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港針葉材拋貨甩價嚴重\非洲花梨不屬于國標紅木價格虛高不具備投資價值
有消息透露,輻射松原木港口價格持續(xù)下滑,1-3月價格回調(diào)大約50-80元/m,鐵杉/花旗松持續(xù)賠錢。板枋材銷售價格下調(diào)明顯,無論港口市場太倉還是班列熱點地區(qū)成都,銷售價格持續(xù)下降,大約在100-150元/立方米。
國外供應商價格也在下行,云杉c1f(上海、青島235-240美元/立方米,俄羅斯樟子松cif(上海、青島)225-235美元/立方米,太倉拋貨甩價嚴重,板枋材庫存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非洲花梨木
非洲花梨的密度低,制成的家具重量輕;非洲花梨毛孔粗;紋理變化多,經(jīng)常有很怪異的花紋,但美感差;顏色明顯深于緬甸花梨,給人暴躁的感覺;氣味很刺鼻,多有臭味。非洲花梨(巴花除外)少有大料,很難看到大的獨板家具。
按照國家紅木標準的規(guī)定,屬于紅木范疇的紫檀屬花梨木的氣干密度不小于0.76,按此標準,產(chǎn)于非洲的屬于紅木范疇的樹種就只有一非洲比紹國家出產(chǎn)的刺猬紫檀,其它的則屬于亞花梨類,不屬于紅木。因此,市場上大量充斥紅木市場的非洲花梨家具,其實絕大部分都是亞花梨木制成的。也就是說,非洲花梨不是紅木。
從木性上看,非洲花梨雖然一打眼有的花紋很漂亮,但缺乏耐久性,給人俗氣的感覺,加上難聞的氣味,因此,非洲花梨家具的市場定位應該在柚木、楠木、甚至榆木家具之下。從資源性質(zhì)來看,非洲花梨產(chǎn)于非洲,資源豐富,如果說紅木資源日漸匱乏的話,非洲花梨則不是。因此非洲花梨不具備投資價值或者說投資價值非常低。
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所能見到的最好的紅木家具,這是投身紅木市場最值得推崇的觀點。
來源:郴州日報
太倉港主要原木材種價格行情表
太倉地區(qū)價格行情
近日,包頭市木材檢查站站長丁素芹與區(qū)林業(yè)局吳向亮副局長等人組成檢查指導組,檢查了我區(qū)金地木材市場的安全生產(chǎn)工作,并通過發(fā)放宣傳海報和安全常識等材料進行了安全生產(chǎn)宣傳工作。
檢查指導組發(fā)放了宣傳材料,并向企業(yè)負責人詢問了安全生產(chǎn)的相關工作。檢查過程中,檢查組成員向企業(yè)負責人特別強調(diào)安全生產(chǎn)工作的重要性,要切實做好歲末年初的安全生產(chǎn)防范工作。
太倉市場銷售樟子松SF1-4、1-5價格上調(diào)到2050-2100元/m3,青島1950-2050元/m3,天津2000元/m3左右。當前太倉市場白松板枋材售價與樟子松基本相同。從太倉港地區(qū)的板枋材比例來看,俄羅斯木材占比50%,歐洲材30%,20%為SPF及其他板枋材,俄羅斯及歐洲材依然在主導中國的木材市場。
(稿件由國數(shù)源提供)
文、圖/張輝
編輯/湯石香
核心提示
在明清時期,正如架子床是最昂貴、最豪華的家具一樣,最親近生活的另一類器物“氣死貓”也總是以優(yōu)美不凡示人。它是最具設計匠心和變換多姿的制作。
人物名片
張輝張輝,畢業(yè)于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先后任職河北省博物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劃組稿編輯,并創(chuàng)建北京紫都苑圖書發(fā)行公司。著有《曾國藩之謎》(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主編《曾國藩全集》(中國致公出版社)、《中國通史》(中國檔案出版社)、《中國名畫全集》(京華出版社)、《古董收藏價格書系》(遠方出版社)等著作。從2000年開始,從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現(xiàn)為三家專業(yè)藝術媒體專欄作家。將考古學、人類學、圖像學、歷史學之方法論引入家具研究。
“冰裂紋”方角柜
宋代瓷器,燒制時胎釉膨脹系數(shù)不一,致使釉面出現(xiàn)裂紋,形成“開片”,人們稱這樣的紋路為“冰裂紋”或“冰紋”:堅冰被重擊后,會出現(xiàn)許多炸開的白色紋路,厥有此名。明代《格古要論》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p>
冰裂紋本是一種人力不可控制的缺陷,但其自然天成之美,反被人們視為奇妙雅麗的裝飾。明代崇禎七年刊行的《園冶》云:“亂青版石,斗冰裂紋,宜于山堂水坡、臺端、亭際,見前風窗式,意隨人活,砌法似無拘格,破方磚磨鋪猶佳?!?/p>
這種美麗的紋飾,亦被用于明式家具之上。它吸取冰裂之意象,以攢接的工藝創(chuàng)造出木器上冰裂紋,短材相互以“人字形”攢接,與眾多橫平豎直的規(guī)則圖案形成反差和變化,貌似紛亂變化,實為有序。
在家具基本光素的年代,方角柜以冰裂紋、鏨花花紋裝飾表明其身份的不同凡響,非尋常人家可以購置。在黃花梨家具中,有一定數(shù)量的攢接紋柜,圖案多變,除冰紋外,還有萬字(卐)紋、曲尺紋、十字錦紋、橫豎欞紋、龜背紋、菱形紋等。在視覺上,它以空靈玲瓏為勝。早期簡單,晚期繁復。
攢接紋是早期圖案裝飾的代表,在雕飾尚未發(fā)展之時,它代表了新的視覺景象和功能變化。從明末清初、清早期至清中期,雕飾日趨發(fā)展,除攢接拐子之外,冰裂紋、風車紋、萬字(卐)紋、曲尺紋、十字錦紋、橫豎欞紋、龜背紋、菱形紋等基本不見蹤跡。這也反證了攢接紋飾是一種早期普遍使用的形態(tài)。
這類在當時即非常考究的家具,在今天看來,亦是比一般方角柜更珍貴,也更具研究價值。
圖1明末清初黃花梨冰紋方角柜,長109.5厘米,寬50厘米,高197.4厘米。(侶明室《永恒的明式家具》,紫禁城出版社)如黃花梨冰紋方角柜(圖1),上半部正面、雙側(cè)面為攢接冰裂紋欞格。柜下部為柜門,雙門間有閂桿。腳間壸門式牙板曲度飽滿。柜上部柜門使用白銅方形合葉和面葉,柜下部柜門安裝白銅六合云紋面葉和白銅菊形合葉,白銅鏨花。這些構(gòu)成了重要的裝飾要素,令柜子錦上添花。它雖是光素之體,但其絢麗的鏨花六合云紋面葉、菊形合葉合葉銅飾表明其制作年代晚于明晚期。
攢接、鏤空紋的方角柜
下面可以繼續(xù)觀察幾例黃花梨攢接紋方角柜和黃花梨透雕紋方角柜,以進一步明了這些器物之華美。
圖2清早期黃花梨攢接紋方角柜,長120.8厘米,寬49.2厘米,160厘米。清早期黃花梨攢接紋方角柜(圖2)全身正側(cè)三面攢接透欞,雙門為十字連方燈籠錦紋,側(cè)面為冰紋。雙門間有閂桿,門內(nèi)三層屜板。氣象空疏,功能更為強化。足間有變體直棖,兩端稍上揚并雕飾,棖上飾團螭卡子花。雕飾雖不多,但可見雕刻的嫻熟。此柜攢接透欞及雕刻之橫帳和團龍紋卡子花令柜子玲瓏剔透而又視覺飽滿,為雕飾時期佳構(gòu)。
圖3清早期黃花梨透雕門方角柜,長80厘米,寬40厘米,高105.5厘米。(安思遠:《洪氏藏木器百圖》)清早期黃花梨螭龍紋方角柜(圖3)所有邊框均打洼,雙門中間有閂栓,雙門四抹三段,上段攢十字燈籠錦紋。中段浮雕對稱的雙螭龍紋。下段透雕壽字紋,壽字為螭龍形,其四周是大小七條龍構(gòu)成的子母螭群龍紋,牙板中間處已演變?yōu)楣兆蛹y。方角柜整體上梳下密的設計格局,老道生動的雕工,使之成為明式家具小方柜中不可多得的翹楚之作。
圖4清早期黃花梨透螭龍紋圓角柜,長73.7厘米,寬46.8厘米,高101.5厘米。(佳士得拍賣公司,1998年9月)清早期黃花梨螭龍紋圓角柜(圖4)柜門三抹兩段,柜門上段落堂踩鼓透雕十字花紋和四合如意紋,美如織錦。柜門下段委角開光,內(nèi)雕草龍式對稱的雙螭紋,身尾波折蔓妙,浪漫歡快。開光下端雕變體的卷草形雙螭尾紋,上飾花苞。雙螭尾紋與雙螭龍紋組成對稱的子母螭龍紋。壸門式牙板起線,雙螭尾紋嚴重簡化為花芽狀。牙板與牙頭交接處雕透光云紋。這種花芽紋是此類紋飾的一個年代代表。此柜柜體雖小,但柜門裝飾豐富,處處匠心,一絲不茍,體現(xiàn)了以品質(zhì)取勝的奢侈品制作特點。
華美的“文人書柜”其實為儲存食物的“氣死貓”
以上柜子,或攢斗格子紋,或透雕圖案,以便通風,舊時用以盛放食物,為食物柜。在沒有冷藏設施的年代,食物適宜置于通風儲具中保存。南方人給這種柜起了個形象的名字,叫“雞籠柜”,也稱為“碗柜”“飯柜”。北方人又叫它“氣死貓”。顧名思義,其內(nèi)儲食物,貓隔門可見而不可得食。民間語言直白形象,生活意趣爆棚。
但在近年來的黃花梨家具研究和商業(yè)話語中,人們已漸漸有意無意地忘掉那些俗名?;蛟S潛在的邏輯是,此類多方位精致的柜子竟然只是用來儲存食物的“氣死貓”嗎?有人憤憤不平,覺得這太不夠風雅,于是有了“文人書柜”一說,成為畫家、詩人盛放書畫、圖書的專屬。
但可惜的是,并無其為“文人書柜”的證據(jù)出現(xiàn)。在筆者看來,這類“美化”無疑掩蓋了遮蓋了歷史的真實。把這類柜子還原為“氣死貓”,還原到古代生活中其日常用品的狀態(tài),可以舉證明清時期上層人家生活之考究,可以實實在在地還原明清明式家具使用者的高貴生活品質(zhì),給明清活色生香的生活場景找到一個生動的標本,用實物縮影直觀展示當時的富裕。
就如如今所見,“氣死貓”方角柜實物,設計和工藝一般大多很考究,玲瓏剔透,裝飾感強烈。可推測此類家具本非凡常人家之物。黃花梨材質(zhì)的如此,筆者所見的漆柴木制作的亦然,它們的奢華精致,證明先民凡常生活的品質(zhì)?!盎钤谕砻鳌?,認識晚明的優(yōu)雅和富足,不妨從“氣死貓”開始。
同時也可以這樣歸納一下,在明清時期,正如架子床是最昂貴、最豪華的家具一樣,最親近生活的另一類器物“氣死貓”也總是以優(yōu)美不凡示人。它是最具設計匠心和變換多姿的制作。原來古人如此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所用,最精美的明式家具恰恰是吃飯和睡覺的用具。
來源:《古典工藝家具》雜志
微信號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