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家具的西方奇遇記\云南河口完成珍貴木材戰(zhàn)略儲備面積3333畝
文/李晶晶圖片提供/香港佳士得[微博]
19世紀到20世紀初,中國大漆家具和出口家具在歐洲非常盛行,尤其是法國。但從1920~1940年開始,一群住在北京的外國人對中國古典硬木家具產(chǎn)生了興趣,并使它們受到了西方的矚目。
德國畫家阿爾伯特·馮·凱勒(AlbertvonKeller,1844~1920)在1873年創(chuàng)作的《肖邦》一作中,身著綠裙的少女身后,擺放著一件六扇中國漆制圍屏,畫面展示了19世紀歐洲盛極一時的中國風。這在當時歐洲的繪畫中經(jīng)??梢姟?/p>
1664年,法國在暹羅開設東印度公司,處理與中國的商品貿(mào)易。至1699年,直接貿(mào)易正式開通,該公司遷址廣東。中國也積極迎合歐洲市場的需求,據(jù)當時出口至法國口岸的貨運記錄顯示,貨品中有大批漆屏、漆柜和幾案。在此之前,荷蘭和葡萄牙其實早就從印度東南部的克羅曼多海岸和其他通商口岸進口中國漆器。歐美珍藏中大批“克羅曼多”漆屏由此時而來。
盡管19世紀到20世紀初,中國大漆家具和出口家具在歐洲非常盛行,尤其是法國,但中國家具在這時期并沒有進入到學術研究領域,它只是作為當時流行的家庭陳設品被歐洲貴族階層所喜愛。1920~1940年,一群住在北京的外國人對中國古典硬木家具產(chǎn)生了興趣,并讓它們受到西方的矚目。西方介紹中國家具的肇始之作是謝思齊(HerbertCesinsky)的《中國家具》(ChineseFurniture,1922),以及杜邦(MauriceDupont)的續(xù)篇《中國家具》(LesmeublesdelaChine,1926),二者各收錄了法國和德國收藏家的50多件明清家具。以此為開端,在隨后的百年里,中國古典家具經(jīng)歷了“出國”與“回國”的過程。
2012年秋,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歐美藏中國古典家具專場拍賣(圖1)。以往,家具的專拍都在紐約舉行,這是首次移師香港。2010年中國嘉德[微博]推出明式黃花梨家具精品專場拍賣,總成交2.59億元人民幣,并創(chuàng)造了幾個家具單品拍賣的世界紀錄。至此,由歐美主導近30年的中國家具市場轉(zhuǎn)移至亞洲。
在這次拍賣中,有一件清康熙褐漆款彩“滿床笏”圖十二扇屏(圖2),康熙丁卯(1687年)款,是早期貿(mào)易的有力證據(jù)。屏風分十二扇,一面通景雕填故事人物圖,描述唐代郭子儀“滿床笏”的典故。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有功,相傳他六十大壽時,到賀的親友和滿朝文武絡繹不絕,一時間笏板堆滿床頭。圖中顯示郭子儀中堂正座,接受眾人的祝賀。人物圖上方圍博古紋,兩側(cè)飾四爪云龍紋,下方圍山水瑞獸圖。另一面刻楷書長文,以壽字、仙鶴、八卦紋圈邊,邊上及左右圍博古及花卉紋,邊下圍折枝花紋。
圖4清中期黃花梨平頭案此屏人物圖刻畫細膩,建筑布局嚴謹,色彩配搭和諧,為清初漆屏的典型設計。銘文款署鄭開極。鄭開極(1638~1717年),字肇修,號幾亭,福建侯官縣(今福州市)人。順治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康熙皇帝年幼繼位,選為伴讀。后外放到云南主持官試,再以左春坊左諭德督學浙江,40歲辭官歸故里。此屏為康熙丁卯(1687年)他與30名當?shù)毓倮袈?lián)名送呈的祝壽賀禮。這件屏風可能于早期出口為海外私人藏家所有,1999年在紐約有過一次拍賣紀錄。
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期,法國首相兼紅衣主教黎塞留(CardinalRichelieu,1585~1642年)的著名藝術珍藏中已有中國漆器和瓷器的身影,這些俱是明末以來中國與荷蘭及葡萄牙東印度貿(mào)易公司通商而流入歐洲的作品。17世紀末,路易十四與康熙王朝之間也開始了外交往來:法國君主亟欲與中國開展科學和文化上的交流,以增進在華的政治和商業(yè)利益;中國皇帝則熱衷于掌握歐洲藝術和科學技術。1670年,凡爾賽宮的特列安農(nóng)瓷宮(TrianondePorcelain)正式落成,是為西方最早的中國風建筑。1695年,耶穌會傳教士開始在紫禁城設館從事科學研究,其中一例是設于廣州的平板及鏡子玻璃廠:1699年,朝廷從該處募集了一批能工巧匠,協(xié)助耶穌會教士在北京成立宮廷玻璃作。玻璃工藝在中國工匠手中漸臻完善,據(jù)稱其制成品猶勝西洋玻璃??滴踉谖坏淖詈笠荒?公元1722年),清廷曾向羅馬教皇、俄國沙皇和葡萄牙國王致送玻璃器禮物,而葡萄牙國王收到的禮物中也有宮燈。
此次拍賣中,有一對紫檀畫玻璃宮燈連桿座(圖3)。燈座飾一冰裂紋寶瓶,四周透雕如意站牙,諧“平安如意”,寓意吉祥。一對燈架完好如新,原有的流蘇和內(nèi)畫玻璃一應俱全,可見300多年來物主何等珍惜。就目前的藏家而言,其祖母于上世紀50年代收到這對宮燈為禮物,而送禮之人亦是一名古董愛好者:匈牙利裔舞臺和電影演員盧戈西(BelaLugosi,1882~1956年)。貝拉·盧戈西是著名的恐怖片演員,曾多次在銀幕上扮演吸血鬼、科學怪人等形象。他因1931年出演電影《吸血僵尸》而享譽國際影壇。盧戈西是哥特電影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至于盧戈西何時購入這對宮燈,則不得而知。但從宮燈的內(nèi)畫玻璃看,康熙時期西方科技的影響和融合已一覽無遺。
40年代開始,也許是受到當時現(xiàn)代主義運動的啟發(fā),喬治·蓋茨(GeorgeKates)和古斯塔夫·艾克(GustaveEcke)等先驅(qū)者開始收集黃花梨和紫檀為材料的中國古典家具,戰(zhàn)后他們帶著這股熱情回到歐美,通過夏洛特·霍斯曼(CharlotteHorstman)、愛麗絲·龐耐(AliceBoney)、安思遠等古董商以及勞倫斯·西克曼(LawrenceSickman)等博物館館長的努力,形成了西方早期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
清中期黃花梨平頭案(圖4),此品源自摩爾少校(A.P.Moore)父子珍藏。1946~1949年購于北京,后一直于家族流傳。摩爾少校(1916~1990年)成長于美國弗吉尼亞州,1937年自華盛頓與李大學肄業(yè)后,曾短暫替菲利普·莫里斯(PhilipMorris)及參議員格拉斯(CarterGlass)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加入美國海軍。1946年他自海軍空戰(zhàn)部隊駐東南亞機師崗位退役后,遂擔任中國航空公司的民航機長,并一直居于上海外灘HamiltonHouse至1949年離開中國。旅華期間他購入不少中國藝術品、家具布置家居,藏品大部分來自北京。1949~1950年他返回美國家鄉(xiāng),接續(xù)到母校服務,直至1981年退休。他珍藏的中國家具一直擺放于美國故居,直至1990年他逝世才傳到兒子手中。
圖5清初黃花梨鑲楸木圓角柜一對另一對清初黃花梨鑲楸木圓角柜(圖5),源自法國外交官賀柏諾(HenriHoppenot,1891~1977年)伉儷珍藏。賀柏諾將軍曾擔任多份要職,包括1952~1955年任聯(lián)合國安全理事會法國主席、法國駐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全權大使、法國駐瑞士伯爾尼大使兼美術館榮譽會員,1955~1956年他更是最后一位駐印支半島特派專員。這對圓角柜后于1991年由倫敦家具行家尼古拉斯·格林德利(NicholasGrindley)擁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以及戰(zhàn)后初期購買中國家具,價格十分便宜,到70~80年代,家具已不再“便宜”,而且僅有幾本書籍可以參考。雖然這時期貨源不多,但西方對于中國家具的興趣有增無減,這些早期的家具為了適應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而在造型、尺寸上進行修改。90年代是家具從香港流出的黃金時期,當時能接觸眾多家具,但是只有少數(shù)書籍和收藏出版讀物可以入手,因此整體的知識和賞析還是受到局限。今天,想要找到一件精彩的中國古典家具已非易事。
80年代末至90年代,雖然內(nèi)地有小部分人士開始重新認識到中國家具的重要性及其文化,但畢竟經(jīng)濟能力與認知有限。1985年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賞》出版,據(jù)說在鼎盛時期,大約有25萬中國家具追求者在全國范圍內(nèi)找尋與王世襄書中相類似的家具。由于對這些家具最大的收藏多來自西方,因此大部分家具都通過香港輾轉(zhuǎn)向西,這也形成了西方許多早期精彩的收藏。
圖6清初黃花梨圈口欄桿亮格柜這對清初黃花梨圈口欄桿亮格柜(圖6),為上格下柜的結(jié)構,亦稱為“萬歷柜”。這是明代萬歷年間非常流行的一種柜款,據(jù)說是萬歷皇帝喜歡收藏鑒賞古董而產(chǎn)生的家具品種。這對萬歷柜最初為香港電影導演李翰祥之收藏,1996年拍賣公司以“清水山房”的名義舉行了李翰祥家具專場拍賣。此對黃花梨圈口欄桿亮格柜便為當時拍品之一,由內(nèi)地行家購得,后轉(zhuǎn)至香港家具行家王就穩(wěn)手中,最終成為美國著名皮膚科醫(yī)生的收藏。
1996年可以說是家具市場的一個重要時間點,這段時間里,一些或大或小的私人和博物館收藏紛紛形成,后者的著名例子是美國明尼亞波里斯藝術館在布魯斯·戴坦(BruceDayton)慷慨捐贈下建立的館藏,至今仍是最佳的博物館收藏之一。中國境內(nèi)對于中國家具的興趣也由此時開始萌發(fā),很快形成活躍的市場。
日前,記者從云南紅河州林業(yè)局獲悉,河口縣林業(yè)部門發(fā)展河口木材儲備的投資和森林資源管護,已累計完成投資338.7萬元,完成木材戰(zhàn)略儲備項目建設面積3333畝,使河口縣出現(xiàn)了山更青、水更綠、民富裕的局面。
河口縣政府分管林業(yè)的羅副縣長告訴記者,河口縣國土面積1332平方公里,山區(qū)面識就占97.8%,林業(yè)用地面積共85993.3公頃,其中僅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就有29228公頃,河口縣森林覆蓋率占國土面積的47.3%,近年來,河口縣逐步加大對林業(yè)的投入,逐步發(fā)展起具有河口特色的珍稀用材林林業(yè)產(chǎn)業(yè)集群,使邊境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群眾走上了富裕道路。
作為河口縣木材戰(zhàn)略儲備發(fā)展的主要方面,河口縣林業(yè)局已累計完成投資338.7萬元,完成木材戰(zhàn)略儲備項目建設面積3333畝。其中,以、、紫檀、、、格木、等為主的珍貴樹種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62.669萬元,面積1333畝。
“不要小看這3333畝的珍貴樹種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它能讓更多的少數(shù)民族群眾看到種植珍稀樹帶來的富裕希望,并因此改變河口縣林農(nóng)原來以種植香蕉、橡膠為主的單一意識。”河口縣林業(yè)局局長林偉向記者介紹道。
近年來,一股中國古代家具熱,正在海內(nèi)外悄然興起,大有方興未艾之勢。在國內(nèi),古風今漸,舊式家具的陳設已成時尚。由此,古典家具的修理、仿制及買賣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古代家具的收藏及研究也逐漸由冷趨熱,一些古典家具愛好者,成立了研究會并出版會刊。在國外,中國古代的家具藝術,也日益受到重視,明、清家具已成為國外收藏家的熱門貨。美國的文藝復興鎮(zhèn),還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同時,也成立了研究學會,編印出版純學術性的季刊。這說明了中國古代的家具藝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被重新認識。也許,這是中國古典家具藝術復興的前奏曲吧!
在選購仿古老家具之前,應該對老家具的知識有一定的積累。至少要弄懂明清家具的區(qū)別,老家具的用途和陳設方式等,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也要有個大概的了解,最好有一定的藝術經(jīng)驗。
如果是為布置新居而選購老家具,則在裝修時就要考慮周全,裝修格調(diào)及區(qū)域劃分要與老家具的式樣、色澤、功用等相協(xié)調(diào),包括墻面的色調(diào),門窗框套的油漆,地板的色澤等都應該統(tǒng)盤考慮。
一般來說,如果為新居而選購老家具,我建議在客廳、餐廳、書房可以適當放幾件,臥室里不必放得滿滿的。特別是床,中式的架子床與撥步床都與現(xiàn)代人的睡眠習慣有沖突,而且過于龐大的體量,在現(xiàn)代家居格局中的臥室內(nèi)會顯得臃腫不堪,使人活動不便并有礙觀瞻。再說,中國人對床是有點忌諱的,擔心前面的使用者會留下不衛(wèi)生的印記。西式的床因為與現(xiàn)代家居格局沒有太大沖突,如果不是過于繁復,可以考慮。
如果是為已經(jīng)居住了幾年的居室添幾件仿古老家具,當然要考慮到現(xiàn)有的空間能否放得下老家具。因為老家具的陳列不僅是一個家具尺寸的問題,還必須考慮到家具的環(huán)境。如果將老家具放置于局促的空間中,不利于使用和展示它的形象。特別是案幾類的中式老家具,需要從幾個側(cè)面來欣賞,放在墻角就委屈它了。西式的壁爐架前面應該有一塊空間,不能給其他家具遮擋了視線。
所以,無論是為新居而布置還是為老家錦上添花,都應該帶上居室的平面圖和卷尺走進仿古老家具商店。
紅木形成期:個性飛揚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在遙遠的古代,我國作為東方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被眾多國家仰望著。紅木作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迷人的文化底蘊。
在中國古代魏、晉時代,人們習慣席地而坐,所以那時候的家居多以低矮為主,比如床、地面鋪席、幾、案等。在商、周、秦、漢、魏等,出現(xiàn)了凳、桌,但只是鳳毛菱角,不是主流。終于,漢代到來,胡床進入中原人們的視野。
待到南北朝時期,垂足而坐風靡社會,家具從低型陸續(xù)發(fā)展到高型,高型坐具逐漸出現(xiàn)在人們家中。在形成期,家具的款式?jīng)]有固定的要求,地域不同,差別較大,家具多為自用,材料豐富多彩,大多以天然材料為主,當時,紅木相較于現(xiàn)在資源豐富,基于紅木的眾多優(yōu)點,我們智慧的祖先便將紅木改做成家具使用。顯而易見,紅木不僅在現(xiàn)當代大受人們的追捧,在古代也展現(xiàn)出它獨有的經(jīng)典魅力:不易變形、材質(zhì)硬、耐腐蝕、外觀高大上等,這使紅木成為家具制作的主要材料之一。同時,這一時段位高權重、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人們用紅木家具來表現(xiàn)典雅,顯示自己的高檔、豪華與價值;表現(xiàn)尊嚴,凸顯自己沉穩(wěn)、大氣、富貴端莊的氣質(zhì)。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chǎn)力有明顯大幅度的提升,家具的制造技術也精湛不少,冶金、煉鐵等技術的發(fā)展為木材的加工帶來了巨大的變革,這一時期人們同樣習慣坐臥生活習慣,所以家具已幾、案等為主。
商周開始,我國有了使用屏風的記載,屏風在家居中起到了分割空間、美化環(huán)境等作用,同時也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由此可見,從古至今,紅木就是高冷的存在,人們以擁有紅木為自己身份的體現(xiàn),這一點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漢代人們生活以席地而坐為主,室內(nèi)家具以床、榻為主,從大量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上可以看到,床不僅可以提供睡覺、吃飯,人們還在床上進行商談等事務。床與榻有很大不同,榻比床更低、更窄。床上的設置的帳幔也有很重要的功能,夏日避蚊蟲,冬日御風寒,又有美化的作用,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幾在漢代時等級的象征,皇帝用玉幾,公侯用木幾或竹幾,在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置于床前。案的作用更大,作為飲食用桌,也可放竹簡、伏案寫作。
從魏晉六朝到宋元時期,由于佛教的興盛,社會中開始大規(guī)模的建設廟宇,石窟,這期間出現(xiàn)了墫、椅、凳等高型家具。
紅木發(fā)展期:巧奪天工
經(jīng)過隋朝,紅木來到唐代,中國古代最繁榮的時期,社會穩(wěn)定,人們生活熱情高漲,貞觀之治給社會經(jīng)濟文化帶來了空前繁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紅木家具出現(xiàn)渾厚、豐滿、寬大、穩(wěn)重等特點,氣勢十足、外觀講究,但在工藝技術與品種上缺少創(chuàng)新。豪門貴族使用的家居色彩比較豐富,在裝飾上非常講究,唐朝的家具多出現(xiàn)復雜的雕花,大漆彩繪、圖案以花卉為主。這一時期,可以看到形狀簡單的板足案、曲足案、翹頭案等。這時期的文人喜素雅潔凈,所以以立屏、圍屏為主的屏風多素面無飾。床的種類多以箱式床、架屏床、平臺床、獨立榻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與名門望族以奢侈生活為時尚,家具發(fā)展完善,有直背靠背椅、條案、屏風、床、榻、墩等家具。
宋代也是家具普及的時代,宋代家具種類、形式多種多樣,有床、榻、桌、案、凳、箱、柜、衣架、巾架、盆架等。當時的官宦為裝飾屋宇,競相造訪,發(fā)明了燕幾,燕幾由七部分組成,可隨意組合,可聚可散、可長可短、縱橫離合,滿足了上層社會使用需求。宋代家具在制作上有不少創(chuàng)新,開始使用束腰、馬蹄、螞蚱腿、云興足、蓮花拖等各種裝飾形式;同時使用了牙板、羅鍋棖、矮佬、霸王棖、托泥等各式結(jié)構部件??傮w風格呈現(xiàn)挺拔、秀麗的特點裝飾上承襲五代風格,趨于樸素、雅致,不做大面積的碉樓裝飾、只求局部點綴、以達畫龍點睛之效。
元代建國時間短,在政治、經(jīng)濟體制上沿襲宋代,在家具方面也秉承宋制,在工藝技術和造型設計上都沒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這一時間段出現(xiàn)了抽屜桌一大發(fā)明,這表明家具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家具的使用功能。
遼、金歷時300余年里,家具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展高潮期,各類家具發(fā)展愈加完善,家具種類也愈分愈細,如桌可分為方桌、條桌、琴桌、飯桌、酒桌、折疊桌等;幾可分為高幾、矮幾、固定幾、直腿幾、卷曲腿幾等各種形式。
中國禮儀文化深厚,羅漢床作為古時待客的最高級別,更是文化深遠。
那么,何謂羅漢床?羅漢床的由來是什么?羅漢床為什么叫羅漢床?羅漢床的尺寸都有哪些?等等。
今天就為大家詳解羅漢床的前世今生。
何為羅漢床?
羅漢床,是我國古代臥式家具中的典型代表,是古老的漢族家具,稱之為床,其亦為榻,被王世襄先生稱之為"最理想的臥具"。
榻一般體形較大,又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類型。
有束腰且牙條中部較寬,曲線弧度較大的,俗稱“羅漢肚皮”,故又稱“羅漢床”。
羅漢床一直是備受歡迎的實用家具。
羅漢床的由來
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習俗是席地坐,雖宋以后演變?yōu)榇棺阕P腿打坐的習慣一直保留著。
彌勒榻,羅漢床都是為適應國人舊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種。
羅漢床相傳最早是僧人坐禪所用,后來經(jīng)過不斷變化,在明清廣泛應用,可見羅漢床的出身也是比較高貴的。
羅漢床和一般坐具不同,不僅可以作為椅子,而且還可以作為單人床使用,上配一個小幾,下配一榻,床上三面有圍子,人坐在上面頗顯尊貴,是待客最高級別的坐具之一。
羅漢床的由來及俗稱,至今尚無令人信服的解釋。
說法一:
關于羅漢床的由來,一種推測與明人所稱彌勒榻有關。
說法二:
羅漢床是原來漢榻(漢朝的坐具)的演變。
“羅漢床”是明清宮廷“寶座”的前身,小的稱榻,如現(xiàn)代的“沙發(fā)”。
中國古代睡覺有大睡和小睡兩種,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羅漢床用于小睡,可以用來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來待客。
說法三:
因為早期羅漢床多為廟堂中的高層人士,如方丈、住持之類的用具,他們白天在上面打坐,晚上就在上面睡覺。
而一般的和尚是睡通鋪,他們的房中不會有羅漢床擺放。
有身份的大和尚才可以睡床,大和尚稱之為“羅漢”,故稱其為羅漢床。
說法四:
羅漢床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則是根據(jù)羅漢床的腿腳結(jié)構而來。
因為羅漢床的腿牙曲線向外,有較大的弧度,極像寺廟中的大肚羅漢,故俗稱“羅漢床”。
羅漢床的淵源
中國古代家具中臥具形式有四種,即榻、羅漢床、架子床、拔步床。
后兩種只作為臥具,供睡眠之用,而前兩種除睡眠外,還兼有坐之功能。
古代中國睡覺有大睡和小睡兩種,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羅漢床用于小睡,可以用來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來待客。
我們知道,漢朝以前中國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故生活中心必然圍繞睡臥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臥周圍,久而久之,形成了國人待客的等級觀。
清朝以前,甚至民國初年,國人待客的最高級別一直在床或上炕上,榻和羅漢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臥,而是待客。
自唐至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以來,通覽歷朝歷代的繪畫作品,頻頻可以見到古人以榻或羅漢床為中心待客的場面。
明代以降,特別是在清代,這種禮儀已成定式。
因此羅漢床由樸素向華麗發(fā)展,逐步強調(diào)自身的裝飾,三屏風式羅漢床即為一例,原為美國的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所藏,三屏風式,攢框裝入七塊黑白大理石,正面圍子略高一些,此床清式特點已明顯,但仍保留了明式的基本特征。
譬如圍子,正面圍子雖裝入三塊大理石,可仍采用通長平式,有別于清式中間高兩頭矮的裝飾風格,而且正面圍子僅略高于兩側(cè)的圍子,這在明式羅漢術中很普遍。
而清式羅漢床,往往正面呈現(xiàn)山家形圍子,兩側(cè)也常用臺階形式,形成一定落差,這要求正面圍,尤其中間一塊要高,才能使圍子幾經(jīng)落差不至于太矮。
清代羅漢床,五屏風式、七屏風式漸多,甚至九屏風式也有出現(xiàn),這就迫使正面圍子加高,高到令人難堪的局面。
按這種思路,羅漢床圍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羅漢床的區(qū)分
明清時期羅漢床的制做有許多區(qū)別,首先用大理石做圍子是明代家具中不曾見的,其次是圍子裝石形式也與清代施工手法大異其趣。
清代工匠往往先用芯板夾住大理石,再裝入框架中,而明式做工往往直接裝石裝入框架,有時由于石板不平,框架打槽也隨形彎曲,凡此類施工手法,年代一般較早。
羅漢床腿彎曲度大,兜轉(zhuǎn)力,俗稱“香蔗腿”。
從床腿亦可區(qū)分出明做還是清做。
清式鼓腿彭牙與明式的大挖缺做工,區(qū)別完全在于對羅漢床腿的理解,是有力而含蓄,還是有力而夸張?
總體上,明式羅漢床挖缺腿足,給人有力度但十分含蓄,清式羅漢床的類似腿足,在力度上多了活潑,顯得夸張了一些。
羅漢床的尺寸
羅漢床尺寸有大小之分,常用尺寸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般羅漢床尺寸都為210X90X48cm。
大型抽漢煙用的羅漢床尺寸一般為220X125X50cm。
現(xiàn)代仿古紅木羅漢床尺寸更加靈活舒適,尺寸主要為:100X200X45cm、120X200X46cm、90X200X45cm。
羅漢床的擺放及其作用
從羅漢床的尺寸來講,羅漢床屬于較大型的坐具。
羅漢床擺放也十分講究,通常是在羅漢床的中間放置一幾,兩邊鋪設坐墊,典雅氣派,形態(tài)莊重。
羅漢床在使用上顯得比較隨性,或戶外,或室內(nèi),羅漢床擺放較固定的位置主要是客廳、書齋和閨房。
因羅漢床兼具臥床和坐具的雙重功能,所以可將羅漢床擺放在臥室中,既可以雙人端坐其上,下棋交談,又可一人躺臥其中,享受輕松時光,將羅漢床擺放在客廳中也是不錯的選擇。
羅漢床擺放在客廳中同樣可與客廳中現(xiàn)代風格的沙發(fā)和諧一致,書房或許是最適合羅漢床的地方,將羅漢床擺放在書房中能夠與書香、茶香融為一體,充分彰顯其濃濃古韻。
福蒙特中國中部家具博覽會在2013年誕生以來,如今已走過了八屆的光輝歷程?!暗诰艑酶C商刂袊胁考揖卟┯[會”即將在這個8月如期與大家相見。此次展會以“創(chuàng)新·智能·時尚家”為主題,4天時間,將通過升級展館軟硬件、優(yōu)化展品結(jié)構,引進更多品牌廠商,以更加閃亮的姿態(tài)亮相,致力于為參展商帶來創(chuàng)新時尚、科技智能、品質(zhì)品位、好玩有趣、舒適便捷的家具展會體驗。
此次展會,除了新品牌的驚艷亮相,福蒙特將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與廣大家具工廠聯(lián)盟,為中部千萬市民迎來一次采購契機。屆時,3000多個家具廠商、上萬套(件)家居產(chǎn)品聯(lián)合參展,提供獨一無二的“工廠服務”,消費者通過福蒙特家居平臺不僅可以看到世界最前沿的家居風尚,還可以通過和工廠直接交易,以史無前例的“工廠批發(fā)價”海量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