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員談判技巧 8條錦囊妙計
時間:2010-03-02 人氣:1093 來源:NET|DXZM 作者:
概述:市面上有關談判技巧或策略的書籍和各種培訓課程不少,但大部分基層銷售人員可能還是需要簡單、易懂、實用的談判方法。本文總結出銷售人員最實用的八條談判技巧,讓你在銷售談判之中游刃有余。 你服務的公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
市面上有關談判技巧或策略的書籍和各種培訓課程不少,但大部分基層銷售人員可能還是需要簡單、易懂、實用的談判方法。本文總結出銷售人員最實用的八條談判技巧,讓你在銷售談判之中游刃有余。
你服務的公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利潤:1)銷售人員賣出更多的產(chǎn)品2)不斷降低產(chǎn)品制造成本和其它營運成本包括營銷成本3)以出色的談判技巧使同樣產(chǎn)品賣出更高的價格。很明顯相比第一第二點而言成功的談判是提高公司利潤更為便捷的方法,但很遺憾,我觀察到的大部分企業(yè)和銷售人員似乎對每年的銷售增長率或擴大市場份額有興趣,而銷售人員由于缺乏談判技巧的培訓,也無法識別客戶使用的“談判手段和詭計”,往往在涉及價格等的談判中敗下陣來。
其實市面上有關談判技巧或策略的書籍和各種培訓課程真是不少,有講“談判如何開局、談判中期策略和最終成交的后期策略”,也有教你“如何根據(jù)買主的性格特點,以不同的談判策略來適應他們”云云,但大部分基層銷售人員可能還是需要簡單、易懂、實用的談判方法。以下是我在為銷售人員進行談判技巧的培訓時,總結出銷售人員最應學的八條談判技巧。
其實這些談判技巧都是很基本的。
第一:了解你的談判對手。
了解你的談判對手愈多,在談判中你獲勝的機會愈大。道理也許很簡單,但如何獲取你想要的對手信息呢?其實銷售員通過與客戶交談和提問中,就可以搜集到許多有用的信息。
1)你在哪里問?
如果你在買主公司的辦公室里提問,那是你最不可能得到信息的地方。如果你能請買主出去吃飯喝茶,或者打高爾夫球,他會告訴你許多在辦公室里不愿告訴給你的信息。
2)誰會告訴你 ?
除了直接問買主問題以外,你也許可以接觸買主公司內(nèi)職位低的職員;還可以通過你的同行那些已經(jīng)同他們做過生意的人。也許你會說,誰會告訴你真相,但試一下不會對你有任何傷害吧?
3)客戶不愿意回答,如何問?
不要怕問問題,即使你認為他不會回答,即使你認為已經(jīng)知道答案,也要問,因為事情往往超出你的想象。還是那句話只要對方?jīng)]有不高興,問問有何妨。
第二:開價一定要高于實價
也許你認為這個問題很初級,但真的有許多銷售人員是怕報高價的,他們害怕在首輪談判中就被淘汰出局而永遠失去機會,如果你對報高價心存恐懼,那讀讀以下的理由:
1)留有一定的談判空間。你可以降價,但不能漲價。
2)你可能僥幸得到這個價格(在資訊發(fā)達社會可能性愈來愈小,但試試又何妨)
3)這將提高你產(chǎn)品或服務的價值(尤其是對不專業(yè)的客戶)
除非你很了解你的談判對手,在無法了解你的談判對手更多的情況下,開價高一定是最安全的選擇。
第三:永遠不要接受對方第一次開價或還價
理由1)請重溫本文的銷售技巧第二條。
理由2)輕易接受買主的還價導致他產(chǎn)生如下疑惑:“是不是還沒有到價格底線啊”
相信這樣的場景已經(jīng)重復了太多次 “一個跟了幾個月的大訂單客戶突然打電話給你,約你馬上到公司洽談合同事宜,你激動萬分地來到對方辦公大樓,賣主對你說 :有三家供應商參加競爭,其實我們也沒有時間跟你們談判價格,今天董事會就要做決定,若你方能接受在A方報價的基礎上降低5%,合同就是你的了,請你馬上決定。銷售人員求勝心切,接受對方的條件,但事情并沒有朝銷售人員想象的方向發(fā)展,賣主似乎把簽合同的事情給忘了?!?nbsp;
不接受第一次出價的最好策略是用虛設上級領導做掩護?!盁o論買家還價是多少,我都不能接受,我得跟領導請示一下?!?nbsp;
第四:除非交換決不讓步
一些心虛的銷售人員常犯這樣的錯誤:為向客戶表示友好,還沒等對方開口,就迫不及待的把價格降下來了。
任何時候不主動讓步。
即使對方要求小的讓步,你也應該索要一些交換條件。
理由1)你可能得到回報。
理由2)可以阻止對方無休止的要求。
第五:讓步技巧
1)不做均等的讓步(心理暗示買主讓步可能無休無止)
2)不要做最后一個大的讓步(買主認為:你不誠意)
3)不要因為買主要求你給出最后的實價你就一下子讓到談判底限。(“是不是還沒有到的價格底線啊”)
4)正確的讓步方法:逐漸縮小讓步幅度,暗示你已經(jīng)竭盡全力。
第六:虛設上級領導
銷售員對銷售經(jīng)理說:“請給我更大的價格權限,我絕對可以做筆好的生意。”
買主面帶微笑對你說:“我猜你就是有權最終決定這個價格的人,不是嗎?”你還洋洋得意。
把自己當作決策者的銷售人員等于把自己置于不利地位。
聰明的談判者不讓步又給自己留余地,將苛刻的要求推給虛設領導以獲取回旋余地。
不要讓買家知道你要讓領導做最后決定(誰會浪費時間跟你談)
你的領導應該是一個模糊的實體,而不是一個具體的個人。(避免買家跳過你找你的領導)
第七:聲東擊西
在談判之前,先列出一長串的要求給對方,如:價格/付款條件/定單最低量/到貨時間/包裝等,而且仿佛你非常在意這些問題與要求,堅持你要堅持的條件,僅對無關緊要的條件做讓步,使對方增加滿足感。
第八:反悔策略
你給客戶的最終報價已是你的底線了,可買主還在對你軟磨硬泡要求再降2個點。第二天你的上司帶著你來到買主的辦公室,對買主講:“非常對不起,我們的銷售員沒有經(jīng)驗,先前的報價算錯了,由于運輸費用沒有記入,正常的報價應當還要提高3個點。買主暴跳如雷,大罵你們不講信譽,不過最終生意還是成了,以先前的最終報價成交。提高3個點當然是不可能的,但買主也不再提降2個點了。
反悔是種賭博,只有當買主對你軟磨硬泡的時候使用。
你服務的公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利潤:1)銷售人員賣出更多的產(chǎn)品2)不斷降低產(chǎn)品制造成本和其它營運成本包括營銷成本3)以出色的談判技巧使同樣產(chǎn)品賣出更高的價格。很明顯相比第一第二點而言成功的談判是提高公司利潤更為便捷的方法,但很遺憾,我觀察到的大部分企業(yè)和銷售人員似乎對每年的銷售增長率或擴大市場份額有興趣,而銷售人員由于缺乏談判技巧的培訓,也無法識別客戶使用的“談判手段和詭計”,往往在涉及價格等的談判中敗下陣來。
其實市面上有關談判技巧或策略的書籍和各種培訓課程真是不少,有講“談判如何開局、談判中期策略和最終成交的后期策略”,也有教你“如何根據(jù)買主的性格特點,以不同的談判策略來適應他們”云云,但大部分基層銷售人員可能還是需要簡單、易懂、實用的談判方法。以下是我在為銷售人員進行談判技巧的培訓時,總結出銷售人員最應學的八條談判技巧。
其實這些談判技巧都是很基本的。
第一:了解你的談判對手。
了解你的談判對手愈多,在談判中你獲勝的機會愈大。道理也許很簡單,但如何獲取你想要的對手信息呢?其實銷售員通過與客戶交談和提問中,就可以搜集到許多有用的信息。
1)你在哪里問?
如果你在買主公司的辦公室里提問,那是你最不可能得到信息的地方。如果你能請買主出去吃飯喝茶,或者打高爾夫球,他會告訴你許多在辦公室里不愿告訴給你的信息。
2)誰會告訴你 ?
除了直接問買主問題以外,你也許可以接觸買主公司內(nèi)職位低的職員;還可以通過你的同行那些已經(jīng)同他們做過生意的人。也許你會說,誰會告訴你真相,但試一下不會對你有任何傷害吧?
3)客戶不愿意回答,如何問?
不要怕問問題,即使你認為他不會回答,即使你認為已經(jīng)知道答案,也要問,因為事情往往超出你的想象。還是那句話只要對方?jīng)]有不高興,問問有何妨。
第二:開價一定要高于實價
也許你認為這個問題很初級,但真的有許多銷售人員是怕報高價的,他們害怕在首輪談判中就被淘汰出局而永遠失去機會,如果你對報高價心存恐懼,那讀讀以下的理由:
1)留有一定的談判空間。你可以降價,但不能漲價。
2)你可能僥幸得到這個價格(在資訊發(fā)達社會可能性愈來愈小,但試試又何妨)
3)這將提高你產(chǎn)品或服務的價值(尤其是對不專業(yè)的客戶)
除非你很了解你的談判對手,在無法了解你的談判對手更多的情況下,開價高一定是最安全的選擇。
第三:永遠不要接受對方第一次開價或還價
理由1)請重溫本文的銷售技巧第二條。
理由2)輕易接受買主的還價導致他產(chǎn)生如下疑惑:“是不是還沒有到價格底線啊”
相信這樣的場景已經(jīng)重復了太多次 “一個跟了幾個月的大訂單客戶突然打電話給你,約你馬上到公司洽談合同事宜,你激動萬分地來到對方辦公大樓,賣主對你說 :有三家供應商參加競爭,其實我們也沒有時間跟你們談判價格,今天董事會就要做決定,若你方能接受在A方報價的基礎上降低5%,合同就是你的了,請你馬上決定。銷售人員求勝心切,接受對方的條件,但事情并沒有朝銷售人員想象的方向發(fā)展,賣主似乎把簽合同的事情給忘了?!?nbsp;
不接受第一次出價的最好策略是用虛設上級領導做掩護?!盁o論買家還價是多少,我都不能接受,我得跟領導請示一下?!?nbsp;
第四:除非交換決不讓步
一些心虛的銷售人員常犯這樣的錯誤:為向客戶表示友好,還沒等對方開口,就迫不及待的把價格降下來了。
任何時候不主動讓步。
即使對方要求小的讓步,你也應該索要一些交換條件。
理由1)你可能得到回報。
理由2)可以阻止對方無休止的要求。
第五:讓步技巧
1)不做均等的讓步(心理暗示買主讓步可能無休無止)
2)不要做最后一個大的讓步(買主認為:你不誠意)
3)不要因為買主要求你給出最后的實價你就一下子讓到談判底限。(“是不是還沒有到的價格底線啊”)
4)正確的讓步方法:逐漸縮小讓步幅度,暗示你已經(jīng)竭盡全力。
第六:虛設上級領導
銷售員對銷售經(jīng)理說:“請給我更大的價格權限,我絕對可以做筆好的生意。”
買主面帶微笑對你說:“我猜你就是有權最終決定這個價格的人,不是嗎?”你還洋洋得意。
把自己當作決策者的銷售人員等于把自己置于不利地位。
聰明的談判者不讓步又給自己留余地,將苛刻的要求推給虛設領導以獲取回旋余地。
不要讓買家知道你要讓領導做最后決定(誰會浪費時間跟你談)
你的領導應該是一個模糊的實體,而不是一個具體的個人。(避免買家跳過你找你的領導)
第七:聲東擊西
在談判之前,先列出一長串的要求給對方,如:價格/付款條件/定單最低量/到貨時間/包裝等,而且仿佛你非常在意這些問題與要求,堅持你要堅持的條件,僅對無關緊要的條件做讓步,使對方增加滿足感。
第八:反悔策略
你給客戶的最終報價已是你的底線了,可買主還在對你軟磨硬泡要求再降2個點。第二天你的上司帶著你來到買主的辦公室,對買主講:“非常對不起,我們的銷售員沒有經(jīng)驗,先前的報價算錯了,由于運輸費用沒有記入,正常的報價應當還要提高3個點。買主暴跳如雷,大罵你們不講信譽,不過最終生意還是成了,以先前的最終報價成交。提高3個點當然是不可能的,但買主也不再提降2個點了。
反悔是種賭博,只有當買主對你軟磨硬泡的時候使用。
(聲明:凡轉載文章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上一條:為什么銷售拜訪沒有效果
銷售拜訪花費我們很多的準備時間和路程時間,然而,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銷售拜訪是無效的。就像小張一樣,長途跋涉去做銷售拜訪,卻幫助客戶做出了購買競爭產(chǎn)品的決定。如果想讓銷售拜訪有效,需要對拜訪進行規(guī)劃,使自己能有效地控制拜訪過程。
銷售代表小張獲得了一個客戶的約見,于是興沖沖地帶上資料,花了將近一小時車程來到客戶的辦公室進行銷售拜訪,結果,進行了不到10分鐘,客戶就客氣地說:“謝謝你的來訪,我們研究一下,然后通知你?!眱商旌螅堅俅螂娫捊o客戶,了解結果,被告知客戶已經(jīng)選擇了其他供應商。小張大惑不解,不知道辛辛苦苦的銷售拜訪為什么獲得這樣的結果。其實,客戶的決策很有道理。在見小張之前,客戶已經(jīng)見了另一個供應商,并且比較滿意,他見小張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看看是否能有更便宜的價格。小張沒有讓客戶覺得他的產(chǎn)品比競爭對手的更好,并且還報了較高的價格,從而讓客戶堅定了選擇前一個供應商的信心。因此,在這次銷售拜訪后,客戶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在我們的培訓和咨詢實踐中,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無效的銷售拜訪。這些拜訪之所以無效,是因為銷售代表在拜訪前沒有對拜訪進行規(guī)劃,他們不能控制拜訪過程,而是被客戶牽著鼻子走,這樣的銷售拜訪很難對客戶產(chǎn)生影響。
銷售代表小張獲得了一個客戶的約見,于是興沖沖地帶上資料,花了將近一小時車程來到客戶的辦公室進行銷售拜訪,結果,進行了不到10分鐘,客戶就客氣地說:“謝謝你的來訪,我們研究一下,然后通知你?!眱商旌螅堅俅螂娫捊o客戶,了解結果,被告知客戶已經(jīng)選擇了其他供應商。小張大惑不解,不知道辛辛苦苦的銷售拜訪為什么獲得這樣的結果。其實,客戶的決策很有道理。在見小張之前,客戶已經(jīng)見了另一個供應商,并且比較滿意,他見小張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看看是否能有更便宜的價格。小張沒有讓客戶覺得他的產(chǎn)品比競爭對手的更好,并且還報了較高的價格,從而讓客戶堅定了選擇前一個供應商的信心。因此,在這次銷售拜訪后,客戶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在我們的培訓和咨詢實踐中,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無效的銷售拜訪。這些拜訪之所以無效,是因為銷售代表在拜訪前沒有對拜訪進行規(guī)劃,他們不能控制拜訪過程,而是被客戶牽著鼻子走,這樣的銷售拜訪很難對客戶產(chǎn)生影響。
閱讀全文
開春了,裝修新房的家庭多了起來,裝飾材料和家具行業(yè)的銷售也隨之漸入佳境。為避免消費糾紛,使消費者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古塔工商分局12315中心根據(jù)這幾年的投訴分析,發(fā)布如下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
警示一: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為了留住顧客,一些家具銷售人員在介紹商品時言過其實,一旦消費者把商品買回家發(fā)現(xiàn)與承諾不符,銷售人員就會翻臉不認賬,消費者無憑無據(jù),有苦難言。
警示二:現(xiàn)貨不簽合同。在銷售現(xiàn)貨時不簽合同,只以一紙收據(jù)打發(fā)消費者,使買賣雙方無法在產(chǎn)品質(zhì)量等方面進行約定,以此逃避責任。
警示三:不按規(guī)范填寫合同。盡管有了規(guī)范的合同文本,但一些廠商在填寫合同時避重就輕,對一些重要條款如產(chǎn)品質(zhì)量、環(huán)保標準、違約責任等或不予填寫,或含糊其辭。
據(jù)此,古塔工商分局12315中心提醒:消費者購買家具時要有合同意識,無論現(xiàn)貨還是定制,一定要認真簽訂合同,對產(chǎn)品質(zhì)量、環(huán)保要求、交貨期限、違約責任等重要條款要詳細填寫,不要聽信商家一時的口頭承諾,合同簽訂后還要加蓋合同認證章。
警示一: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為了留住顧客,一些家具銷售人員在介紹商品時言過其實,一旦消費者把商品買回家發(fā)現(xiàn)與承諾不符,銷售人員就會翻臉不認賬,消費者無憑無據(jù),有苦難言。
警示二:現(xiàn)貨不簽合同。在銷售現(xiàn)貨時不簽合同,只以一紙收據(jù)打發(fā)消費者,使買賣雙方無法在產(chǎn)品質(zhì)量等方面進行約定,以此逃避責任。
警示三:不按規(guī)范填寫合同。盡管有了規(guī)范的合同文本,但一些廠商在填寫合同時避重就輕,對一些重要條款如產(chǎn)品質(zhì)量、環(huán)保標準、違約責任等或不予填寫,或含糊其辭。
據(jù)此,古塔工商分局12315中心提醒:消費者購買家具時要有合同意識,無論現(xiàn)貨還是定制,一定要認真簽訂合同,對產(chǎn)品質(zhì)量、環(huán)保要求、交貨期限、違約責任等重要條款要詳細填寫,不要聽信商家一時的口頭承諾,合同簽訂后還要加蓋合同認證章。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