,這些紋理美麗的材料用于桌面、臺面,稍次的用于隱蔽部位,保證家具美觀性,而一些小工廠為了節(jié)省人力,往往省去這一環(huán)節(jié)。葛永明說,線條是否平整、拼板是否規(guī)律、打磨是否干凈、備料是否一致、隱蔽部位是否平滑,這些細節(jié)往往決定了家具的價值,一個不經意的細節(jié),往往成為打動消費者的點。
百強家具總裁陳曉太也表示:“實木家具生產門檻高,是因為制作需要認真,每道工序要做到完美;但也可以說不高,有些廠家為了賺取利益,粗制濫造,完全不考慮工藝。我認為只有專業(yè)、專注的企業(yè),才能做出點成績來?!?/p>
工藝解析
備料干燥
傳統(tǒng)備料方式完全是手工作業(yè),木匠師傅在原木上畫線,再根據(jù)這些線來開料。之后通過寬度、長度鋸料,開出門料、薄板料、柱料等。開好料之后,通過自然風干或土窯風干等土法,經過一兩年甚至十年時間干燥木料,再進行下一步使用。
在現(xiàn)代實木家具生產工藝中,家具廠所進的木料一般是經過干燥處理的木材。經過斷料,木材被鋸成寬5厘米的小方料。通過工人手工選材,將腐朽的、紋理不一的方料選出,通過設定車床數(shù)據(jù),裁成長短不一的材料。然后組成同一板材的方料被工人聚合在一起,通過機器切割出齒接結構,通過機器膠合成同一大小和厚度的拼板。
油漆飾面
相比傳統(tǒng)手工上漆的程序,現(xiàn)代實木家具在油漆過程中,需要多次噴漆和打磨。木材本身有管孔,油漆會隨著管孔滲入到木材里面,造成漆面凹凸不平,所以無論噴底漆、面漆,每次油漆干燥后都要對油漆進行一次打磨拋光,然后再噴漆、再打磨,這樣才會光滑平整。
在噴漆過程中,現(xiàn)在大多廠家使用的是無塵噴漆工藝,每次噴漆都有多個噴槍在同時工作,且噴槍壓力大,這樣油漆能夠與木材的每一個管孔進行充分連接,且油漆顆粒小,霧化好,漆面非常平整、均勻。經過自動烘干程序,油漆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干燥和凝固,避免灰塵和雜質的混入,保證油漆的透明度和平整度。
彎曲工藝
在以往家具制造過程中,曲線需要通過工人用旋轉類部件手工塑形,不但人工成本高,而且易浪費材料和失誤。
在現(xiàn)代生產過程中,一把彎曲的木椅子要經過20多道工序制作生產,制作周期從3天-30天不等。制作過程大概為選木材、自然干燥、木材軟化、木材壓縮、調直等工序。所選原木須紋理直、無疤痕,經過自然干燥使木材含水率達到20%-25%。通過軟化木材,木材內部結構被改變,這時的木材像面條一樣柔軟,經過冷卻在專業(yè)設備上調直壓縮。最終,使用夾具將壓縮好的木材固定在模具上,采用自然方法或者高頻設備干燥,使部件的水分降到標準值,得到最終彎曲零件,等待加工組裝。
榫卯結構
與傳統(tǒng)相比,現(xiàn)代實木家具的榫卯更為簡單實用,靈活運用在不同部位,并經過改良,適合機器加工。例如,以圓棒榫或連接件來替代榫卯,采用卡卯、齒接等拼接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家具牢固性,一方面減少了家具制作過程中的膠水使用量。
以圓棒榫為例,這種結構已經成為現(xiàn)代實木家具常見的榫卯結構。每一個插孔和插槽都采用機器直接加工,接縫嚴密、分毫不差。在現(xiàn)代工藝中,榫頭厚度一般略小于榫眼寬度,榫眼深度比榫頭略長,榫頭寬度比榫眼長度略大,遵循傳統(tǒng)榫卯結構,確保持久耐用。
本版采寫
新京報記者馮靜
8月26日,高峰林場黨委書記田湘在石埠、北湖等南寧周邊木材市場調研時強調,要密切關注市場動向,木材定價要緊密貼近市場。
田湘書記來到木材市場,向加工廠老板了解了今年木材的收購價格、銷售行情、貨款結算方式、加工利潤水平等情況,并與工廠工人拉家常,了解了今年的工價和他們的收入水平。得知今年木材銷售市場較為冷清、蕭條時,田書記強調,市場營銷科要密切關注市場動向,及時向承包者和職工反饋市場信息,木材定價要緊密貼近市場;要用心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積極與北部灣交易所對接,不斷完善電子交易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力爭下半年木材銷售取得新突破。
張輝論明式家具
顯貴們的私家園林與明清家具
文、圖/張輝編輯/湯石香
導語
毋庸諱言,私家造園從來就是社會地位的標識,也是當時所有奢侈活動中耗資最巨、炫耀性最強的行為。從這一消費角度,亦可助于我們理解明式硬木家具的消費。
人物名片
專欄張輝張輝,畢業(yè)于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先后任職河北省博物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劃組稿編輯,并創(chuàng)建北京紫都苑圖書發(fā)行公司。著有《曾國藩之謎》(經濟日報出版社),主編《曾國藩全集》(中國致公出版社)、《中國通史》(中國檔案出版社)、《中國名畫全集》(京華出版社)、《古董收藏價格書系》(遠方出版社)等著作。從2000年開始,從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現(xiàn)為三家專業(yè)藝術媒體專欄作家。將考古學、人類學、圖像學、歷史學之方法論引入家具研究。
明清園林建造風云際會,其藝術成就、人文價值,舉世公認。古典園林代表了中國古代的藝術和審美,更深刻地說,反映了人創(chuàng)造性的本質。
但毋庸諱言,私家造園從來就是社會地位的標識,也是當時所有奢侈活動中,耗資最巨、炫耀性最強的行為。如果從消費角度來審視,則較能明白這是明清達官顯貴的豪侈放縱、輕財重奢生活風氣下的活動,而這也更有助理解明式硬木家具的消費。
宋李公麟《西園雅集圖》花費最巨的奢侈活動:園林建造
長期以來,園林在各類評價中被道德崇高化,這使人們少有關注園林建造的動機和所需財力,而僅僅認為是一種單純的藝術追求。然而脫離“道德化”、“優(yōu)雅化”的思維定向,便可坦言園林確是當時花費最巨的奢侈活動。
與當代人多關注園林的藝術成就不同,古人更直面其財力之耗費、驕奢之夸耀。就如:
謝肇淛說:縉紳喜治第宅,亦是一蔽……及其官罷年衰,囊橐滿盈,然后窮極土木,廣侈華麗,以明得志……富貫之家,修飾園沼,必竭其物力,招致四方之奇樹怪石,窮極志愿而后已。紈绔大賈,非無臺沼之樂,而不傳于世者,不足傳也。(明謝肇淛《五雜俎》卷三,《地部一》)
何良俊說:凡家累千金,垣屋稍治,必欲營治一園,若士大夫之家,其力稍贏,尤以此相勝。大略三吳城中,園苑棋置,侵市肆民居大半。(明何良俊《何翰林集》,卷十二)
沈德潛說:嘉靖末年,海內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園亭、教歌舞之隙,間及古玩。如吳中吳文恪之孫、溧陽史尚寶之子,皆世藏珍秘,不假外索。(明沈德潛《萬歷野荻編》卷二六,中華書局,第645頁)
佚名《拙政園行樂圖》,從中可見拙政園局部景致,假山樓宇,無不精致。2達官顯貴的奢華
晚明時期,造園造物運動如火如荼,它強勁地彌漫于上層社會,同時也引發(fā)了一些官員和社會人士的抨擊。各種奏疏、地方志和個人筆記中,對“俗之侈”、“俗之糜”紛紛指責。
當時眾多的園林主人為卸任官員,治園修沼,疊山理水,似乎成為官場外另一種權勢和財富的顯示。
萬歷十九年(1591年),當了九年首輔的申時行致仕,回到家鄉(xiāng)蘇州。他致仕后安享生活和表現(xiàn)尊貴的方式最具代表性:買下了一個自宋代傳下的舊園,名為樂圃。又在蘇州建了邸宅八大處,以八音命名,分“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申家除園亭精侈、器用飲食衣服華糜之外,尚廣蓄聲伎,以供醉舞酣歌,宴會嬉游。鄭桐庵《周鐵墩傳》說:“吳中故相國申文定公家,所習梨園為江南稱首。”楊繩武《書顧伶事》說:“相國家聲伎,明季為吳下甲,每度一曲,能使舉座傾倒?!?/p>
申死后,葬在石湖吳山東麓,占地百畝以上,為一典型的明代高官顯宦的墓葬。僅舉此一例,可以明了園林之中是“文人的生活”,還是“達官顯貴的奢華”。
古典園林的最高代表是宋徽宗的艮岳,那是文化的成果,更是權力堆起的財富高峰。明代江南園林風尚傳接于宋代,私家園林數(shù)百座,無非后世豪奢官商效尤者也。
清早期黃花梨方桌江南私家園林園主基本是官貴、豪紳、富商之流,但當時形成一個特殊的、不走科舉仕途之路的社會群體:“山人”,或可一提。山人是讀書人出身,多數(shù)為下層貧寒之士,但也有少數(shù)人入幕、攀附權貴成功;或以文營商有道,發(fā)家富有;或為世家子弟,有先君子遺業(yè)。他們成為山人中的上層,其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超越常人,立足于極度富裕的財富精英人群。他們中間也有造園者,如徐霖造快園、王稚登造半偈園、張鳳翼造求志園、陳繼儒造婉孌草園、周靖履造梅園、趙宦光造寒山園、文震亨造碧浪園和水嬉堂。但即便如此,在明代私家園林之中,山人造園的比例是很小的。
“文人園林”,非“文人”所居所制
江南園林素享“文人園林”之譽,其意如此理解可矣:江南園林具有“文人畫”一樣的特殊內涵,詩情畫意,寫意山水。但實際上,它的使用者和“文人”身份無關,制作者主體也非出自文人之手。
清早期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1園林建造是一套完整的匠作體現(xiàn),文字結晶可以哲匠級工匠計成的《園冶》為代表。在匠作體系中,個別有文化的山人側身其中,但也難以構成制作主力。盡管在私家園林中匠人文化體系和文人文化體系銜接密切。
從文化的創(chuàng)造角度講,制度典章、哲學文學藝術等一極的建立、創(chuàng)作,屬于文人文化體系,而實用性的建筑、家具、工藝品等物質文明一極的創(chuàng)造,則要依靠匠人文化體系的能工巧匠們。
從消費角度看,明清私家園林,乃至明式家具,其使用人身份首先是身榮家富者,有無高深的文化是次要的。因為對園林文化認同的門檻并不高,達到一定社會地位和財富地位的人,基本完成對優(yōu)質文化產物的認同。
無論是園林還是明清家具,消費者多為“富貴之家”、現(xiàn)實是歷史之鏡。我們可以目擊并思考當下誰在使用私家園林,誰在收藏和使用海南黃花梨家具?它們和“文人”有多少關系,與富人又有多少關系?
從消費角度理解明清園林,可以更好地觀察明式家具。后者也是一項財力活動,消費此類奢侈品,身份一定是“富貴之家”、“家累千金者”、“士大夫富厚者”。古董珍玩、古籍善本、歷代法帖、名畫等古代藝術品等如此,園林和豪宅、“時玩”和高檔家具等實用工藝品也概莫能外。
清早期黃花梨亮格柜還需注意的是,晚明時節(jié),一輪總結、品評園林、器物的熱潮也應運而生。一類是《天工開物》、《園冶》、《魯班經匠家鏡》、《三才圖會》等技術性著作;另一類是《遵生八箋》、《考槃馀事》、《長物志》、《閑情偶寄》等品評性文字。它們集中出現(xiàn)在這個時期,絕非偶然??梢哉f它們因明中晚期園林、宅邸、器物興造的猛烈而催生出世,是奢靡消費大潮帶來的結果。大量物質創(chuàng)造的興盛,導致文字品評的追隨。
來源:《古典工藝家具》雜志
中美貿易戰(zhàn),對中國木制品行業(yè)是不小的打擊,此次增稅會極大地限制我國木制品(家具、地板等)向美國的出口。部分廠家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業(yè)務下滑,裁員停工甚至倒閉的現(xiàn)象。
窮則思變,我國的家具地板產業(yè)也可以找尋替代的國際市場,但道路卻是阻且長。拿歐洲市場舉例,不僅訂單量遠遠不如美國市場;而且市場份額已經被搶占瓜分,中國家具廠家難以插足;同時兩個市場的消費者喜好不一樣,轉換市場代表著全新的設計加工,換句話說就是成本的提升。舉個例子,國內市場上的“北歐簡約風”和“北美田園風”其實并不能代表兩地實際的需求,而是面向國內消費者打造的概念。實際上北美偏實用氣派,北歐偏繁復豪華。從北美風到北歐風不止是簡單的轉變,而是一次新的摸索嘗試,稍有不慎就會跌出軌道。
由此導致的成本增加,出口價格的被迫提升,將會導致中國木制品喪失國際競爭力,甚至喪失國際市場,毫無疑問是不小的打擊。但其實只要時刻不忘提升自身實力,同時面向國內市場“出口轉內銷”,未必不能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