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紫檀出貨不佳南美鐵木豆量價齊跌\巴新政府提高原木出口稅率遭到質疑
原木市場:檀香紫檀出貨不佳,張家港所羅門材庫存增加;刺猬紫檀供需平衡,染料紫檀價格下跌;南美鐵木豆量價齊跌,瓦泰豆平穩(wěn);俄羅斯材陸運口岸價格總體下跌。
1、東南亞原木市場:本周紅木原材市場淡季特征明顯,各類紅木原材市場銷量均處于低位,并且價格方面也有太大動靜。高端材種檀香紫檀由于家具、工藝品市場需求不佳,近期市場表現也較差,部分規(guī)格價格還出現下滑跡象。目前福建仙游檀香紫檀287公斤級報47.2-63萬元/噸,40公斤級報90-100萬元/噸,根雕料報27-47萬元/噸。
而其他材種本周量價走穩(wěn),目前深圳觀瀾大果紫檀直徑30-40cm、長2-2.5m、精枋報24000-27000元/噸,直徑40-70cm、長2-2.5m、圓木報2.6-3.0萬/噸。鳥足紫檀直徑30-40cm、精枋報2.0-2.3萬元/噸,直徑40-70cm、精枋報2.3-2.8萬元/噸。越柬紫檀直徑30-40cm、長2-2.5m報1.4-1.5萬元/噸,直徑40-70cm報2.2-2.8萬元/噸。與上周持平。
而東南亞其他材種方面,在傳統(tǒng)淡季影響下,出貨量明顯下滑,現貨庫存有增加趨勢,截止6月30日,張家港巴新材庫存為5.61萬立方米,較上周增加0.78萬立方米;所羅門庫存為16.85萬立方米,較上周增加0.8萬立方米。
2、非洲原木市場:眾所關注的刺猬紫檀近期市場有所起色,成交量較上周有所好轉,這與塞拉利昂開關放慢有很大關系。據記者調查了解,原本計劃六月底開關的塞拉利昂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動靜,拖慢的開關行程也意味著新貨入市期限將延后?!暗炔患啊睆S家們只好下手拿貨,目前尼日利亞、岡比亞陸續(xù)有新貨入市,市場供需平衡。而價格方面,各產地刺猬紫檀價格區(qū)間拉大,以產地尼日利亞的為例,目前市場價格報4500-6800元/噸。商家們表示,這主要跟裝柜貨物的質量有關。
另外,據記者調查了解,雖然刺猬紫檀市場人氣回落,與之材質相近的安哥拉紫檀(俗稱紅高棉)、小巴花(學名鞘籽古夷蘇木)等市場也有回調跡象。目前廣東市場紅高棉報4500-4800元/噸,小巴花價格報4700-4800元/噸。
染料紫檀(俗稱血檀)在需求下滑新貨涌進的沖擊下,市場價格出現下滑。目前張家港染料紫檀直徑20-30左右報1.1-1.3萬元/噸,下跌了1000-2000元/噸。而挑選價(工藝品料)價格則繼續(xù)在高位運行,市場需求較為強烈。
產地消息,由于中國對西非原木的需求放緩,近期西非地區(qū)原木價格持續(xù)走穩(wěn),6月上旬,非洲當地沙比利原木(LM)報價FOB290歐元/立方米,紅花梨(LM)報價FOB300歐元/立方米。而在南非市場方面,由于房地產市場的低迷,馬來西亞木材柳桉在當地的銷售一直很緩慢,加上部分消費者選擇了具有競爭力的鋁作為木材替代品,市場就更減少了對木材窗戶的需求。此外,由于柳桉價格較高,且交貨時間長,奧古曼在南非市場潛在競爭力非常大。而安哥拉紫檀供應仍然緊張,不少南非家具制造商已經也在購買替代品,如非洲桃花芯木。
3、南美原木市場:據記者調查了解,傳統(tǒng)淡季對于南美原木市場影響正在不斷擴大。南美家具材主力:南美鐵木豆近期也面臨嚴重縮量行情,市場成交不斷下滑,并且在價格方面也出現回落。目前廣東南美鐵木豆價格報3200-3400元/立方米,下滑200-300元/立方米。市場人士表示,國內市場疲弱行情已經影響了木材商補倉的積極性,近期進入國內市場南美鐵木豆整體貨源也有所減少。
紅檀香方面雖然近期在傳統(tǒng)淡季的影響市場銷量有所回落,但與其他材料相比,其市場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市場潛力。目前廣東市場紅檀香產地哥倫比亞的方材報6500-6800元/噸,產地巴拿馬報4700-4800元/噸,平穩(wěn)。
瓦泰豆(俗稱南美菠蘿格)、孿葉蘇木(俗稱賈托巴)市場供需穩(wěn)定。目前廣東市場瓦泰豆直徑70-90cm報2600-2800元/立方米,孿葉蘇木報3100-3200元/立方米,平穩(wěn)。
4、東北原木市場: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7年6月份,俄羅斯木材在陸運口岸的整體行情較上月有所下滑,尤其是在價格方面,據監(jiān)測數據顯示,綏芬河、滿洲里、二連浩特三大口岸6月份總體價格較上月呈現下滑趨勢。截止6月29日,二連浩特白松直徑25cm、長6m報1090-1120元/立方米,滿洲里880-920元/立方米,綏芬河900-1030元/立方米。樟子松直徑40cm、長6m二連浩特1230-1400元/立方米,滿洲里1140-1200元/立方米,綏芬河1100-1250元/立方米。落葉松直徑40cm、長6m二連浩特1250-1330元/立方米,滿洲里1070-1120元/立方米,綏芬河1020-1050元/立方米。
而在到貨量方面,6月份滿洲里口岸原木到貨量為3866車,二連浩特289車,綏芬河5279車。較上月有所增加。
《國民報》11月18日報道,巴新森林產業(yè)協(xié)會主席唐尼就巴新政府計劃明年起將原木出口稅率提高50%的做法提出質疑。
唐尼表示,當前原木出口需求低迷,價格較低。而且,國際市場分析師預測原木市場在2018-19年之前,將持續(xù)低迷。他認為,此時加稅將對整個產業(yè)帶來消極影響,并且部分相關企業(yè)已計劃自明年1月1日起大幅縮減生產規(guī)模和裁員。
他還批駁了政府認為增加出口稅率有利于下游加工業(yè)發(fā)展的言論,認為出口稅率提高帶來的原木產業(yè)縮減,將對下游加工業(yè)產生不良影響。
(來源:駐巴布亞新幾內亞經商參處)
問:何為檀香木的變種?
答:“檀香紫檀的變種”其感官特征與明清時期家具所用的檀香紫檀木區(qū)別是十分明顯的:
A.從原木的表面看,殘留的邊材、心材的顏色與明清時期家具所用的檀香紫檀沒有區(qū)別。
B.從端面看區(qū)別十分明顯:
a)您所言之“檀香紫檀”紫紅色與杏黃色交替或多數為杏黃色,而明清時期家具所使用的檀香紫檀通體為深紫紅色、紫黑色。
b)前者幾乎為實心,極少有空洞,心腐現象嚴重且呈淺黃色而不通透。后者有“十檀九空”之謂。
c)剖面:前者不管是徑切面還是弦切面,均呈不規(guī)則杏黃色條紋或大面積杏黃色,手指可劃出印跡。而后者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d)比重:前者少部分氣干密度大于1.0g/cm3,多數小于1,置于水中半沉半浮或漂于水面。而真正的檀香紫檀一般均沉于水,故古籍有“沉檀”之稱。
e)所謂的“檀香紫檀的變種”手感發(fā)澀,發(fā)糙,少有濕潤清涼之感。
紅木知識知多少?
按照《紅木》國家標準,如果檀香紫檀的氣干密度小于1.0g/cm3不應稱“紫檀木”。據印度及緬甸從事紫檀木貿易的商人稱,這種端頭發(fā)黃或紫黃相間的紫檀木,確為檀香紫檀的人工林,且多植于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區(qū),種植面積也十分廣泛,生產地從印度的東北至南部地區(qū),緬甸中西部地區(qū)均有分布。有人將這種新出現的紫檀木稱之為“紫檀人工林”。
目前國內一些商人用此種木材大量替代好的紫檀木,工藝上通過化學藥劑浸泡、變色處理,杏黃色部分用“硬化劑”,人工處理特別是通過做舊處理后是十分難以辨識的。從理論上講,我們還不能認為此種紫檀木不是紫檀木,但是否是“檀香紫檀的變種”,有待植物分類學家或樹木分類學家的進一步分析研究。從明清家具研究或收藏的角度看,此種所謂的“檀香紫檀的變種”或“紫檀人工林”確實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紫檀木即檀香紫檀的差別是十分明顯的,二者絕不能同日而語。
2015年4月,主營歐洲云杉和加松板材的上海珍林貿易和木業(yè)信息網達成了新一年的深度戰(zhàn)略合作,在木業(yè)信息網首頁進行了全年的廣告投放以及第三年的VIP會員。
圖:上海珍林貿易:歐洲白云杉板材、方材
上海珍林貿易有限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公司為一主雙旗企業(yè)。主營批發(fā)進出口木材貿易。下屬建木材部,在上海寶山、閔行和江蘇太倉建立有物流配送基地。下屬建木材部,在上海寶山、閔行和江蘇太倉建立有物流配送基地。建木材部主要是向家具生產、建筑工程、機械包裝、裝飾裝修等企業(yè)供應木材原料,長期進口SPF板材.北歐云杉板材.加松板材等,長年有現貨供應國內市場。木業(yè)信息網,助每一位合作伙伴在各自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以下是全球檀香主要產地分布:
一、印度
印度至今仍是檀香的主要生產國,木材和精油的產量在國際上均占首位,質量也最好?,F有檀香林集中于卡納塔克邦和泰米爾納德邦、古吉拉特邦。檀香及其加工產品是印度主要經濟收來源之一,因此深受政府重視。早在1792年,TippuSultan王朝就將檀香列為“皇家樹”,由皇室專有?,F在的國家森林法也明確規(guī)定:任何地方(包括私人土地)的檀香樹均為國有,其采伐、銷售均由政府掌握。私人土地上生有的檀香樹應加以保護并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每5年登記一次,采伐后,土地的主人可得總收入的75%。如盜伐、走私檀香木,可判處7年以下徒刑和罰款1470美元。
1930-1950年間,印度每年生產檀香心材約4000t,近年由于過度砍伐和檀香植物病害的影響,產量已下降至每年約2000t,其中絕大部分出售給全球各大香水制造商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印度已禁止直接出口檀香木,只出口經過深加工的產品。
二、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僅有檀香一種,原產地為東、西努沙登加省(包括松巴哇島、佛羅勒斯島、阿洛島、韋塔島、帝汶島、松巴島、羅地島和薩武島),但現在的商品材主要來自帝汶在二次大戰(zhàn)前每年出口檀香木80-150t,如1938年產量為150t,其中3t出口新加坡,12t出口荷蘭,其余均運往中國香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產量激增,1967年產量為1267t,至1968年增至1581t,此后產量又急劇下降,1976-1988年間,年產量大致保持在400-800t之間。
檀香的采伐由印度尼西亞政府控制,規(guī)定心材直徑達10cm,連材厚度超過25cm的植物方能砍伐。檀香產品為當地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產值占出口總收入的50%。
三、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共共有檀香屬植物5種,但真正進入商品大規(guī)模開發(fā)的只有兩種,即大果澳洲檀香和大花澳洲檀香。
澳大利亞檀香的開發(fā)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可稱為向海外發(fā)展時期。早在18世紀初澳大利亞淪為英國領地不久,悉尼商人即尋求商品與中國交換茶葉、絲綢,而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商品則是皮毛和檀香木。但悉尼附近無檀香生長,昆士蘭州雖有檀香分布,但因地區(qū)偏遠,無法深入采伐。當時悉尼商人所有的檀香木都是通過海豹獵鯨隊從太平洋島嶼,特別是斐濟而來的。因此,最早由澳大利亞輸入我國的檀香應是斐濟檀香。據記載,1805年4月,商人SimenLord將第一船檀香木運抵悉尼,至1808年他共獲利30000英鎊,而當時澳大利亞總督的年薪僅500英鎊。由于斐濟及鄰近島嶼的檀香資源有限,他們不得不向更遠的水域和一些當時地圖上尚無標志的荒島搜求,冒險性增大,成本增設,利潤減少,至1860年左右,以悉尼為基地的檀香業(yè)已一蹶不振。第二階段可稱為澳大利亞本土開發(fā)階段。1844-1929年,澳大利亞西部是檀香的主要出產地,木材主要銷給上海和新加坡的中國商人。此一階段又可分為三個不同時期。1844-1880年是開發(fā)的初期,與當時牧場地和小麥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展有密切聯(lián)系。1830-1840年為在Swan河流域開辟農田、草場引入了一批中國和印度移民,可能是這些移民在這一地區(qū)首先發(fā)現了這種有價值的木材,并很快得到政府的重視,同意運送一船木材到孟買,試探行情。1845年初該船返回,帶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每噸檀香木在孟買和毛里求斯售價10英鎊,如直接運至廣州,每噸售價高達20-30英鎊。澳大利亞西部出產的大果澳洲檀香雖然含油量低,品質不如帝汶和印度檀香,條形小,也不適用于雕刻,但香氣甚佳,適合打粉制作線香,且樹頭、樹根均能用,中國需求量很大,致使從此以后采伐檀香不用刀、鋸,而是用畜力或機械連根拔起,造成檀香木的產量迅速減少,總產值僅略低于當地主要經濟支柱羊毛的產值。但好景不長,由于無計劃地采伐和傾銷,木材在中國市場滯銷,價格下降,同時由于采伐地愈來愈遠,運輸困難,成本不斷增高,以至無利可圖。1849年基本停止采伐,直至1857年才逐漸恢復生產。
1880-1918年此一段時期檀香的開發(fā)又與澳大利亞西部的淘金熱有密切關系。1880年澳洲西部發(fā)現金礦,淘金者蜂擁而至,5年間西部人口增加了46%。當淘金夢破滅時,采伐檀香自然成了部分人的財路,由此也導致了1896-1911年的采伐高潮,年產量最高時達到9000t。
1913年Braddok在Perth附近建立了第一間檀香油蒸餾廠,至1917年已向英國出口精油約1.4t。這種由大果澳洲檀香提取的精油---西澳洲油,經英國藥物協(xié)會證明對治療淋病有效,被載入英國藥典,同時還用做防腐劑和香料工業(yè)的定香劑,因此市場需求不斷擴大。1916年澳大利亞生產的檀香精油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五分之四。
1890年左右,昆士蘭也開始開發(fā)檀香,通過中國商人出口。與西部不同,這里的種類是厚大花澳洲檀香。當時產量甚少,每年不超過100t,但預示著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的到來。1918-1929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經濟復蘇,檀香的價格也明顯上升。戰(zhàn)前每噸檀香木在中國的平均售價為10-13英鎊,而1920年在馬尼拉、新加坡、孟買的價格每噸可達36英鎊甚至更高。僅1920年澳大利亞西部就出口了檀香木14355t,創(chuàng)歷史最高記錄。1929年后,由于中國國內戰(zhàn)爭的影響,澳大利亞產量明顯下降,至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時,出口全部中斷。
過量的開采也使有關部門注意到須對資源加以控制和保護。1923年澳大利亞政府做出了以下規(guī)定:
(1)、每年的采伐量由議會討論決定,最多不得超過6000t;
(2)、出口商應持有出口許可證;
(3)、每噸檀香木征收稅款9英鎊;
(4)、設立護林員,禁止非法砍伐,協(xié)助開展造林工程。
1929年又通過立法規(guī)定,所有在私人土地上采伐的檀香必須事先經過護林人員的檢查并做出標記,每噸木材收費1英鎊。
1945-1971年此一段時期檀香油工業(yè)化,用于蒸油的木材約占木材總產量的10%-20%。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生產精油和出口木材均能獲得豐厚利潤。但隨著檀香木在國際市場價格不斷提高,1t木材售給精油廠將木材收購價提高到每噸78-98澳元,但仍無法獲得足夠原料,1971年后基本停止生產。
1971年以后,木材均全部出口,至1989年,年產量已接近1000t。價格自20世紀70年代初每噸636澳元增至5857澳元,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增幅仍然可觀。20世紀80-90年代以來由于印度禁止檀香木出口,澳大利亞成了檀香的主要出口國,特別是提供制作線香的木材占了國際市場的94%。以1989年為例,從檀香出口總產值11480875澳元中政府通過稅收、管理費,紅利等項,凈收達6691384澳元,無怪檀香在當地被稱作“搖錢樹。
四、巴布亞新幾內亞
巴布亞新幾內亞僅有巴布亞檀香一種,據JohnH.Paul(1990)報道,1891-1965年共出口檀香木8615t,其中有150t均由莫爾茲比港運往新加坡和中國。
巴布亞檀香的質量稍次于澳洲檀香,其精油含量約為4%-5%,因而木材價格也稍低。巴布亞新幾內亞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每年有大量木材出口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檀香木僅占極小比例,對檀香木的生產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五、瓦努阿圖
瓦努阿圖所產檀香為新喀里多尼亞檀香,分布于圣埃斯皮里圖、馬勒庫拉、埃法特、埃羅芒加、塔納、阿尼提厄姆、阿尼瓦、圖富納等8個島上。傳教士PeterDillon1825年開始由埃羅芒加第一次向中國出口檀香木,至1850年左右,檀香已越來越少。在阿尼提厄姆島,每年平均有40艘船來載運檀香,至19世紀后期,島上檀香樹已絕跡,埃法特島上也砍伐殆盡,僅在埃羅芒加島偏遠處還有一定數量。但1853年又在圣埃斯皮里圖島發(fā)現了檀香,采伐還持續(xù)了近20年,到1865年檀香木的貿易已基本中斷,20世紀70-80年代僅有少量木材出口。
在近40年的開采過程中,檀香木的總產量無完整統(tǒng)計,但估計數量不小。因為有些島上檀香資源十分豐富,如埃羅芒中島,雖經數十年掠奪性的采伐,又沒有任何保育措施,但至今島上沿有一定數量的檀香。
六、斐濟
斐濟檀香僅產于斐濟和湯加,其質量可與印度檀香媲美。斐濟檀香的開發(fā)始于1800-1805年間,當時西方國家,特別是以澳大利亞為基地的探險隊、獵鯨船蜂擁而至,大量檀香木等珍貴物品運至中國牟取暴利。
但這種掠奪性的采伐只延續(xù)了約10年,至1815年左右,斐濟檀香已很稀少。1984年后恢復有少量生產。1989-1990年的產量約250t,主要出口到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達到采伐年齡的樹木已不可多得了。
七、湯加
湯加原產檀香木,也將斐濟所產的檀香種苗帶回湯加種植。
據報道1989-1990年約有40t檀香木出口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臺灣。
八、法屬波利尼西亞
塔希提檀香廣布于社會群島和馬克薩斯群島。1811-1920年間西方商人來此大量采伐,資源幾乎枯竭,此后很少有檀香木出口。
九、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有檀香屬植物4種,木材均具芳香。自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夏威夷檀香大量輸入中國,因此獲得“檀香山”稱號。為了獲得檀香,外國商人不惜去貸款給當地酋長購買船只和其他奢侈品,當他們無法近期還款時,則不擇手段,甚至運用炮艦迫使他們用檀香償還貸款。酋長則用征收人頭稅的方式驅使大量群眾上山砍伐檀香。由于環(huán)境惡劣,工作量大而食物不足,死傷甚眾,更由于耽誤了生產季節(jié),糧食搶收,造成嚴重饑荒,人們只得靠野菜樹皮度日。連一位西文學者都指出:每一段檀香都沾有人民的鮮血。無怪檀香一度被夏威夷人民視為災難,為了子孫后代不再受折磨,他們見到檀香幼苗立即拔除,再加上過量的砍伐,據估計,當時島上90%的檀香已遭破壞。到1840年檀香的出口已基本停止,1988年才恢復少量生產。此一年約有300t檀香木出口到中國香港,其中主要是濱海夏威夷檀香。
十、胡安.費爾擊德斯島
此島屬智利,在太平洋東部,距南美洲大陸僅670km。智利檀香(S.fernandezianum)為此島特有種。據文獻記載,1835-1872年間曾進行過商業(yè)性的采伐,到1908年島上只剩下惟一一株檀香。
另,在非洲肯尼亞地區(qū)也有一定數量的檀香出產,由于無序開采現肯政府已經設立法律保護。
9月17日,太倉市木材及木制品流通協(xié)會2015年半年度大會在港口順利舉行。會議由協(xié)會會長、太倉國際集裝箱碼頭史建總經理主持,我局肖力調研員、動植檢科負責人,進口木材貨主、碼頭公司、木材加工廠商以及開證公司、報檢報關代理公司、銀行等單位的12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我局口岸檢疫實驗室負責人做了題為《進境木材檢疫商機、成本與企業(yè)家責任》的報告,從木材檢疫角度對木材行業(yè)做出導向性幫助,引導貨主明白如何避免木材檢疫費用的支出從而降低木材成本,并呼吁貨主認真配合木材檢疫工作,維護國家生態(tài)安全是共同責任;隨后,我局植檢專家黃衛(wèi)國做了題為《認真檢驗監(jiān)管、力促對外維權、維護公平貿易、構建雙贏格局》的報告,從木材檢驗角度引導貨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重點介紹了木材復驗及索賠談判,為貨主挽回損失。會上,我局還列舉了各國木材發(fā)貨商的信譽排行,為貨主提供全面信息數據。
會議最后,協(xié)會會長史健講話,他指出,1-8月,578.84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他表示碼頭公司將會繼續(xù)提供優(yōu)惠政策和貨主們共同面對。同時,他希望各方代表能積極應對大環(huán)境下木材行業(yè)低迷行情,只有齊心協(xié)力共同維護良性競爭環(huán)境,堅持檢驗檢疫原則,木材行業(yè)才能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為太倉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