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見:只為紅木家具設計癡迷\生漆是什么?紅木家具擦生漆有什么好處?
王卓見
受父親影響,我也喜愛上了紅木家具。近幾年,由于工作原因和家具設計師的接觸機會多了,讓我加深了對紅木家具的了解,以至于增加了我對紅木家具的喜愛。只要遇到材質精良、造型端美的紅木家具,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圍著其轉來轉去,癡迷不已。
市場上,明清兩代的紅木家具是中華民族紅木家具的代表作。無論明式還是清式,紅木家具猶如中國建筑的縮影一樣,有堅挺的框架,厚實的基座,結構嚴謹和諧,上下左右應稱。加之用材厚重、渾然一體、寓美于用、樸實無華。給人以既有功能盡用之感,又有璞玉渾金之美。
紅木家具的原料皆選用熱帶珍貴木材,如紫檀、黃花梨、酸枝、烏木、雞翅木、香枝木等。這些樹種,一年四季生長,但需一二百年才能成材。成材之木堅硬細密、棕眼細微、色澤原生、擊生朗朗。好的紅木家具由表及里,由主件到附件都用同種木材,無雜木替代、敷衍,木件結合處凸榫與凹榫嚴密結合,絕無掩人耳目嘩眾取寵之意。而現(xiàn)在不少家具,采用刨花板、鋸末板、雜木拼壓板,用螺釘或“T”型、“L”型金屬片組裝,這種家具非常容易變形。紅木家具表里如一、實面實心,經久耐用。當下,凡家有祖輩相傳的古典紅木家具雖然經歷了百年春秋,仍然結構完好,不失典雅,堅實耐用。
明代是中國家具發(fā)展史上最鼎盛的時期,明式家具代表了當時中國較高的文化水平。到了清代,專注家具的文人們開始走向仕途,導致大批工匠開始鉆研各式復雜雕花工藝,因此清式家具裝飾華麗、崇尚繁雜。特別是乾隆時期,國力強盛,疆域遼闊,四海進貢,國庫充盈。他廣納了制作紅木家具的能工巧匠,精選了最珍貴的木材,對皇宮內各種木制品進行升級換代。風靡一時的打造紅木家具的浪潮由京城漫延至各地。那個時期,紅木家具的打造水平可稱得上登峰造極,不僅以“一寸紫檀一寸金”的紫檀和“臺面似玉板”的黃花梨為主體材料,且品種齊全、風姿多彩。尤其雕琢技藝更趨精美、細膩。不同的套件或部位,采用不同的雕琢方法。龍飛鳳舞當然是首選方案,象征福祿壽喻意的麒麟、仙鶴、蝙蝠、梅花鹿等動物和梅、蘭、竹、菊、松、桃、葫蘆等植物都被吸納入圍,雕刻在衣柜、屏風、隔扇等家具上面,畫面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我曾目睹過雕刻工匠的操作過程,他們光把設計好的圖樣放大或描繪在木件上,邊精心雕琢,邊仔細揣摩,猶如少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尤其屏風的畫面仿佛把人帶入了古老的童話世界和人間仙境。在清朝,皇親國戚、達官貴族所有的家具和屏風,既有鍍金鑲邊,又有玉石配嵌,加之百寶閣的古玩珍品和出于官窯的瓷器等作陪襯,盡顯豪華富麗,紅木家具成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征。這些,雖然都由統(tǒng)治階級享用,但每一件都出于勞苦工匠之手。它們在繼承了古代民間文化的傳統(tǒng)的同時,更展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藝。古典紅木家具以美不勝收的東方風姿鶴立于眾多家具之上。
紅木家具一度有些“浮躁”,新中式家具打破了前人在式樣、風格上給人們圈定的思維設計模式,既具備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內涵,又有時代特征的品種與風格,使人感到煥然一新,成為時尚消費。創(chuàng)新后的紅木家具明顯的特點是將雅俗融于一體,雅而致用,俗不傷雅,達到了美學、力學、功用三者的完美結合。如今,紅木家具已成為古今文化藝術的一個載體,讓人在其中品位設計的文化底蘊。
(作者系北京清尚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
大家去紅木市場選購紅木家具的時候,有些賣家都會向消費者介紹說某款家具是上生漆的。那么,生漆是什么呢?為什么賣家要對消費者強調紅木家具是擦生漆的呢?
生漆是什么?紅木家具擦生漆有什么好處?
所謂生漆,就是一種純天然的優(yōu)質涂料,俗稱“土漆”、“國漆”、“大漆”等。它是一種從漆樹上采割的膠狀液體,本來是乳白色的但是和空氣接觸之后就會轉變?yōu)楹稚涍^數小時后之后,表面就會凝固最終生成漆皮。生漆是我國的特產,具有諸多特點,例如耐磨、耐酸、耐高溫等等,是其他化學漆所沒有辦法代替的。
知道了生漆是什么,下面再來說說紅木家具擦生漆有什么好處。
1、生漆十分環(huán)保,它沒有污染,也不像一些化學漆那樣對人體會有造成影響。因為本身來來自于植物,所以它可以非常有效地滲透到木質當中去,保護家具使其不受到破壞。
2、上了生漆的紅木家具能夠保持經久的光澤。紅木家具作為高檔家具,對漆料的要求比較高,而生漆就能夠滿足這個需求,生漆可以與木材融為一體,并且它還具有防腐、防磨等優(yōu)點,因此可以給家具多一層保護,使家具越用越光亮。
3、生漆能夠防潮。對于南方人來說,梅雨天讓人苦不堪言,紅木家具一旦受潮,不僅影響外觀也影響了它的實用性。而生漆是一層很好的干燥膜,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4、生漆能夠體現(xiàn)出木材本身的紋理,通透性非常好。
即使撇開一年暴漲十幾倍的“瘋狂行情”不提,每年古典黃花梨家具的漲幅至少也在20%以上。明清黃花梨家具的魅力和投資價值究竟在哪里呢?就讓我們來聽一聽明清黃花梨家具藏家王卓如先生的分析。
作為黃花梨家具收藏界的幾位“大佬”之一,王卓如先生有著大小幾百件古典黃花梨家具。用王卓如先生自己的話來說,這份對黃花梨的愛既是機緣巧合,也是源于從小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懷舊”情結。
“黃花梨可以說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有文化的木頭’,其超越現(xiàn)代標準、永不落伍的設計和不可再生的稀缺性,都決定了其無與倫比的價值。”王卓如先生告訴記者,經過2005和2008年的兩次大漲,如今他的黃花梨藏品保守估計也有20~30倍的漲幅。即使撇開一年暴漲十幾倍的“瘋狂行情”不提,每年古典黃花梨家具的漲幅至少也在20%以上。
不僅如此,在王卓如先生看來,總共存世才17000余件古典明清黃花梨家具價值,今后無疑也將持續(xù)看漲。為此,他更是計劃將自己的藏品拿出來建立一個專門的黃花梨博物館,尋求更多志同道合的收藏愛好者。
那么,黃花梨家具的魅力和投資價值究竟在哪里呢?就讓我們直接來聽一聽王卓如先生的分析。
記者:古典黃花梨家具的主要收藏價值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王卓如:中國古典家具與中國繪畫、青銅器、玉器、瓷器等傳統(tǒng)藝術品一樣,既可以帶給人們觀賞的享受,又能讓人們在使用的同時,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更多、更直接的身體感受,從而對中國古典傳統(tǒng)家具流暢的線條和華貴的材料更加喜愛和崇尚。匠人精湛的工藝、完美的造型,使每一件家具已遠遠超越其使用價值而成為名符其實的藝術珍品。每件古典黃花梨家具所體現(xiàn)的價值,應該包括材質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和實用價值。由于古典黃花梨家具的淵源性、尊貴性、稀缺性、國粹性、文化性、傳承性和成就性,注定它聲名顯赫、傲里拔尊。
記者:古典黃花梨家具的珍品有怎樣的特點?
王卓如:中國家具史是一部由木頭構創(chuàng)的絢麗詩篇,其中以明朝為大盛,明代家具是中國家具史的巔峰。儒家的含蓄、內斂、中庸,道家的無為、自然、天人合一,在明式家具上都已完美呈現(xiàn),它簡練流暢、穩(wěn)健典雅、收放有度、剛柔并濟、形神兼?zhèn)?。前輩王世襄先生提出明式古典家具十六品:簡練、淳樸、厚拙、凝重、雄偉、圓渾、沉穆、濃華、文綺、研秀、勁挺、柔婉、空靈、玲瓏、典雅、清新。而古典黃花梨家具除了具備上述特點以外,由于其本身的木性(木色金黃而溫潤、其色澤不靜不喧、紋理清新,如行云流水),又加上其散發(fā)出自然的淡淡幽香沁人心脾,故而備受明清匠人寵愛。特別是明清盛世的文人、士大夫之族對家具的審美情趣,更使得黃花梨家具卓爾不群,堪稱世界家具藝術中的珍品。
記者:對于正在籌建的黃花梨家具博物館,您有怎樣的初衷和規(guī)劃?
王卓如:中國古典家具所凝聚的文化博大精深,古典家具秉承了古遠以來華夏藝術的特質,以其從未消失的抽象性和寫意情結,利用具有強勁生命力的線條反照自然流暢的動感美質,最大效應地化解了家具制作中的僵硬線條。
中國古典家具,正是在它的制作者所處的特定社會背景下,遵循著中華民族特有的哲學審美觀念、人文、生態(tài)狀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勁生命力的實用藝術媒介物,也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結構方式,通過塑造具有感人魅力的靜態(tài)視覺形象而表現(xiàn)人的精神世界的,是可以通過形式感悟內在精神的生命體,并由此使人們的生活藝術化。中國古典家具是中華民族對園林、庭院、居室生活之美的不悔追求和創(chuàng)造。我只是讓這些我多年收藏的古典黃花梨家具活生生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使得更多有識之士還有機緣來認識、欣賞、傳承、弘揚和研究中國古典家具之美,共享這最后的“燦爛經典”。
記者:在您看來,古典黃花梨家具的未來市場走勢如何?
王卓如:黃花梨古典家具憑借其自身的獨特性、尊貴性、稀缺性、文化性和藝術性,注定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它已成為繼中國書畫、瓷器后藝術品收藏的第三大熱點。黃花梨家具自從走上拍壇的那一刻起,一直受到廣大收藏愛好者的熱捧和推崇。近年來,黃花梨家具在拍賣場上的拍賣業(yè)績也是屢創(chuàng)新高,節(jié)節(jié)攀升,并且它還成為了擁有者的“名片”,在這張名片上標注著身份、地位、文化、品位、修養(yǎng)和財富。隨著人們知識的豐富、生活的富足,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未來,黃花梨家具的市場價值也會更加凸顯。
記者:對于初入門的黃花梨家具收藏愛好者,您有怎樣的建議?
王卓如: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盛世收藏”的氛圍越來越濃,而黃花梨古典家具也以其拍賣價格高、成交量高、行情走勢穩(wěn)、投資收益大等特點,常為人們津津樂道。加入收藏黃花梨家具的隊伍也不斷壯大。然而,受利益驅動,作偽手段五花八門,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事情也層出不窮,所以初入門者須格外謹慎,畢竟黃花梨家具收藏耗資不菲,應本著“多看少動、多學少買、寧缺毋濫”的宗旨,先練好“內功”??梢韵葘W于好的老師,博覽相關參考文獻,多到博物館、展覽館去看看真正的精品家具,有機會多向行家請教。等具備了一定的鑒定能力、審美眼光,然后再開始家具的收藏。
原標題:為供孩子上學男子欲賣“古董”
合肥晚報訊家住肥東公園路的俞先生家里珍藏有一套晚清時期的家具,包含有手提箱、旅行箱、盆、首飾盒、糖果盒等80余件物品??墒亲蛱?,俞先生卻向本報記者表示,他要出售這些家具。放著好好的家具不要,卻要出售,這是為何呢?
昨天下午,記者在俞先生租住的家中見到了這些家具。家具被擺放在大廳靠大門的墻邊,80余件物品雜亂堆砌在一起,有些家具似乎很久沒有用過,上面沾滿了厚厚的灰塵。
記者看到,這些家具保存十分完好,有盆、糖果盒、飯菜盒、酒盒等日用品,也有旅行箱、手提箱、首飾盒、皮包等生活品。記者注意到,一款木質的手提箱,今天的人手提著也絲毫不落伍。據悉,這些家具都是俞家祖輩傳下來的,按照時間推算,距今也有近100年的時間,屬于清末民初時期的家具。
俞先生告訴記者,他想變賣這些家具,籌集孩子上學的費用?!拔液屠掀哦紱]有工作,生活較為艱難,希望出售這些家具,換些錢?!?本報記者周洪)
采訪/吳少菊圖片提供/acf:home
設計師名片
王昕,ACF設計產業(yè)集團創(chuàng)始人,acf:home品牌設計總監(jiān),北京國際設計周特邀顧問、策展人。一位以誠意和用心,探索、發(fā)現(xiàn)適合當代人生活方式的家具設計師,寄望用好的設計,喚醒人們對生活本身的熱愛。
王昕設計師觀點
現(xiàn)在中國設計的整體水平并不差,而且發(fā)展速度很快,我們不比國外的弱,也不需擔心設計能否被國際接受和認可。
2014年,第五十三屆米蘭國際家具展中,ACF以華人品牌的身份首次進入主展館,別有意義。
而此前略帶賭氣與不甘喊出“爭奪中國設計師的話語權”的ACF和王昕卻早已從容轉身,帶著知名的國際設計團隊,以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家具設計,在中國強力發(fā)聲,關注當代生活方式的文化與價值。
本期專題,來聽王昕講述中國原創(chuàng)設計的發(fā)展與自信。
對話王昕
問_吳少菊答_王昕
中國原創(chuàng)設計保護并不樂觀
記者:在原創(chuàng)設計越來越受到國內設計師重視與呼吁的時候,您怎么看當前中國的原創(chuàng)家具設計的整體情況?
王昕:目前整體情況還不太樂觀,大多數品牌的家具都存在著被抄襲的現(xiàn)象。其實原創(chuàng)設計被抄襲是遲早會發(fā)生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因為抄襲者往往會在確定一件設計產品的市場之后,再來行動。
我覺得抄襲的情況是會越來越嚴重,并且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因為本身這個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基礎素質也都不高,加之有太多外行人進入,就導致這種抄襲的現(xiàn)象根本就不被當回事。即便是在現(xiàn)在的W5號館(中國國際家具展推出的以原創(chuàng)設計為主題呈現(xiàn)的W5館,集中了目前國內知名設計師創(chuàng)建的獨立品牌)里,抄襲的設計仍然堂而皇之的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可能在抄襲者看來,只是把抄襲作為一個掙錢利器,對于是否要尊重原創(chuàng),好像是沒有什么概念的。
記者:您曾說面對抄襲,設計師對作品的自我保護是最重要的,但按您說的目前這種情況來看,其實設計師對自身設計的保護是非常不利的。您有哪些建議?
王昕:其實,現(xiàn)在外觀專利的申請環(huán)境比較寬松,只要在沒有人抗訴的情況下,如果已經有人申請了設計,同樣的外觀再去申請,仍然可以被通過。當然,即便如此,設計專利還是要申請的。面對被抄襲的情況,還是需要政府從根本上想辦法解決這個事情,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也只是申請專利,參加展覽會,然后開發(fā)布會提早發(fā)布……也只能這樣。我覺得現(xiàn)在對原創(chuàng)設計的支持更多是停留在語言層面上的,當然設計師隊伍對自身設計的保護意識也在覺醒當中,雖然還遠遠不夠!
記者:那您所了解的國外設計界中,在原創(chuàng)設計的保護上有否哪些可供借鑒的經驗?
王昕:為什么說只要政府愿意去做這個事情,其實就可以得到解決。以歐洲為例,他是由一個來自不同行業(yè)的人組成共同評審團,來評定一件產品是否為抄襲的。也就是說,抄襲與否并非由專業(yè)的人士,而是由消費者來認定的。其實我覺得現(xiàn)在的消費者,對于設計、或是原創(chuàng)的認知度,已經提高了很多。但即便如此,面臨著同樣的產品,當價格上有很大差距的時候,消費者還是會選擇跟利益相關的一方。
acf:fome俏花枝系列爭奪中國設計師的話語權
記者:2014年,第五十三屆米蘭國際家具展中,ACF以華人品牌的身份首次進入主展館,別有意義。中國原創(chuàng)設計已經為國際接受與認可了嗎?還是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王昕:我更想說其實現(xiàn)在中國設計的整體水平并不差。ACF之所以開始做原創(chuàng)設計,就是因為在國外看了太多的展,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只有10~20%的品牌產品是非常有設計感的。其余大部分產品,雖然在工藝方面他們可能更勝一籌,但設計上確實挺一般的。那為什么我們不能有自己的原創(chuàng)設計呢?首先,在設計上,中國整體設計水平的上升速度很快,我們并不比國外設計師弱;再者,就ACF來說,我們想要做的,是通過不斷地行動和努力,讓中國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去影響未來世界設計的格局。至于是否被國際接受和認可,順其自然!
記者:這也是您將ACF的品牌口號從“爭奪中國設計師的話語權”轉為“國際設計,中國發(fā)聲”的原因所在吧?
王昕:對。其實“爭奪中國設計師的話語權”,還帶有一定賭氣的成分,就是我覺得我們被忽視了,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不弱;再者,目前來看,實際上全球家居最大的市場是在中國,那為什么要讓國際來承認?所以轉為“國際設計,中國發(fā)聲”。我們擁有一個國際化的團隊,有來自法國、荷蘭、意大利、新加坡、以及國內的設計師,希望能夠在中國發(fā)出聲音。那么在國際上發(fā)聲,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一直有在關注這幾年國際家居市場,其實并不是特別理想:整個歐洲市場并不樂觀,美國市場雖然在復蘇階段,也只能說勉強可以。目前中國家具市場在重新洗牌,傳統(tǒng)家具行業(yè)也在變化,因為消費主體已經開始向80、90后快速過渡。那么,家具設計行業(yè)必然要緊跟潮流趨勢。因此,我認為還是先立足于本土,本土市場還未成功經營的時候,先別想著往外跑。
記者:與諸多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合作,為ACF帶來的改變與影響有哪些?
王昕:如果一個品牌的產品風格由單一設計師貫穿整個系列的話,當然它很統(tǒng)一,但你也會覺得很乏味,因為他不可能保證每個產品的質量與設計感。而ACF不同設計師間的合作,在一個統(tǒng)一的主導風格下,能呈現(xiàn)出一種多元化的、更加包容的產品風格。其實,我更愿意看到這種不同的設計風格在家具品牌上的碰撞,這也能令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acf:fome錦衣添香衣架家具品牌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記者:似乎從一開始,您就將創(chuàng)新與現(xiàn)代定義為ACF的家具產品設計要點所在?那您所認為的適合當代生活方式與審美的家具作品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王昕:我覺得現(xiàn)代元素,更貼近于現(xiàn)代人的生活?;趯Ξ斚律罘绞降睦斫?,我覺得現(xiàn)代的家具設計,應該是簡潔、舒適的,有設計感,也應該更加生活化。其實就是ACF的涵義,即是美(Aesthetic)、文化(Culture)和功能(Functionality)的完美結合。當然我們最終呈現(xiàn)的設計作品帶有東方元素,是因為我們是中國人,這是自然流露,而非我們刻意追求的。
記者:您認為走“品牌”的發(fā)展之路,是中國原創(chuàng)家具行業(yè)的可行方向。那現(xiàn)在的中國原創(chuàng)品牌整體發(fā)展情況是怎樣的?
王昕:我覺得這條路其實并不容易。因為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原創(chuàng)品牌,不但要叫好,還得叫座才行,得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整個行業(yè)來看,其實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包括很多跨界設計師,都愿意參與進來了,行業(yè)正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需要時間去逐步規(guī)范。
智能化是未來家具發(fā)展趨勢
記者:您認為智能化將成為家具產品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王昕:現(xiàn)在每個人都在用智能手機,智能化其實已經悄悄地進入而且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未來的這一代人都在被改變,我女兒只有六七歲,朋友的小孩只有兩三歲,卻已經在玩iPad,而且玩兒的很溜,智能化對他們來說,就跟吃飯是一樣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未來的智能化,一定會從手機影響到我們的方方面面,無論家居或是衣食住行。
記者:中國家具原創(chuàng)設計師們要如何做,才能應對這樣的發(fā)展變化?
王昕:我覺得要去適應這個市場,這個轉變很大,可以說是結構性的轉變。無論是家具設計或是室內設計,都可以被歸到傳統(tǒng)行業(yè)領域,互聯(lián)網來了,我們該怎么辦?要么在那“等死”,要么就“找死”。其實現(xiàn)在都是在“跨界打劫”,互聯(lián)網到傳統(tǒng)行業(yè)來“打劫”,那傳統(tǒng)行業(yè)也要到互聯(lián)網“打劫”。其實,我覺得這個盤子就這么大,我們需要跨界思維,更關鍵的是,是否能有更好的創(chuàng)新!
來源:《古典工藝家具》雜志
2019年9月19日,第18屆全國人造板工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湖北黃岡召開。會議由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中國林業(yè)機械協(xié)會、中國林產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綠色時報社聯(lián)合主辦,由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德國辛北爾康普機器和成套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索菲亞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和萬華禾香板業(yè)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本屆會議主題為“聚焦產業(yè)變革,助推家居升級”,會議組織創(chuàng)新求變,設置主題報告和專題報告刨花/纖維類產品、單板類產品兩個專題論壇,邀請20位行業(yè)專家做精彩報告,組織3場高端訪談,還策劃了新產品及技術專題發(fā)布會,全力為人造板產業(yè)鏈協(xié)同創(chuàng)新和合作升級搭建平臺。600余名嘉賓參會,其中企業(yè)代表占比近80%。
全國人造板工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已連續(xù)舉辦18屆,成為我國人造板行業(yè)的品牌盛會。本屆會議盛況空前,有效地促進了人造板產業(yè)鏈上下游的溝通與交流,對于引導產業(yè)把握機遇變革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