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天堂网www天堂在线资源库,色欲天天天综合网,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市場觀察:中高檔紅木原材市場維穩(wěn)\泛家居零售|直營式微加盟或可破局?
詳細內容

市場觀察:中高檔紅木原材市場維穩(wěn)\泛家居零售|直營式微加盟或可破局?

時間:2020-10-11     人氣:757     來源:     作者:
概述:奧氏黃檀、巴里黃檀、微凹黃檀等中高檔紅木原材因市場形勢的復雜性,目前市場無太大波動。根據中國木材價格指數(shù)網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本周上海市場成交均價為21000-23000元/噸,23500-26000元/噸,墨西哥微凹黃檀4700-48000元/......
奧氏黃檀、巴里黃檀、微凹黃檀等中高檔紅木原材因市場形勢的復雜性,目前市場無太大波動。根據中國木材價格指數(shù)網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本周上海市場成交均價為21000-23000元/噸,23500-26000元/噸,墨西哥微凹黃檀4700-48000元/噸;廣州市場奧氏黃檀主要成交價集中在22000-26000元/噸,巴里黃檀25000-27000元/噸,28000-32000元/噸。
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體系,回歸到零售的本質來看,如何平衡供應鏈能力和門店擴張帶來的流量增長才是對企業(yè)的一大考驗。

名創(chuàng)優(yōu)品在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qū)開設了3600多家門店,NǒME在2年內拓展了400多家門店,加盟體系大行其道。零售門店加盟模式一大爭議之處在于,門店快速擴使得用戶流量和需求快速上漲,倘若供應鏈能力不足便會導致產品質量出現(xiàn)問題。由此引發(fā)的經營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帶來資金鏈危機。

直營體系下的企業(yè)雖然對產品的把控能力更強,但要獲取更多的流量,也需要更強的供應鏈能力滿足用戶的需求。筆者將以國內外典型的泛家居零售企業(yè)為例,來探討直營和加盟體系各自的優(yōu)劣之處,可以從何處破局?

全托管加盟模式:經營風險猶存

在近30年的摸索中,中國的連鎖行業(yè)幾經創(chuàng)新,全托管式加盟成為了現(xiàn)下廣泛流行的加盟模式。名創(chuàng)優(yōu)品和NǒME都是全托管加盟模式的典型案例。全托管加盟模式重構了連鎖產業(yè)鏈的關系,比如名創(chuàng)優(yōu)品與加盟商合作的模式為,加盟商出資,名創(chuàng)優(yōu)品全權管理,其后雙方分賬。但加盟商需要承擔大部分經營風險。

這種加盟模式的優(yōu)勢就是能夠把控產品,同時可以快速擴大規(guī)模,通過規(guī)?;嵘湹淖h價能力。該模式的風險就是,供應鏈能力不足,導致產品質量失控。比如近幾年,名創(chuàng)優(yōu)品在前端擴張的同時,也不時被監(jiān)管查出商品質量不合格。

畢竟線下零售店鋪需要的初始成本高昂,據了解,名創(chuàng)、NǒME的加盟成本都在150萬元以上。為了保證門店擴張速度,品牌商可能會向加盟商提供一些資金支持。根據《南方周末》的報道,曾經在葉國富旗下的P2P金融平臺“分利寶”主要為名創(chuàng)優(yōu)品加盟商提供融資,涉嫌自融、自保。

雖然葉國富已經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執(zhí)行董事,不過名創(chuàng)優(yōu)品的加盟商仍然可以通過該平臺融資。分利寶在為加盟商解決資金問題的同時,借助加盟商的杠桿效應推動名創(chuàng)做快做大。一旦店鋪經營出現(xiàn)問題或倒閉,出借人需要承擔最終的風險,可能會產生資金受損。

企業(yè)要避開風險,就必須顧及品牌持續(xù)的獲客和盈利能力。大部分的加盟商還是追求眼前利益的,或者是近期利益。全托管加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加盟商的決策作用,企業(yè)有更強的把控能力。不過,企業(yè)最終還是要做好門店管理,提高產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走得更長遠。

直營模式下的泛家居零售,優(yōu)勢漸失

在國內有一些生活家居品牌選擇了另一條路徑,也就是直營的模式。三福時尚、自然醒都是在南方深耕十年以上的直營零售企業(yè)。為什么堅持直營,他們給出了一樣的答案。在直營的模式下,公司能夠更大程度上把握產品質量。直營模式也有難以避免的問題:如何創(chuàng)新產品體系?如何獲取更多流量?

三福時尚

三福時尚是一家總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快時尚品牌,目前在全國已經有1000多家門店,主打二三四線城市,以及一線城市郊區(qū)的市場。

為了把控商品質量,三福時尚尚未開放加盟。不過,在名創(chuàng)優(yōu)品、NǒME等連鎖品牌逐步下沉之后,三福時尚面臨SKU同質化的沖擊。

根據筆者探店觀察,三福時尚接近一半左右是售賣服裝,此外還有飾品、家居用品等商品。其中化妝品是采用集采模式,入駐三福的化妝品牌有一葉子、韓后、卡姿蘭等平價化妝品品牌,單品價格在30~400之間。相較之下,名創(chuàng)優(yōu)品的自有品牌化妝品價格大約在10~50元左右。可見,名創(chuàng)優(yōu)品和工廠的合作模式,使其具備更強的議價能力。即便是加盟的模式,仍然可以憑借自身渠道優(yōu)勢售賣更平價的化妝品。

三福其他的品類的產品,并沒有如名創(chuàng)優(yōu)品、NǒME等品牌有突出的風格。筆者看來,三福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原來偏安一隅,在遇到名創(chuàng)、NǒME這些同樣聚焦年輕消費者的品牌時,難免會陷入搶占消費者的狀況。要提高消費者復購率,就需要三福創(chuàng)新品類,提高產品質量,加快SKU迭代及擴充。

自然醒

自然醒同樣以直營的模式拓展到了全國各地。自然醒原本經營折扣店,目前業(yè)務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折扣店,二是生活家居零售店,三是與國外品牌合作推出的旗艦店。

自然醒沒有像其他品牌那樣快速擴張,11年下來,在全國有200家直營門店。自然醒的創(chuàng)始人魏君宜表示,之所以公司沒有選擇加盟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他認為零售的本質是提高供應鏈效率,要盡可能壓縮中間環(huán)節(jié),加盟其實是增加了中間一環(huán),所增加的成本最終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不能長期解決效率問題;另一方面,在品來創(chuàng)新性上,公司需要長時間觀察消費者,理解國民習慣的獨特性,不能通過高效復制來取代。


自然醒嘗試走一條類似于WilliamsSonoma和NITORI的路線,在供應鏈端通過把控原材料的采購、制造,到物流、銷售以至消費全產業(yè)鏈,降低成本,同時利用直營直銷來降低最低渠道成本。因此,自然醒90%的產品都是來自公司與工廠直接合作的渠道。

自然醒試圖開拓全品類家居。創(chuàng)始人魏君宜表示,公司的目標群體不是年輕人,而是家庭成員。從自然醒的線上平臺可以看到,這家公司的產品范圍涵蓋了家紡、家飾、寢具、廚具等更加全面的品類,產品的價格。從品類的豐富性上,足以見到自然醒想往全品類家居轉型的決心。不過,自然醒的門店選址、規(guī)模卻和名創(chuàng)優(yōu)品等泛家居品牌相差無幾。而縱觀宜家、NITORI這些一站式家居購物的低價品牌,他們更喜歡開設大店,以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的需求。

從三福時尚、自然醒這些國內品牌來看,直營的模式固然使其拓展過程更為穩(wěn)定,能夠在小范圍地域維持品牌美譽度。不過,這類公司缺乏爆款產品,或者明顯的家居設計風格。在筆者看來,品牌要沉淀消費群體,一方面有足夠強的供應鏈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通過足夠豐富,或者精準定位的產品來維持用戶粘性。或者說,供應鏈能力不止體現(xiàn)在產品的質量及穩(wěn)定性,也體現(xiàn)在供應鏈能否貼近消費者需求,不斷更新迭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國外泛家居零售的直營模式

從全球生活家居零售來看,大多數(shù)家居零售商還是更愿意選擇直營模式。筆者將以WilliamsSonoma和NITORI為典型案例分析國外家居企業(yè)在直營模式下,如何通過供應鏈的把控提高效率。

美國家居零售企業(yè):WilliamsSonoma

Williams-Sonoma是一家涵蓋家具、家紡、家居照明、廚具、禮品、配飾、戶外用品等多個品類的多渠道零售商,目前全球門店數(shù)量達到595家。

Williams-Sonoma非常重視直銷模式,它在世界11個國家設立了15個資源收集辦公室、在全美設有43個物流中心和4大物流區(qū)域。直銷模式幫助Williams-Sonoma從2006年開始持續(xù)盈利,有分析文章稱其所有的利潤增長部分均來自直銷。

這要得益于WilliamsSonoma深入供應鏈最前端,95%的商品由公司直接向工廠拿貨,并直接和原材料工廠進行對接。如此一來,Williams-Sonoma能控制住整個渠道,還能簡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日本家居零售企業(yè):NITORI

日本的NITORISPA通過把控原材料的采購、制造,到物流、銷售以至消費全產業(yè)鏈,讓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在公司內部完成,大幅度削減成本。NITORI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原材料采購體系,大量采購物美價廉的原料,在印尼、越南等地投產開工。

這樣的模式使得NITORI的利潤率可以達到16%,遠高于日本家具行業(yè)平均5%的利潤率。同時,這個模式大大地縮短了供應鏈條,能更有效地把顧客和供應商鏈接在一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無論是WilliamsSonoma,還是NITORI,都可以看到零售的內核仍舊是供應鏈的整合,從供應鏈切入提高效率,壓縮成本,并且有豐富的SKU能夠滿足全部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

總結:

將目光轉回國內企業(yè),筆者認為,國內還沒有出現(xiàn)全國規(guī)模的全品類家居本土品牌,這仍是國內泛家居零售企業(yè)可以發(fā)力的方向。至于泛家居零售企業(yè)采用直營還是加盟的模式擴張,并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

從目前國內的市場環(huán)境來看,像三福這種歷經20多年的發(fā)展,通過直營模式擴張到千家門店的企業(yè)已經很難再誕生。生活家居零售行業(yè)已經逐漸受到資本關注,比如名創(chuàng)優(yōu)品在去年獲得騰訊的投資,NǒME連續(xù)兩輪獲得億元級別投資,自然醒也在前年獲得過億元投資,這些企業(yè)都開始借助資本加快步伐擴張。加盟的風險固然存在,也不能否定這個擴張模式可復制性強,可以快速跑馬圈地,搶占市場份額,更符合當下的市場趨勢。

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體系,回歸到零售的本質來看,如何平衡供應鏈能力和門店擴張帶來的流量增長,對于企業(yè)來說是一大考驗。只有專注提升供應鏈能力,企業(yè)才可以更好地搶占流量,雙方是不斷正向循環(huán)、相輔相成的過程。

(聲明:凡轉載文章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 近幾年的紅木家具市場行情猶如坐過山車,高溫后轉冷,又持續(xù)升溫,而后又變冷,特別是近幾個月市場上出現(xiàn)的價格回溫,讓不少紅木投資者與愛好者為之心跳不已。而紅木市場的這種起伏波動,究其原因何在?而“紅木家具”又將何去何從?

    不論是國際經濟整體下滑,還是國內高通脹壓力;不論是溫州金融改革,還是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都表明中國及中國經濟正在開始或正在經歷經濟體制改革以及經濟轉型的陣痛。面對不太明朗的國際國內形勢,市場震蕩顯得理所當然,國內各行各業(yè)目前基本都處于高通脹或低迷期。冷市已經成為行業(yè)通病,絕大多數(shù)紅木企業(yè)和經銷商都倍感經營壓力。“紅木材料市場在2012年春節(jié)前出現(xiàn)下跌,如老撾大紅酸枝的中小料市場價格下滑10%-15%,小葉紫檀的價格也出現(xiàn)了10%-20%的回落,大部分中低端木種也均出現(xiàn)10%-15%不等的價格下調。”而紅木市場的這種起伏波動,業(yè)內人士稱有其內在的原因。

    在經濟危機下大環(huán)境不好

    國家大的經濟背景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樓市持續(xù)低迷直接抑制了購房需求,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家具是“毛”,房地產就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房地產市場的冷淡直接影響到下游的紅木家具銷售。而對于紅木家具行業(yè)的中小企業(yè)來說,本身資金鏈不充裕,銷售業(yè)績的慘淡直接加劇了他們拋售家具、回籠資金的行為。

    市場亂象“紛紛”消費者信心不足

    “像我們這種中小規(guī)模的紅木家具生產企業(yè),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市場上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了,真正的紅木家具普通消費者一般消費不起,你不造假,別人就造假,反正普通消費者根本識別不出來真假貨。”不少紅木家具商家這樣表示。而真正的紅木消費者大多數(shù)都是收藏,因此,都是買漲不買跌。而市場的一些不良的現(xiàn)象直接造成消費者不敢出手,持幣觀望。

    囤貨過多清理倉庫

    不少廠家在行情較好的時候囤積原材料過多,碰上市場不景氣,都著急要出手回款,造成不小影響。

    紅木家具市場亂象紛呈也催生了新國標的產生,《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將于今年8月1日實施。而新國標的產生是否會有效制止亂象的發(fā)生?能否使紅木市場起死回生?

    此前的紅木家具標準已經執(zhí)行11年,很多標準并不明確。新國標主要包含了紅木家具的范圍、術語和定義、要求、質量明示、試驗方法等十項內容,并首次對紅木家具的定義進行了明確和規(guī)范,并規(guī)定了以產品主要使用木材的樹種名稱來命名和標識紅木家具。值得注意的是,新國標還明確規(guī)定每件紅木家具必須配一張“出生紙”《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卡上的內容至少包括產品執(zhí)行標準、產品分類、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規(guī)格、生產日期、產品主要用材、產品涂飾與裝飾工藝、產品保修和產品交付方信息(生產企業(yè)或經銷商)。

    這一規(guī)定對購買紅木家具的消費者來說,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購買的紅木家具“貨不對板”,可把《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作為申訴和索賠的證據。對于魚龍混雜的紅木家具市場來說,無疑對于重振消費者的信心將起到推動作用。

    下半年行情回暖,價格或與去年持平

    “市場清淡不見得是壞事,趁此機會能夠買到相對價廉物美的紅木家具。”中國傳統(tǒng)家具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明式家具學會理事、伍氏興隆明式家具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伍炳亮如是說。他預測今年下半年八九月份,無論紅木材料還是紅木家具行情都將明顯回暖,而有意入貨的消費者最好在8月份之前投資。

    永華紅木家具副總經理邱志坤也認為,紅木家具市場今年下半年會回暖,“價格還會再漲上來,與去年持平,甚至更高。”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紅木材料基本依賴進口,而國際紅木材料的價格并未下跌,“比如老撾、越南等紅木原產地的價格不但沒降,關稅還一直上調,原材料成本實際上是增加的。”他表示,目前國內紅木材料價格與國際價格出現(xiàn)“倒掛”,“拿貨價格比賣出去的價格還高,材料商根本不敢再入貨,現(xiàn)在賣的都是庫存,等到庫存賣光了,肯定要進貨,到時價格自然就會漲上來。”不少商家認為,現(xiàn)在老料、大料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收,這也是造成高檔紅木家具抗跌的主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生產和流通成本的上升,也令紅木家具行業(yè)頂多只能在短期內降價。福瑞閣紅木負責人劉濤表示,除了最大頭的材料價外,其他成本也不可忽略,比如人工費用就是一筆很大的賬目。據悉,目前熟練雕刻工的時薪已達到30-50元,還有年終獎等各種福利。另外,燃料價格、倉庫和商場租金、貨源成本等也出現(xiàn)上升。“今年上半年市場情況不理想,很多紅木廠家都大規(guī)模減產,等到手里的庫存賣光了,新貨價格肯定要漲上去。”雍博堂紅木總經理胡遠廉表示,紅木家具正處于價格低谷,此時入貨正當時機。


    本周一上午,記者來到位于衢州市會展中心紅木家具工廠價直銷的活動現(xiàn)場,記者看到不少消費者正在挑選產品。

    據工作人員介紹,自展會開幕,來逛展的顧客很多,雖然天氣不太好,但陸續(xù)下訂單的消費者也不少。“從這幾天展會的情況看,來閑逛的不多,逛了基本上都買了,價格確實比較便宜。”現(xiàn)場導購小陸告訴記者,“許多消費者下單很干脆,有個客人逛了半小時就定了一張八仙桌,第二天還帶著朋友再來選購了一套沙發(fā)。”小陸說,這幾天,陸續(xù)有回頭客來選購。“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本次活動有多便宜,看看回頭客這么多就知道了。”

    記者了解到,本次東陽御龍?zhí)眉t木家具工廠直銷活動本周日結束。想要購買的消費者可要抓緊時間了。

    閱讀全文
  • 近期,木材市場繼續(xù)萎靡不振,紅木原材出貨明顯降速。據了解,張家港木材市場成交量由10000m3/天減少至3000-4000m3/天,能走貨的名貴硬木材種以為主,仍有需求,小品種板材有小批量成交。
    進口方面,據張家港市木材行業(yè)協(xié)會提供資料顯示,東南亞材同比減少56.46%,非洲材增長46.80%,美洲材增長6.50%。其中,老撾、越南銳減,利比里亞、贊比亞增幅超十倍,烏拉圭增幅近50倍。

    文/圖首席記者付強

    花費1800萬元,找“大師”量身定做了一批木雕紅木家具。而如今,雙方不得不走上法庭,為家具“合格與否”打官司。

    2011年,戴先生與婺源縣華龍木雕有限公司(下稱“華龍木雕”)簽訂了《明清仿古家具合同》,明確紅木家具材質為“頂級印度小葉紫檀”和“頂級老撾大紅酸枝”,每件產品均由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俞有桂(“徽州三雕”代表性傳承人)親自制作并刻有俞有桂印章。

    據戴先生介紹,2013年4月,當他們對該批家具驗收時,發(fā)現(xiàn)該批家具桌、椅、凳、沙發(fā)、床等部位均存在大小不等的補料現(xiàn)象,遂將華龍木雕及俞有桂告上法院。

    歷時兩年,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委托檢驗該批家具,結果顯示家具85%“不合格”。

    戴先生定制的紅木家具之一

    定制1800萬元木雕紅木家具

    12月9日9時許,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九審判庭,這起合同糾紛案在此開庭。

    由于此案原告是香港一家上市公司董事戴先生,被告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三雕”代表性傳承人、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俞有桂,而備受外界關注。

    引發(fā)糾紛的是2011年的一份《明清仿古家具合同》。

    據戴先生介紹,紅木家具的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名貴材質,還包含精湛的雕刻技藝,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徽州三雕”歷史悠久,具有不朽的文化藝術價值。

    所謂“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三種地方傳統(tǒng)雕刻工藝,以江西婺源縣和安徽歙縣、黟縣最為典型。2006年5月20日,“徽州三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7月,戴先生經人介紹認識了“徽州三雕”代表性傳承人、婺源縣華龍木雕有限公司(下稱華龍木雕)董事長俞有桂。

    同年7月26日,戴先生以其三個兒子的名義,與華龍木雕公司簽訂了《明清仿古家具合同》,約定定做一批紅木家具,包括桌、椅、凳、沙發(fā)、床、花架茶幾等等,合計一批14組共32件家具,打算將這批家具贈送給三個兒子。

    “當時,我就給他打了1080萬元。”戴先生說,為了表示誠意,他支付了家具總價60%的貨款,目的是希望俞有桂親手制作這批家具。

    在上述《明清仿古家具合同》中,新法制報記者注意到這樣的約定:“紅木家具材質要求使用“頂級印度小葉紫檀”和“頂級老撾大紅酸枝”,貨款總計1800萬元,華龍木雕公司生產出的每件產品由俞有桂親自制作并刻有俞有桂印章,并附有收藏證書?!?/p>

    家具所用材質引發(fā)爭議

    2013年4月,該批家具完工出廠。

    據戴先生介紹,當時,他們對該批家具驗收時仔細查看,認為家具所用材質并非全是“頂級印度小葉紫檀”和“頂級老撾大紅酸枝”,違背了合同約定。同時,家具中桌、椅、凳、沙發(fā)、床等部位均存在大小不等的補料現(xiàn)象。而且,該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提供制作家具過程的DVD記錄以及收藏證書,更沒有刻上“俞有桂”印章。

    事后,由于當事雙方溝通分歧較大,發(fā)生了糾紛。

    而受訪時,俞有桂向新法制報記者表示,在制作家具過程中,戴先生曾委派兩人全程監(jiān)督制作,自己和所屬團隊是依據戴先生的意愿設計加工的,不存在偷工減料。

    “他叫我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俞有桂強調,自己所買的材料貨真價實,1800萬的貨款有1700萬花在了原材料上,貨款中僅100萬元是雕刻的手工費用。而且,拿“小葉紫檀”作為原材料,適當?shù)难a料也是不可避免的。

    俞有桂稱,由于家具制作長達兩年,他不可能長期錄制作家具過程的DVD記錄,更不可能在32件家具上依次刻上“俞有桂”印章。

    關于這一點,戴先生提出了異議:“既然合同有明確約定,就應按照合同辦事!”

    法院委托檢驗有價值1541萬元家具“不合格”

    鑒于雙方的矛盾無法調和,2014年9月,戴先生將華龍木雕及俞有桂起訴至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并申請委托法院檢驗家具是否合格。

    今年4月份,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委托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進行檢驗。該中心參考紅木家具國家標準《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GB28010-2011)、輕工業(yè)行業(yè)標準《深色名貴硬木家具》(QB/T2385-2008)對該批家具進行了檢驗。

    結果顯示,該批總價為1800萬元的家具中,有價值1541萬元的家具不合格?!斑h遠超過了之前的估算,且大部分是“包覆”家具?!痹娲砣朔Q,原告與被告簽訂合同時候約定的是“頂級印度紫檀”和“頂級老撾大紅酸枝”材質的紅木家具,而被告生產的大部分是“包覆家具”,也就是俗稱的“貼皮”家具,兩者之間的生產成本和實際價值差距巨大。

    檢驗結果出來后,今年12月9日,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二次開庭審理此案,原告請求法院判令兩個被告退還貨款1541萬元,連帶賠償原告利息損失4463296.48元(暫計算到2016年9月1日止,最終利息損失數(shù)額按上述利率計算到被告實際付清全部款項日止)。

    庭審

    爭議1

    誰該為“不合格”家具擔責?

    庭審中,原告代理人認為,自始至終,家具材料都是由被告購買,被告利用自身的行業(yè)優(yōu)勢以及包覆(貼皮)家具產品的隱蔽性,提供與原告定做要求不同的家具,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利益。

    依據《合同法》第111條規(guī)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p>

    被告代理人則辯稱,在整個家具制作過程中,原告已派人指導和監(jiān)督,被告一直是按照原告的指示進行加工制作,在質量方面沒有任何違約事實。

    被告方還認為,根據《合同法》第251條規(guī)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實際上,雙方的合同關系是定作合同關系,而非買賣合同關系。

    俞有桂反復強調,盡管合同是由被告包工包料,但該批家具系定制而非購買成品,并不適合參考紅木家具國家標準及行業(yè)標準。被告是按原告的要求完成定做任務,無需承擔質量責任。

    爭議2

    俞有桂是否是共同承攬人?

    在原告代理人看來,原告愿意支付1800萬元,是為了購買“頂級印度小葉紫檀”和“頂級老撾大紅酸枝”材質的紅木家具,以及俞有桂“徽州三雕”代表性傳承人、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的木雕技藝。

    當事雙方簽訂的合同明確約定,甲方(華龍木雕)生產出的每件產品由俞有桂親自制作并刻有“俞有桂印章”,俞有桂是合同指定的義務人;且合同也約定預付款的收款人也是俞有桂,俞有桂個人也是合同的直接受益人。由此可見,俞有桂是該批家具的共同承攬人。

    被告代理人則稱,被告俞有桂是以婺源縣華龍木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簽訂的《明清仿古家具生產合同書》,并不是共同承攬人。

    因為《明清仿古家具合同》甲方處有婺源縣華龍木雕有限公司的蓋章,也有俞有桂的個人簽字,區(qū)分俞有桂的簽字僅僅是代表公司還是個人行為,只需要看俞有桂個人是否享有和承擔合同的權利和義務。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簽字,責任主體和權利主體均是公司。因此,法定代表人個人不需要承擔合同義務。

    爭議3

    是否可以主張解除部分合同?

    被告代理人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主張解除合同或撤銷合同,不能請求退貨。依據《合同法》有關規(guī)定,只有依法宣告合同無效、解除或撤銷合同,方可請求退還貨款,否則于法無據。

    原告代理人則辯稱,《合同法》第94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辈⒀a充說,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可以主張解除合同。

    原被告于2011年7月26日簽訂的《明清仿古家具合同》已經履行完畢,家具總價為1800萬元,其中有1541萬元家具檢驗不合格,該部分不合格家具無法實現(xiàn)合同目的,所以原告要求被告退貨,而對檢驗合格的家具,原告還是予以認可,并不要求退貨。

    也就是說,被告的違約行為并非導致所有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而是一種瑕疵履行行為,被告對其瑕疵履行部分承擔違約責任,并不需要整個合同予以解除。

    記者了解到,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擇期宣判。

    來源:新法制報

    閱讀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