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琺瑯家具賞析:富麗堂皇中西合璧\國內(nèi)巴花價格上漲2000元立方米
文、圖/周京南[微博](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宮廷部)
清乾隆鏨胎琺瑯四友圖屏風(fēng)
通高286厘米,橫290厘米
該屏風(fēng)為三扇屏,紫檀木邊框,須彌座,兩側(cè)為鏤空琺瑯站牙抵夾。屏心為鏨胎琺瑯,銅鍍金地鏨刻卷云紋,三屏通飾《松竹梅蘭四友圖》,點綴靈芝和湖石,左上方書《御題四友圖詩》。背面飾減地陽文松、竹、梅及玉蘭、牡丹等花卉圖。屏風(fēng)高大壯觀,做工精湛,鎏金厚重,金碧輝煌,詩情畫意,具有文人氣息,是保存至今絕無僅有的琺瑯重器。
清中期掐絲琺瑯蝙蝠花卉紋方凳
高52厘米,邊長50厘米
凳面方形,內(nèi)有方形開光,凳面邊沿為冰盤沿線腳,凳面之下有束腰,透雕鏤空花牙,四條腿子直下,足端內(nèi)翻。此方凳通體施淺藍色琺瑯釉為地,用藍、綠、粉、紅、黃、豆綠等色釉填飾出蝙蝠、拐子及各種變體的花紋。整體造型簡潔,鏤雕技藝精絕,釉色明艷,頗具富麗堂皇之氣。
清代以降,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至清中期,物阜民豐,國力強盛,統(tǒng)治階級有足夠的財力精力來支持工藝美術(shù)的發(fā)展,很多工藝品種都較以前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一時期的琺瑯工藝也不例外??滴醭跄?,清廷即在武英殿附設(shè)的造辦處部門中設(shè)置“琺瑯作”,制造宮廷專用器皿。乾隆時期的宮中造辦處在琺瑯器的制作上,更是突破了一般瓶壺碗盤之類范圍,擴大到家具上。
從現(xiàn)在留傳下來的清代嵌琺瑯家具上看,這些嵌琺瑯家具依所嵌琺瑯的工藝手法的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嵌掐絲琺瑯家具、嵌畫琺瑯家具、嵌鏨胎琺瑯家具等幾大類。而按家具品種分,也相當豐富,涵蓋了從屏風(fēng)、寶座、桌案、架格、香幾、椅凳等各類家具品種,這一點從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清宮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檔案中反映出來。如:“乾隆十七年(琺瑯作)十一月初三日員外郎白世秀來說太監(jiān)胡世杰交掐絲琺瑯面紫檀木邊小桌一張,掐絲琺瑯面漆桌一張?!庇?,乾隆十六年十一月(油木作)檔案記載:清宮造辦處收了一批家具,其中包括,“紫檀木錦地博古大柜、番草書桌椅子、海棠式香幾、掐絲琺瑯小香幾等,所用工料并水陸運費包裹共銀三千七百五十二兩一錢七分?!?/p>
從上述的清宮檔案可以看出,當時的造辦處曾為皇家生產(chǎn)制作了大量的琺瑯家具,品種眾多,不計工本,這些琺瑯家具歷經(jīng)幾個世紀的風(fēng)雨滄桑,至今仍有一部分完整地保留下來。它們均是物盡精奢、工精料細的典范之作,也代表了清代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本文介紹幾件有代表性的琺瑯家具,以饗讀者。
清乾隆掐絲琺瑯山水人物圖寶座
高106厘米,縱90厘米,橫128厘米
寶座邊框紫檀木制,七屏式座圍,座面為硬屜,下有束腰,蓮瓣紋托腮,四條粗碩的腿足直下,足端向內(nèi)兜轉(zhuǎn),形成內(nèi)翻回紋馬蹄足,足下踩有紫檀木托泥。此寶座在座圍子上飾有銅胎掐絲琺瑯,繪有《山水人物圖》,有捕魚、牧牛、樓閣、小橋、山水樹石等風(fēng)景。背面飾花鳥圖,有梅雀、蝶花等。座面邊沿及腿足等處亦飾有掐絲琺瑯夔紋拐子紋等。這件寶座造型端莊大氣,雕飾華美,色澤鮮艷的掐絲琺瑯與沉穆的紫檀木搭配在一起,顯得流金溢彩,富麗堂皇。
清初掐絲琺瑯壽字靠背椅
高83厘米,寬53厘米
該椅做成海棠式,轉(zhuǎn)圈靠背,靠背板頂端作出卷書式搭腦,搭腦下方開有云紋亮腳,扶手處則鑲有銅鍍金雙立螭紋,靠背與海棠形座面之間以瓶式立柱相連。這件靠背椅通體施藍色琺瑯釉為地,靠背板在深藍色釉上飾以斜萬字錦地紋,在錦地上再飾紅色篆體“壽”字及彩色雙螭。座面采用落堂作,中心低凹,邊沿高起,邊沿上飾龜背紋,座面中心處飾掐絲勾云紋和填綠釉螭紋,座面之下為壼門式牙板,椅面邊壁及四腿均飾各色纏枝蓮及黃色龜背錦紋。四條腿足直下,足端做出馬蹄足,其下以紫檀托泥相連。從存世于今的清代椅凳類家具來看,清代的椅子大多以竹木制成,也有部分是在以木為胎的家具上鑲嵌一點陶瓷、青玉、金屬飾件的,但是像這件通體以掐絲琺瑯制成的椅類家具卻并不多見,足見其珍貴性。
清乾隆掐絲琺瑯番蓮紋冰箱
高41.8厘米,口邊長72.5/92.5厘米,底邊長64/64厘米
清乾隆掐絲琺瑯番蓮紋冰箱冰箱為長方體,雙開活蓋,一蓋上有兩個銅錢紋開光,用于將箱蓋提起,同時兼有透氣之功。蓋四壁邊包銅,一側(cè)邊沿鐫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書款。兩側(cè)安有雙魚吞環(huán)提手。箱內(nèi)壁采用鑲銀里的做法。蓋及四壁均施天藍色琺瑯釉為地,掐絲填釉各色纏枝番蓮紋,箱底飾掐絲琺瑯冰梅紋。冰箱下承紅木底座,底座四角的拱肩處鑲嵌獸面紋琺瑯,窪堂肚牙子,鼓腿彭牙,足端雕出向外翻卷的獅爪紋。足下踩托泥。此冰箱琺瑯釉色豐富明快,做工較為精細。
據(jù)商家反映,自前段時間CITES公約將巴花列入瀕危管制附錄二之后,巴花價格便開始逐漸回彈,再加上海運費用上升、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巴花的進貨價格總體上漲了3000元/立方米左右。不過在國內(nèi)市場上,考慮到下游市場或會一時難以接受,商家表示巴花的價格漲幅相對緩和,大約在1500—2000元/立方米左右。商家同時表示,將巴花列入瀕危附錄二,意味著未來巴花的國際貿(mào)易將全部受到嚴格管制,貨源供應(yīng)將會明顯減少,國內(nèi)市場巴花的價格或?qū)⒊掷m(xù)走升。目前廣東市場巴花長2—4m、厚5cm、A級報價15500—16500元/立方米。
(記者陳振偉)
乾隆六年(1741年)十一月十日,紫禁城慈寧宮旁造辦處的牙作里,一名牙匠愁眉緊鎖,正盯著桌子上的一塊沉香木出神。他叫楊維占,廣東人,四年前因為雕刻象牙的手藝精湛,被粵海關(guān)監(jiān)督鄭伍賽看中,親自派人送到京城。
臨行前,鄭大人反復(fù)叮囑,在內(nèi)務(wù)府當差凡事要格外小心,不能有一點差錯。內(nèi)務(wù)府牙作里的牙雕匠人主要來自江南,這一去不僅關(guān)乎自己的前程也牽連著廣東牙匠的聲譽,不能丟了手藝。楊維占不負所托,到造辦處的第一年,他還領(lǐng)著最低工資,每月二兩銀子,第二年升到了三兩,第三年就升到了八兩,成為一等匠人,距離特等匠人的十二兩只有一步之遙。
“蘇州樣,廣州匠”
在造辦處的這幾年,楊維占可算大開眼界。雍正皇帝對造辦處極為重視,不斷開設(shè)新作,增添匠役,到了乾隆朝,造辦處已有四十二作,各類工匠四百多人。木作、雕鑾作、刻字作、皮作、繡作、玉作、眼鏡作、花兒作……宮里用的、玩的幾乎都出自造辦處,工匠自然也都是頂尖的。造辦處的工匠絕大多數(shù)是從上三旗佐領(lǐng)內(nèi)挑選的家內(nèi)匠役,廣東等督撫推薦的南匠和招募的民間匠人只有幾十個。南匠的待遇比家匠高出許多,一般的家匠每月只能領(lǐng)到一兩銀子。而南匠除了工食錢糧銀還有春秋兩季衣服銀、在原籍的安家銀,當差時間長、技藝精熟、勤謹賣力的還賞給官房住,家里如果有事還給半年到10個月的假期。真是份兒難得的好差事。
而且,造辦處用的材料、器具都是最上乘的,又有機會和各地的能工巧匠在一起切磋技藝,對于手藝人,還有比這更好的機會嗎?楊維占對交辦的活計從來都是謹小慎微,不敢有一絲馬虎,漸漸地他的技藝得到了其他工匠的認可,連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戶部尚書海望都對他的手藝頗為贊許。也正因如此,活計房總管郎中色勒才把這塊珍貴的上等沉香木交到了楊維占手上。
沉香木自古以來就是眾香之首,是亞熱帶地區(qū)的沉香樹因創(chuàng)傷分泌的樹脂經(jīng)年累結(jié)而成,結(jié)香不易,大塊沉香木更是難得。總管郎中色勒思量再三,也沒想好把這塊沉香木雕成什么,才能讓皇上喜歡,因此干脆叫楊維占帶回去擬出樣稿,再呈報活計房登記入冊。楊維占小心翼翼地捧著這塊高20多厘米,長、寬10多厘米的沉香木回到了牙作。盯了足足兩個時辰,連午飯也沒吃,還是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心情則是亦喜亦憂,喜的是這是一個施展才能的好機會,做得好了,賞銀是免不了的,沒準皇上一高興還許他把家眷搬來京城,免了骨肉分離之苦;憂的是牙作向來以雕刻象牙為主,而象牙與沉香木在材質(zhì)上相差甚遠,雕刻手法自然也不一樣,一旦雕壞了,輕則罰些銀兩,重則發(fā)回原籍,如何向父老交代?
楊維占只顧盯著沉香木發(fā)呆,沒注意一個人悄悄站在了他的身邊。此人正是與楊維占一同被選送進京的廣東牙匠黃振效。此時,他可是牙作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黃振效善于交際,進內(nèi)務(wù)府沒多久就和江南牙匠們交上了朋友,并拜江南刻竹名家封歧氏為師,掌握了江南技藝的精髓??滴酢⒂赫龝r期,江南地區(qū)的秀雅藝術(shù)風(fēng)格比較受歡迎,特別是雍正皇帝,直接授意牙匠們摒棄俗巧的“外造之氣”,確立了清秀雅致的“內(nèi)廷恭造樣式”。到乾隆皇帝繼位,牙作的工匠們依然延續(xù)著這種風(fēng)格。
乾隆三年(1738年),黃振效模仿蘇州地區(qū)匠人擅長的核舟雕刻工藝制成了一只象牙鏤雕小船(今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船長5.2厘米,寬1.5厘米,高1.7厘米,船身滿施鏤空,門窗具備,開合自如,連船底下的船舵都可左右活動;船首上雕有三人,艙篷上有七名船夫在安置船桅,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面目。此件作品一完成,立刻轟動了整個造辦處,人人爭相觀看,乾隆皇帝也大為欣賞。并特許他可以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款識,工匠能署名,在當時是極不尋常的待遇,于是,他在右船舷下側(cè)刻上了毫芒細繪陰刻楷書填黑款“乾隆戊午花月小臣黃振效恭制”。
三個月后,黃振效又運用嘉定地區(qū)的竹刻工藝完成了牙雕“漁家樂圖筆筒”(今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筆筒高12厘米,口徑9.7厘米,雕刻了兩幅漁家生活場景,精妙絕倫,還作陰刻楷書填黑乾隆御制詩文一首:“網(wǎng)得魚蝦足酒錢,醉來蓑笠伴身眠。漫言泛宅曾無定,一曲漁歌傲葛天?!蓖瑯?,黃振效也獲準刻上了自己的款識。
珍品收入乾清宮
黃振效和楊維占既是同鄉(xiāng)也是好友,見楊維占呆坐在一塊沉香木前,便猜中了八九分,輕聲說道:“這可是道難題。”楊維占見黃振效來了,如獲至寶,趕緊與他商量雕刻題材。按楊維占的想法,題材既要符合皇家品味又要適合用料還得能顯示出廣東牙匠的手藝。黃振效思索半天,說道:“咱們牙作的工匠不比外頭,追求的是‘雅、秀、精、巧’,這‘精、巧’二字,倒是不難,難的是要在‘雅、秀’上下功夫。當今皇上以古雅為美,不妨‘仿古制行之’,從典故里尋個新意出來?!?/p>
一語驚醒夢中人。幾天后,楊維占將“沉香木雕香山九老”的樣稿交了上去,總管郎中色勒大為贊賞。當年年底,楊維占便完成了這件沉香木雕中的絕世珍品。
“沉香木雕香山九老”(今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寬9厘米,高18厘米?!跋闵健狈灞谖÷?,刀斧痕歷歷可見,頗具中國山水畫“斧劈皴”之意,峰下巖間,雕刻出十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九個老人分成三組:一老背對觀者而立,他的左手背于身后,右手高舉,正提筆于巖壁題寫詩句,二老倚石立于旁邊觀看,石上還放著一方硯臺;觀看題壁的二老身后有五老圍坐于一矮幾前,或言談,或觀賞題壁老者,幾上放置一套茶具;山壁左側(cè)有二老(一為老僧)倚石交談。題壁老人的右下方有兩個小童子在烹茶。人物眾多,各異其趣。
巖壁上方陰刻填紅引首印:“中和”,并陰刻填藍楷書清高宗乾隆的御題詩文:“風(fēng)流少傅十年間,結(jié)社香山共往還。漫道滄桑多變幻,試看常住是香山?!笨睿骸坝}”,填紅篆?。骸拔┚┮弧迸c“乾隆宸翰”。乾隆的這首詩收錄在清高宗《御制詩》初集中,詩題是《題刻畫伽南香山九老圖》,可見是專為這件作品而作。楊維占也同樣獲得了在作品上留下自己款識的殊榮,在全器左側(cè)下方陰刻楷款:“乾隆辛酉年小臣楊維占恭制”。
從木質(zhì)、色澤與香味來看,這件沉香木雕作品與舊藏清宮其他伽南香木接近。由于沉香木稀少且多朽木細干,用之雕刻,少有大材,清宮所藏雖豐,沉香木雕也十分稀有,“沉香木雕香山九老”、“雕金絲棋楠觥形杯”和“沉香木雕山水筆筒”(均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其中代表,又以這件最為著名。
《養(yǎng)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乾隆七年(1742年)正月四日(匣作)檔冊中記載清高宗傳旨將這件“沈香九老山子”收入乾清宮的頭等作品之列,可見乾隆皇帝對其的喜愛程度。當年,楊維占和黃振效就一同接家眷進京,成為“抬旗南匠”,以便“永遠報效”,這在當時是十分難得的榮寵。并且,在乾隆十年(1745年)之后,造辦處牙作的工匠便主要來自廣東。
雪作須眉云作衣
王國維在談到清代學(xué)術(shù)時說:“國初之學(xué)大,乾嘉之學(xué)精,而道咸以來之學(xué)新?!边@種“大”與“精”的結(jié)合,使清代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具有了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總結(jié)性,即集傳統(tǒng)之大成的潮流,造辦處諸作就是集歷代特種工藝之大成。國力強盛、文化發(fā)展,同時統(tǒng)治者具有高雅的藝術(shù)品味,可以說,康雍乾盛世為當時的工匠們提供了最好的創(chuàng)作機會和展示舞臺。對于源遠流長的皇室收藏,它不僅是“宜子孫”的一筆寶貴財富,也不只是供皇帝個人賞玩的珍稀藝術(shù)品,更重要的是這些藏品具有的強烈的政治與文化的象征意義。
“香山九老”亦稱“洛中九老”或“會昌九老”,講的是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秋,以唐代詩人白居易為首的九位老人在洛陽香山聚會的故事。那一年,白居易74歲,參加聚會的還有89歲的胡杲、88歲的吉皎、87歲的劉真、85歲的鄭據(jù)、82歲的盧真、77歲的張渾、95歲的僧如滿和136歲的李元爽,白居易是其中年齡最小的!這群平均年齡90歲的老人,不時游宴于香山龍門寺,詩酒唱酬,成為洛陽城內(nèi)一大盛事。白居易曾請人繪制了一幅《九老圖》并做《九老圖詩》,著重描繪最為高壽的僧如滿和李元爽:“雪作須眉云作衣,遼東華表鶴雙歸。當時一鶴猶希有,何況今逢兩令威。”
在唐代的著名詩人中,白居易算是際遇不差的。少年成名,科場得意,享譽文壇,仕途雖有坎坷,但并不兇險,晚年生活更是令人羨慕。唐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被請為太子賓客時,就曾作詩《中隱》:“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fù)似處,非忙亦非閑。不勞心與力,又免饑與寒。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君若好登臨,城南有秋山。君若愛游蕩,城東有春園?!?節(jié)選)到晚年,他果然過上了這種理想的“中隱”生活。
白居易晚年結(jié)“九老會”主要是為了遠避黨禍,靜思談禪,并且創(chuàng)作了大量富有禪意的“閑適詩”,不僅令當時閑居洛陽的文人們心生向往,后世文人也頗多效仿。宋代歷任四朝宰相的文彥博就曾仿“九老會”,召集洛陽年高德勛的12人組成“洛陽耆英會”;明初,林原縉等九人也組成了“花山九老會”。同時,“香山九老”也是后世歷代畫家喜歡的題材。明代畫家周臣曾繪《香山九老圖》(今藏于天津博物館),臺北故宮也藏有宋代劉松年繪制的《九老圖》和同樣題材的一幅宋代扇面畫。
不知是不是擺放于乾清宮的“沉香木雕香山九老”引發(fā)了乾隆皇帝的興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秋,他下詔也舉行了一次“九老會”。選了9位年齡最長的在朝王公大臣,共677歲;又選了9位在朝的武臣,共722歲;以及9位退休的大臣,共704歲。三組老臣,共二十七人,也稱“九老會”去游了一把北京郊區(qū)的香山,而那一年乾隆才50歲。這位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活了89歲,“九老會”辦的實在是早了點。而且,白居易晚年那種遠離政治,潛心參禪,酬酒賦詩的狀態(tài),乾隆皇帝也從未有過,他當了60年皇帝又做了3年太上皇,把權(quán)力掌握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參考資料:《清代造辦處的機構(gòu)和匠役》吳兆清;《十八世紀宮廷牙匠及其作品研究》嵇若昕;《大美無疆的清宮藏牙雕藝術(shù)品》張林杰;《故宮文物上的清代文化》鄭欣淼;《白居易與香山九老會》姚利芬)
來源:人民網(wǎng)-國家人文歷史
2018年前兩個季度,加拿大卑詩省的林業(yè)公司仍從美國高昂的木材價格中獲利,其中一些公司獲得了創(chuàng)紀錄的利潤。
森林工業(yè)委員會的首席執(zhí)行官蘇珊說:“這是非常不尋常的一年,因為我們看到了非常重要的價格水平,就是前兩個季度,但現(xiàn)在價格卻大幅下降了”。自今年6月以來,大型林業(yè)公司的市值和股價已縮水約三分之一或更多。但到2018年第四季度,卑詩省所有大型林業(yè)公司要么已經(jīng)減產(chǎn),要么宣布減產(chǎn)。
(記者編譯)
判斷古代家具的年代和真?zhèn)?,考察家具的裝飾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疾煅b飾可從家具的配飾、雕刻等方面入手。
看配飾:
工藝之精難以仿制
家具的配飾主要指金屬附屬構(gòu)件,金屬附屬構(gòu)件包括面頁、合頁、鉸鏈、拉手、包角、鑲條、鎖面等。
老家具的金屬附屬構(gòu)件如果是原配的,應(yīng)該被摩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有些材質(zhì)較好的家具還會選用白銅打造,時間久了會泛出幽幽的銀光,令人遐思。許多金屬附屬構(gòu)件上會鏨出各種圖案,有動植物、山水人物、吉祥字符等,工藝之精,是今天的銅匠很難仿得像的。有些民間意趣非常濃厚的圖案上,還可以分辨出地域風(fēng)情和時代風(fēng)尚,具有較高的文物的價值。還有些金屬附屬構(gòu)件時間太久,雖然沒有包漿,卻會留下銹蝕的痕跡,泛出點點綠銹,或者表面上像腐蝕版畫的板子那樣高低不平,這些都是鑒別老家具真?zhèn)蔚年P(guān)鍵之一。
品雕工:
圓得順暢,方得堅挺
看家具的雕刻可從風(fēng)格和雕刻水平上考察。
首先從風(fēng)格上看,明式家具的裝飾手法巧而不繁,樸而不俗,花紋題材多是祥云龍鳳、纏枝花草。清式家具裝飾華麗,花紋繁縟,題材更為廣泛,并且明顯有外邦文化的影響,出現(xiàn)了西番蓮紋等。即使是同一題材,細節(jié)上也有不同,如龍的圖案明清家具都用,但形象明顯不同。明式家具的龍飾比較抽象,顯得輕靈矯健。而清式家具的龍飾比較具象,身子粗大,頭骨突起,龍身子出現(xiàn)鱗紋。
另外,明式家具追求舒適,線條柔和流暢,因為木質(zhì)優(yōu)良,為了顯示木紋的美麗,很少用雕工,只在關(guān)鍵部位雕刻,雕工精細、圓渾。而到了清代,好木材越來越稀少,而雕琢技藝達到高峰,人們開始在雕飾上下功夫,所以清代家具往往布滿雕工,為了顯示等級、身份,舒適度被撇在一邊,追求大氣厚重,顯得奢靡豪華。
收藏市場上有一些雕刻繁縟的清末家具,被鏟去一些紋飾,冒充明式家具或時代較早的清式家具,了解雕刻風(fēng)格后就不難識別了。其次,從雕刻水平上看,過去家具制作時在工時上放得比較寬,工匠的心態(tài)也相當平靜,精雕細刻,圓潤自然。而如今新仿的家具,為了降低成本,往往趕時間,在雕刻上就會露馬腳。如在蘇式家具中,圓不夠順暢,方不夠堅挺;廣式家具的邊框花飾出現(xiàn)偷工減料等情況。
11月18日,在喜氣洋洋的民樂表演中,由山西安民集團“安民紅”紅木館承辦的中國·運城第三屆紅木文化藝術(shù)節(jié)隆重開幕,為河?xùn)|人民帶來了獨具特色的紅木文化盛宴。
盛宴的主角是日益精進的安民紅·晉作紅木家具。紅木家具不僅具有實用功能,更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彰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彰顯文化底氣、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安民集團創(chuàng)建30余年來,始終堅持“誠信永恒、科學(xué)創(chuàng)新、唯嚴唯細、求真求美”的經(jīng)營理念,博采京作、廣作、蘇作各家之長,著力把安民紅·晉作紅木家具打造成享譽三晉的品牌產(chǎn)品。
大餐一道道地上,都是安民集團自主研發(fā)設(shè)計制作的,被譽為晉作風(fēng)格之典范。諸如鯉魚躍龍門、汾河灣射雕、桃園三結(jié)義、西廂記等等文化元素豐富、雕刻工藝精致的紅木產(chǎn)品,使厚重的三晉文化在尊貴的紅木家具上得到了藝術(shù)再現(xiàn),以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贏得現(xiàn)場一片贊譽??付χ鲗m廷床、宮廷書柜、鯉魚躍龍門中堂及三晉五千年書房套等,更受青睞。
空港管委會副主任劉紅平告訴記者,一年一度紅木文化藝術(shù)節(jié)的舉辦,為廣大消費者了解紅木、認識紅木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對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推動紅木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希望安民集團以紅木文化藝術(shù)節(jié)為契機,繼續(xù)遵循“精雕千年奇木、細刻三晉文化,打造名優(yōu)品牌、提升企業(yè)形象”的發(fā)展目標,在紅木文化上做足文章,做大產(chǎn)業(yè),做精品牌,做強企業(yè),多角度、全方位宣傳河?xùn)|及三晉悠久的歷史文化。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