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收藏不可“重材輕藝”\莫桑比克將于年底全面禁止東非黑黃檀木材出口
雖然木器收藏如今正步步興盛,但就藏家占比而言其在收藏圈還不算太高。畢竟木器收藏最先受占地較大的局限,如“拔步床”像個小房子一樣,沒有一個相對大的空間便無法安放。所以,常見藏家租用大型庫房來安置自己的心儀藏品;隨著收藏數量的增多,還得不斷更換庫房。這就又涉及到木器收藏的第二大局限:搬運非常麻煩,還要雇用專業(yè)人士拆裝,極其耗費精力:這種麻煩比起容易存放的字畫等藏品,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好在只要是真愛,什么困難都不怕。別說前述兩大局限了,就是再多幾個困難,也能玩出一定的境界來。然而,如今的木器收藏圈,“唯材是論”的泛濫可就不是怕不怕困難的問題了,而是能否引導木器收藏走向可持續(xù)性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命題。
雖然木器收藏不能“唯材是論”有點老生常談,且眾多名家曾言及,但筆者此次撰文以述粗見,并非拾人牙慧,而是“唯材是論”之風如今不止,后患無窮。因為很多人只關注市場價值較高的黃花梨木、紫檀木造家具,且只要見到這兩種材料的家具,不管其美丑、新舊,一概攬入懷中;甚至偶得一小塊木頭也愛若珍寶,或車一串珠子戴上不斷向朋友炫耀;也常見有藏者將制作拙劣、談不上任何美感的做舊黃花梨或紫檀器物視為撿了“大漏”。
上述怪象的發(fā)生亦非偶然。就歷史原因而言,由于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體系中獨樹一幟,擁有無限的藝術價值,至今仍為國內外市場追捧;尤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國內的大型拍賣會上經常會有身價成百上千萬元的黃花梨家具涌現,以至于在收藏領域,黃花梨家具一直獨占鰲頭。而清式紫檀家具因在清代備受統(tǒng)治者喜歡,地位僅次于明式黃花梨家具。但殊不知,黃花梨和紫檀家具能有今天的身價,并不是簡單地因為材料昂貴,其造型是否美觀、工藝是否精湛、氣韻是否生動等才是考量的核心標準。而不以純粹的美學視角來審視家具,是收藏心態(tài)不成熟的表現;持有這種態(tài)度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收藏家,只能算是一位紅木愛好者。
就近幾年的發(fā)展來分析,經濟利益的驅動、媒體的熱炒、原材料的稀缺……許多因素都導致人們一味地、過分地追求材料,而忽略了藏品的藝術性及文化性。此害為禍不淺,不僅降低了個人的文化品位,還給木器造假者提供了謀取利益的機會,這也讓市場一片混亂的同時讓人感到一片短暫的熱鬧。
一個時代的家具用材有一個時代的特色。明代之前,家具用材皆“因地制宜”。而產自我國海南地區(qū)的黃花梨木,被選作宮廷家具用材則始于明代。因被皇宮采用,遺存的黃花梨家具被賦予了至高身份。在黃花梨“入宮”之前,明式家具的主要用材則為鐵力木、櫸木。尤其櫸木家具,多為南方大戶人家所鐘愛,故而當時有“無櫸不成具”的說法。由此可見,櫸木家具在明清時期是何等重要?;ɡ婺疽苍罅看纥S花梨,自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清政府內憂外患不斷,而民國初期也是軍閥混戰(zhàn)綿延多年。此時的黃花梨木資源更是匱乏,人們急需一種與其相似的木材來制作明式家具以慰藉心理。這時,因料大、紋理顏色似黃花梨的進口花梨木走上了舞臺。
綜合來說,每件家具、每種木材都不是無端出現的,它們的存在自有一定的歷史因素。雖然如今的收藏市場“功利心”風靡,太多人重材輕藝,但這些家具為什么創(chuàng)造了那樣的文化價值,是需要每個人深思的。
何況認識木頭是收藏家具時要最先認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后了解各個時代木材被使用的根源、對所藏家具進行系統(tǒng)的分類及斷代自然大有裨益。至于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家具“收藏家”,或者簡單地說想要藏好東西、讓自己的收藏從萌芽走向成熟,那第一步便是要了解歷史。中國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硬木家具,明式家具為什么是簡潔的,做家具的材料來自哪里。為什么宮廷家具材美藝精,而民間家具卻粗獷豪放。只有深入了解歷史,才能品出其中趣味。第二步才是多看好的器物,練習眼力。逛博物館看精華家具,體味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對眼力的鍛煉大有裨益。
試想一個人總是看丑的、粗俗的東西,那他的眼界只能停留在低級趣味的層面。而經常欣賞精華器物,不斷養(yǎng)好自己的審美和眼力,待真正下手買進時定會有很強的識別能力。
據長期活躍在莫桑比克北部主要木材出口地區(qū)德爾加多角省的木材商提供的消息,莫桑比克當局已決定自2016年12月31日起真正全面地禁止東非黑黃檀木材出口。東非黑黃檀的學名是Dalbergiamelanoxylon,又名黑木黃檀、非洲黑酸枝(非黑枝)、黑檀、烏木,中國市場不規(guī)范名稱是“紫光檀”,屬于中國《紅木》國家標準(GB/T18107-2000)里的黑酸枝木類。
由于在10月初結束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7屆締約方大會(CITESCOP17)將全部黃檀屬樹種納入該公約附錄II進行管制,并聲明其開始生效的時間為會議之后90天,故按此推斷應為2017年初。作為CITES公約締約方之一,莫桑比克政府的此項決議亦是順應執(zhí)行新的公約管制要求而下達的。
除此之外,由當地所傳來的消息聲稱,該國的小葉紅檀原木及板材同時也將被全面禁止出口,因此自2017年開始,這種來自莫桑比克的深紅色珍貴硬木很可能將出現斷貨的現象。
近年來,由于莫桑比克方面不斷報道該國的珍貴樹種受到長期大規(guī)模采伐,因此多有傳出木材出口禁令的傳聞。而該國北部最優(yōu)質東非黑黃檀和雞翅木則分布在蒙特貝西。
東非黑黃檀
東非黑黃檀高級家具出材率一般為10-15%(一般家具出材率20%,高端家具出材率為6-8%),3噸東非黑黃檀相當1噸紅酸枝。東非黑黃檀木性穩(wěn)定,一般不會出現開裂、翹曲質量問題;木材油性大,密度大,手感厚重,家具成品不需做燙蠟、涂漆處理,表面溫潤光滑。
東非黑黃檀密度高,耐久性、穩(wěn)定性俱佳,不僅可以制作高級家具,在非洲當地一直是珍貴黑檀木雕的主要原材料。但樹木生長慢,30-40厘米的優(yōu)質心材往往需要250年才可形成。這種木材在坦桑尼亞南部和莫桑比克北部曾經有較為豐富的資源分布。最近的十幾年來,莫桑比克北部的黑木黃檀樹木一直承受著不可持續(xù)的采伐,數量急速銳減。
雖然木器收藏如今正步步興盛,但就藏家占比而言其在收藏圈還不算太高。畢竟木器收藏最先受占地較大的局限,如“拔步床”像個小房子一樣,沒有一個相對大的空間便無法安放。所以,常見藏家租用大型庫房來安置自己的心儀藏品;隨著收藏數量的增多,還得不斷更換庫房。這就又涉及到木器收藏的第二大局限:搬運非常麻煩,還要雇用專業(yè)人士拆裝,極其耗費精力:這種麻煩比起容易存放的字畫等藏品,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好在只要是真愛,什么困難都不怕。別說前述兩大局限了,就是再多幾個困難,也能玩出一定的境界來。然而,如今的木器收藏圈,“唯材是論”的泛濫可就不是怕不怕困難的問題了,而是能否引導木器收藏走向可持續(xù)性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命題。
雖然木器收藏不能“唯材是論”有點老生常談,且眾多名家曾言及,但筆者此次撰文以述粗見,并非拾人牙慧,而是“唯材是論”之風如今不止,后患無窮。因為很多人只關注市場價值較高的黃花梨木、紫檀木造家具,且只要見到這兩種材料的家具,不管其美丑、新舊,一概攬入懷中;甚至偶得一小塊木頭也愛若珍寶,或車一串珠子戴上不斷向朋友炫耀;也常見有藏者將制作拙劣、談不上任何美感的做舊黃花梨或紫檀器物視為撿了“大漏”。
上述怪象的發(fā)生亦非偶然。就歷史原因而言,由于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體系中獨樹一幟,擁有無限的藝術價值,至今仍為國內外市場追捧;尤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國內的大型拍賣會上經常會有身價成百上千萬元的黃花梨家具涌現,以至于在收藏領域,黃花梨家具一直獨占鰲頭。而清式紫檀家具因在清代備受統(tǒng)治者喜歡,地位僅次于明式黃花梨家具。但殊不知,黃花梨和紫檀家具能有今天的身價,并不是簡單地因為材料昂貴,其造型是否美觀、工藝是否精湛、氣韻是否生動等才是考量的核心標準。而不以純粹的美學視角來審視家具,是收藏心態(tài)不成熟的表現;持有這種態(tài)度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收藏家,只能算是一位紅木愛好者。
就近幾年的發(fā)展來分析,經濟利益的驅動、媒體的熱炒、原材料的稀缺……許多因素都導致人們一味地、過分地追求材料,而忽略了藏品的藝術性及文化性。此害為禍不淺,不僅降低了個人的文化品位,還給木器造假者提供了謀取利益的機會,這也讓市場一片混亂的同時讓人感到一片短暫的熱鬧。
天津檢驗檢疫局北疆辦事處工作人員日前從一批來自美國佐治亞州的500多立方集裝箱載南方松原木中截獲一批活蟲,經該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專家鑒定為耐猛木蠹象、間大小蠹、南部松齒小蠹三種檢疫性害蟲以及云杉八齒小蠹、松十二齒小蠹等多種一般性林木害蟲。其中耐猛木蠹象得到深圳檢驗檢疫局余道堅研究員的復核確認,經查詢質檢總局疫情截獲系統(tǒng)確認為天津口岸首次截獲。
上述截獲的有害生物為害的均為松屬樹種,其中耐猛木蠹象僅分布于加拿大、美國和南非,其寄主廣泛,幾乎可危害所有松樹。該害蟲在北美地區(qū)是松樹的主要蟲害,可導致樹體顏色變成紅棕色,嚴重危害時可造成樹木成片死亡或樹冠出現燒灼狀。在我國均未有分布,一旦傳入,將對我國林業(yè)生態(tài)造成嚴重影響和重大損失。為防止疫情擴散,檢驗檢疫人員對已按相關規(guī)定對截獲有檢疫性害蟲的原木進行了相應的衛(wèi)生除害處理。
考察家具的細部是古代家具辨?zhèn)蔚闹匾h(huán)節(jié),許多贗品古代家具都是在細部露出馬腳??疾旒毑靠蓮囊詭追矫嫒胧郑?br>第一,要先看家具的底面、背面,與家具表面的顏色和舊的程度是否統(tǒng)一,用料是否一致。舊家具底部一般有自然老化的痕跡,而新家具底部光滑或被上漆和染色。有一些新仿的家具,作偽者將家具上潑上淘米泔水或茶葉水,然后擱在室外任它日曬雨淋,木紋自然開裂,油漆龜裂剝落,原木色澤發(fā)暗,顯出一種貌似歷經風雨的舊氣,但家具的底部卻非常新,與整體成色不協調。另外,市場上還出現過老房子里的建筑材料拼做而成贗品古代家具,這種家具從外形色澤上看,有一種歷經歲月磨蝕的感覺,但馬腳在于舊化沒有層次感,沒有過渡。
第二,看家具的各處榫卯接口是否嚴密,過分嚴密是新仿。
第三,看家具的腿足部是否真的糟朽,完好如初的為新仿。另外,舊家具腿部因為經歷潮濕而變得陳舊,但非常自然。而新家具無論怎么做舊,還是很不自然。如許多作偽者將桌椅類家具的四條腿埋在爛泥地里,時間一長,這一截腿就會由淺入深地褪色,呈現一種水漬痕,很能騙過外行。但是真品的水漬痕一般不超過一寸,作偽的往往會過分。
第四,注意接縫、拐角等連接處的細部。許多做偽家具多擱幾天,就會出現收縮,露出新茬的地方令做偽者防不勝防。這一條在北方尤為靈驗。
第五,要看榫眼的形狀,明清家具的榫眼是手工鑿的,都是方的,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說明是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造型結構來斷代
家具的造型結構是判斷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首先從造型品種來看,明式家具主要包括椅凳、床榻、桌案、櫥柜、幾架以及屏風、箱匣等。清代家具有所改變,比如,躺椅是清代晚期才出現的;圓桌在明式家具中很少見到,現在見到的圓桌都是清代的;茶幾從清代開始盛行,是從香幾中分化出來的,其區(qū)別在于茶幾較為矮小,往往放在一對扶手椅之間;套幾是別具特色的清代家具;多寶閣是從清代開始形成的;屏風明清兩代都很盛行,但掛屏是明末才出現的。
其次,從造型結構的變化上來判斷。比如搭腦兩端出頭、扶手兩端不出頭的扶手椅,或搭腦兩端不出頭、扶手兩端出頭的扶手椅,多為明式家具扶手椅的早期式樣,其制作年代一般不會晚于清代中期。再如柜子,明式柜子以圓角柜居多,側腳收分明顯,以各種流暢的線條裝飾為主,不重雕刻。入清以后,這類圓角柜逐漸減少,代之而起的方角柜,方正平直,側腳收分漸小。至清代中期以后基本無側腳,并且裝飾雕刻亦由簡潔變繁瑣。
第三,從結構工藝上來看,明式家具最大工藝特點是榫卯結構,黏膠只是輔助,構件憑借榫卯組合一絲不茍。其精確程度連現代科技都很難達到,僅此一點,現代仿品就無法蒙混過關。清代后期就沒有透榫了,改為暗榫用膠合,工藝上相對簡單。
隨著空氣源熱泵應用領域逐漸寬廣,木材烘干熱泵在相關行業(yè)的應用越來越受重視,知名空氣能熱泵制造商廣東芬尼克茲日前在成都成功樹立紅椿樹木材烘干樣板工程。據了解,該項目采用低溫6P熱泵烘干機組+熱回收系統(tǒng)將費用降低到只有傳統(tǒng)方式的30%左右,烘干效果受到項目方一致好評。據了解,目前芬尼克茲木材熱泵烘干機可應用于、、、白蠟、東北榆、柳桉木、樟木、椴木、樺木、柚木、山毛櫸、紫檀、紅豆杉、紅松、木荷、花梨木、紅木、香椿、等國內外多種類型木材。機組全套烘干系統(tǒng)主要由五個主要模塊組成,分別是加熱系統(tǒng)、加濕系統(tǒng)、排濕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風機系統(tǒng)等,加上熱回收系統(tǒng),可為木材烘干房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記者從成都木材烘干房負責人處得知,自從廠房采用芬尼克茲木材烘干熱泵以來,按照裝材10立方/8天/能耗90元/立方計算,由40%含水率降到10%。全年運行費用只有傳統(tǒng)烘干方式的20%-35%左右。按照這種省錢模式,預計兩年可全部收回投資成本,而且芬尼克茲機組設備壽命高達15年,從目前的烘干效果來看,紅椿樹烘干無開裂斷裂、歪曲等現象,木材做成家具成品相對于原來的品質而言更好。
業(yè)內專家表示,對比木材烘干熱泵和傳統(tǒng)鍋爐烘干方式,新能源熱泵烘干技術優(yōu)勢明顯,以芬尼克茲木材烘干熱泵為例,因采用了全新熱泵技術,環(huán)保節(jié)能安全無污染,烘干溫度高達80℃,加上全自動精確控溫控濕,可以保證木材在烘干過程中不開裂不彎曲,而且是全自動智能控制,省時省工,適合多種木材。如果機組再結合高效熱回收系統(tǒng),熱回收率高達60%以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