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家林慶全:藝無止境臻于至善\花5萬在仙游網購紅木家具竟是缺角桌椅
人物名片>>>
林慶全,1957年出生于福建仙游雕刻世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藝術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yè)委員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民間工藝專業(yè)委員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莆田市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仙游縣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
榮獲國家級“金獎”十二件,“銀獎”十五件,“銅獎”十八件。2000~2003年參加三次“中國雕刻藝術節(jié)”雕刻大獎賽作品都得到收藏。
走進林慶全的家,映入眼簾的凈是大大小小的木雕作品:瑰姿綽態(tài)的觀音、儀容嫻靜的媽祖、華容婀娜的仕女、威嚴莊重的仙佛、天真可愛的頑童……或是簡約、或是典雅、或是妍媚、或是沉穆,各擅風流,自臻其妙。這些迥然有別、風旨各殊的作品,是他30多個春秋潛心創(chuàng)作之結晶。
采訪中,回顧他的成才之路,雖一路布滿艱辛,但他守住寂寞,耐過清貧,終將傳統(tǒng)技藝學得嫻熟,且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
家學淵源,因緣際會
林慶全出生于仙游雕刻世家,從他祖父那代,就開始從事雕刻工藝,傳承到他這一輩,已歷經三代了。因家境貧寒,地少人多,又恰逢生在“文革”那個特殊的年代里,上學成為一件可望不可及的夢想。在家排行老二的他,在當時,如果沒有條件上學,去做學徒,掌握一門手藝謀生,成為最好的選擇。
懂事的慶全從小開始就給父親打下手,日常的耳濡目染,濃厚氛圍的熏陶,加上父親的言傳身教和嚴格要求,使他的雕刻技藝大有長進。十二三歲時就能出工,走街串巷地幫人雕花,維持生計,貼補家用。完工后,主人家招待手藝師傅時,因為人太小,圍坐著八仙桌吃飯時,還得給慶全的椅子鋪層厚墊,他才能夠得著桌子。
但慶全人小藝精,悟性很高。沒過幾年,因為工藝精湛,作品脫俗,他所在的手藝隊伍,在榜頭一帶流傳著很好的口碑,鄰里鄉(xiāng)親都喜歡喊他們去做工。
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藝,15歲時,林慶全走進木器社(仙游工藝二廠)的大門,成了一個學徒。林慶全回憶說:“進廠以后,從學徒工開始干起,前面從事的是修邊工種,大部分是體力活,很艱苦,那時候成為一名制胚師傅是最大的愿望?!庇捎谙惹盎A扎實,加上個人刻苦鉆研,潛心揣摩,一個月之后,他巧妙地利用老師傅丟棄的廢胚,潛下心來,細致地剖析工藝的精妙,從精妙處領悟雕刻技巧,沒過多久,就能獨力創(chuàng)造打磨出胚樣?!爱斘野汛蚰ブ谱骱玫呐呒唤o廠領導時,他當場驚呆了,很感嘆地對身邊老師傅說:‘這個學徒了不得,做的東西不比你們這些老師傅差?。 睆倪@之后,他脫穎而出,正式成為一個制胚師傅,圓了當時的夢想。
守望“仙作”,傳承技藝
林慶全是林慶財的哥哥。這些年,在“大家之家”在行業(yè)內聲名鵲起,做得有聲有色的同時,在雕刻界,林慶全的聲譽也絕不輸給弟弟林慶財。
林慶全先生是仙作技藝的傳承者,繼承了仙游民間雕刻藝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維系著“仙作”技藝發(fā)揚光大的重責。行內人士評價林慶全說:“壩下雕刻能走到今天,林慶全功不可沒。”林慶全則依舊保持著謙遜低調的好心態(tài):“仙作現在名氣很大,但絕不能驕傲自滿。如果沒有獨特精湛的技藝支撐,一味地模仿別人,最終也只能流于平庸,迷失了方向?!睘榇耍謶c全博采眾長、含英咀華,逐漸形成了集造型、繪畫、篆刻、雕塑于一體的雕刻藝術。
情入化境出妙藝,筆繪神韻寫春秋。林慶全對藝術有著超人的敏銳感覺,他習慣細致地觀察生活,將自己的種種體悟融入工藝美術,平常的喜聞樂見成了他積累素材的好方法。平??雌蜗蓱驎r,他能從中受到啟發(fā),借鑒戲劇中的造型美、服裝美、扮相美、身段美,融于創(chuàng)作構思中。跳舞娛樂時,林慶全能瞬間捕捉到唯美的舞蹈造型,觸類旁通地應用到創(chuàng)作的作品。為使作品更加豐滿厚重,林慶全鉆研唐朝以來中國古典服飾,研究人物特征,品啜其精髓,并融于一雕一琢中,把人物衣紋線條演繹的淋漓盡致,神奇地將衣飾的質地感、名貴感形象地表現出來,造就了作品強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憑借著藝術敏感和天賦,林慶全拾掇綜合,設計制作了五大類三百多款合計上萬件既有傳統(tǒng)精神、又富時代氣息、美觀實用的藝術品,并系統(tǒng)地創(chuàng)設“精雕細作型、天然型、抽象型、塊面型(快刀式)、雕塑型”五類雕法。他的作品“涵蓋萬象,旁燭眾有”,整體風格突出、形模典雅,內涵豐富、堪稱一絕:或淳真淡泊,中藏奧古,或文縷精美,錯采縷金,有著令人著迷的韻律和節(jié)奏。細雕細琢處,盡顯風骨;一刀一鑿間,另有乾坤。
經過他們這一代人的努力,現在仙游雕刻已成為一個崛起的地域品牌,林慶全一直希望通過“仙作”這一載體,讓手工藝得以更好地傳承。
三十多年來,他桃李滿天下,共培養(yǎng)雕刻徒弟一百三十多人,為“仙作”的崛起貢獻一大批技術人才,這里面有學成后創(chuàng)業(yè)當廠長的,有成為工藝美術大師的。近幾年,他又開始操心“仙技(仙作技藝)”的后繼傳承。他意識到了藝雕不僅僅是一門手工藝,更是一種對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保護和發(fā)揚。他遺憾地談到,現在有些有悟性、有靈氣的孩子不想學,就算有孩子愿學,聽說要“十年磨一劍”,往往半途就放棄了?!敖衲晔樟怂膫€學徒,跟著學了一段時間,都因為守不住寂寞,轉行去做了別的?!敝v到這個,他多少有些難過。傳統(tǒng)技藝的后續(xù)人才,的確是行業(yè)現在面臨的一個大難題,而這不是靠一己之力能改變的,更需要官方的大力引導、民間的配合。
藝無止境,臻于至善
從12歲開始學做雕刻,林慶全已經整整跋涉了30年。一個看似瘦弱的手工藝者,面對市場經濟的誘惑,伴隨著壩下“仙作”模式的成功,一個人,為著一項傳統(tǒng)的手藝,不受外界干擾,潛心鉆研30余載,這是一種怎樣的堅守?
開店辦廠,那已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事了。他告訴記者創(chuàng)業(yè)的初衷:“辦廠,可以為創(chuàng)作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我辦廠一直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做的工藝品要比別人有藝術。”
在采訪中,接完一個客戶電話后,他對記者說:“在我看來,把時間耗在跟客戶談生意,不如一個人靜靜構思作品來得痛快?!币錾倘?,還是做藝術?事實上,這兩者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潮中,已經無法切割了。這也正是藝術從業(yè)者的無奈:潛心于作品,固然能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但如果忽略市場,閉門造車,作品做得再好無人知曉也是一種悲哀。
“藝術創(chuàng)作如同登山,前面大家都能攀爬,不過越往上攀,越是高處不勝寒,只有能堅持到最后的,才能領略到藝術的魅力風光?!彼缫芽吹煤苊靼祝胗兴鳛?,就得去承受這種攀登之苦。所以白天即使再忙,回到家也會堅持投入創(chuàng)作,如果一天沒堅持創(chuàng)作3個小時以上,內心就會顯得空虛失落。
攀爬得越高越久,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林慶全越來越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他發(fā)現自己還未達到他希冀的藝術境界,跟目標的距離也還很遙遠,一些獨特的藝術內涵還需要時間的洗滌與沉淀,要在不斷的否定“舊我”中,超越自己,進而把握住藝術的本質,到達所謂“游于技而近道”的境界,真正成為一名有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家。他感嘆地說:“余下的生命,恐怕都要獻給雕刻了,為了心中的藝術,我估計是退休不了了?,F在最大的遺憾是時間不夠,真羨慕現在的年輕人啊,有那么多的時間去鉆研。”
這就是林慶全,一個“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民間藝術家。他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基,揉西方工藝變化之理,察現代科技之妙,承“仙作”要義之精,造藝術雕刻之美,捍衛(wèi)著藝術的純粹與靈動,傳承著源遠流長的藝術文脈。作為一名在不停地自我否定中上升的“仙作”工藝革新者,他把自己氣質、胸襟、學識、修養(yǎng)、閱歷、思想、情感乃至整個生命都貫注于作品之中,矢志不渝苦雕琢,用全部精神留下這個時代的文化藝術符號!
近日,哈爾濱的吳先生通過淘寶網,向莆田仙游縣大濟鎮(zhèn)山岑村的興華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購買了一套桌椅,價值5萬余元。幾天后,吳先生收到貨時,卻發(fā)現桌椅存在缺角問題,還有瑕疵,吳先生要求退換貨,但廠家表示只肯維修。吳先生多次聯(lián)系該廠家,而廠家百般推諉,均交涉無果。吳先生只好向大濟工商所投訴。
昨日上午,廠家電話回復工商所工作人員,說明淘寶網已打電話證實該貨品已經在退貨途中,待這套桌椅一到,將立即辦理退款。
人物名片
盧思立,1943年出生于泉州,是我國當代著名木雕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0年2月5日,盧思立藝術館正式開放。
首創(chuàng)“自然形”成為木雕泰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盧思立在雕刻藝術世界里自由翱翔,為羅丹這句話找到最好的注腳。
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創(chuàng)的“自然形木雕”在歷屆中國工藝美術展覽上連連榮獲最高獎。早在1979年,他的木雕作品《鐘馗》發(fā)表在中國最權威的《美術》雜志上。此后,還創(chuàng)作了《悟》、《詩成泣鬼神》、《同根生》等作品,成了工藝“越界”進入美術界的領軍人物。
“自然形是在原來木雕寫實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揮,以抽象和變形為主,讓木材原有的膚理和造型更加完美地展示出來?!北R思立說,作為一位木雕藝術家一定要讀懂木頭,在創(chuàng)作自然形木雕時,思考的過程往往比創(chuàng)作過程還長,假如立意不對,一刀下去就會將獨一無二的材料給破壞了。
盧思立說,現在木雕原材料價格失常,一斤海南花梨木以前3塊錢,現在3萬塊還買不到。為此,他建議木雕界要多采用本地木材,例如龍眼木就是高級的木雕材料,顏色紋理都很有檔次,而且不會開裂,也不會蛀蟲。在盧思立眼里,用龍眼木做木雕不遜于海南花梨木。
“越界”藝術的成功跨越
位于泉州商城廣場的《鯉魚化龍》是盧思立城市雕塑的代表作,也是我國迄今最大的石刻球體城雕。
盧思立說,當時在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時就有意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雕藝術手法運用到現代城市雕塑中,浮雕、線雕、影雕、鏤空雕等藝術都得到很好的展示。整座城雕5條昂首騰飛盤繞的蛟龍造型和動態(tài)都不一樣,與鯉魚、水浪和云彩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人從各個角度都能感受到這座城雕的神韻。
2005年底,李贄雕像在泉州西湖公園落成。李贄是泉州人民的驕傲,是我國5000年文明史上83位歷史文化名人之一。盧思立在創(chuàng)作這座雕像時,把雕像的形象定位在“深沉思考的思想家”,力求神似,在頭部處理時采用了寫實手法,而身體部分則采用大寫意,用粗放的線條和平面來演繹。“李贄作為我國杰出的思想家,刻畫這位歷史人物時精神世界的展示是一大難題,后來在面部表情和天庭部位作了特別處理,讓人一下子將視覺焦點聚在這里?!北R思立說,這座雕像采用南安市豐州鎮(zhèn)石礱村的一塊6米長的花崗巖打造,質地很好,彌久常新,首都毛主席紀念堂44根明柱就是采用這種花崗巖。
盧思立還回顧了泉州府文廟孔子塑像的創(chuàng)作,他說:“這尊塑像攝取了孔子授課時的一個動態(tài),與傳統(tǒng)手持昭板的形象不同,更加平易近人?!北R思立還創(chuàng)作了泉州天后宮的媽祖塑像、“香港回歸紀念”雕像、福廈高速公路口“世紀和平”雕像等,此外,泉州承天寺和少林禪寺等名勝古剎也有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完成了他“越界”藝術的成功跨越。
壯大人才隊伍
促進行業(yè)發(fā)展
作為中國木雕界的泰斗,盧思立十分注重工藝美術人才的培養(yǎng),現在他的徒弟中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木雕藝術大師和省市工藝美術大師數十人。
“工藝美術業(yè)的整體繁榮離不開人才培養(yǎng),大師隊伍建設十分重要?!北R思立是資深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長期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在省市工藝美術大師隊伍建設也發(fā)揮重要作用。去年,泉州首次評選市級工藝美術大師時,他擔任評委會副主任;多年前,我省在評選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時,他建議陶瓷從雕塑類分離出來,專門成立藝術陶瓷類,讓一大批陶瓷藝術家脫穎而出,引領德化陶瓷產業(yè)發(fā)展。
1958年,盧思立到泉州市工藝美術學校學習,這為他今后木雕藝術發(fā)展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盧思立一再建議要復辦泉州市工藝美術學校,得知今年秋季該校就要依托泉州農校重新招生授課后,他十分欣慰地說:“工藝美術人才的培養(yǎng)一定要從少年抓起,藝術水平是和身體一起成長起來的?!?/p>
2010年,盧思立應邀請參加上海世博會“中華木雕展”,其作品《大地》獲特別金獎。他說,政府除組織工藝美術師參加海內外高規(guī)格的展覽外,還要在本地打造一個高水準的工藝美術品交流平臺,對外展示我市工藝美術業(yè)整體發(fā)展水平,也讓廣大工藝美術師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相互交流、學習和促進。
□本報記者陳智勇文/圖
來源:泉州晚報
近日,經青島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鑒定,黃島海關自克羅地亞進境木材中檢出的活體昆蟲為檢疫性有害生物云杉木蠹象,經確認,這也是全國口岸首次截獲云杉木蠹象。此前,黃島海關在對一批進境云杉原木實施現場檢疫時,發(fā)現大量蟲蛀木屑并截獲30余頭活體昆蟲。
目前,該關已對這批原木進行了嚴格的檢疫除害處理,并加強了對相關疫區(qū)進境原木的檢疫查驗工作。云杉木蠹象被列入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主要寄主為冷杉、云杉和松屬植物,幼蟲主要危害寄主樹木的形成層和韌皮部,并在樹皮下形成蛹室,成蟲主要危害寄主樹木的樹梢、頂部的樹杈等,可導致樹勢衰弱,降低木材質量,嚴重時可使樹木整株死亡。該種有害生物可隨木材的運遞遠距離傳播擴散,目前主要分布在歐洲東部和西亞地區(qū),在我國未有分布記錄,一旦傳入將對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林業(yè)生產等造成嚴重威脅。
在《辭?!分?,“潮州木雕”是個專有名詞,這是足以令所有潮汕人自豪的一件事。
潮州市意溪鎮(zhèn)蓮上村有“潮州木雕之鄉(xiāng)”的美譽,培育出幾位著名的木雕大師:張愚、張鑒軒、陳舜羌、陳培臣。這幾位大師的足跡構成了一條潮州木雕的傳承之路。
近日,陳培臣被國家文化部確定為首批潮州木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一,記者也為此走近了這位大師。
一個村子里薪火相傳
潮州東郊市區(qū),陳舜羌木雕藝術館二樓展廳,館長陳培臣赤著一雙腳,整個人斜坐在木雕太師椅上,點著一根煙,隔著一套功夫茶具坐在記者的對面。對于入選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的消息,陳培臣并不意外,不善言談的他只說了一句話:“不是我還能是誰?”
這倒不是因為狂傲。在陳培臣看來,蓮上村人對于潮州木雕的繼承發(fā)展就很有代表性。
清末時,因為一位名為張愚的木雕大師的無私培養(yǎng),使得蓮上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木雕村,家家有木雕作坊,戶戶有木雕師傅。張愚的衣缽后來被同鄉(xiāng)張鑒軒接過,而張鑒軒和徒弟陳舜羌則因為改進創(chuàng)作圓雕《蟹簍》,為潮州木雕在1957年捧回了第一個國際大獎。
陳舜羌的一個得意弟子就是兒子陳培臣,他13歲起便跟著父親學習木雕技藝,屢屢在各型展覽中摘金奪銀,57歲的他在今年榮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如今,陳培臣的兒子陳樹東也接過祖父的刻刀,陳家第三代也時有力作,蓮上村木雕技藝也脈絡清晰地得以一代一代薪火相傳。
兩代絕活同進人民大會堂
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屏風上,鑲嵌著一塊長寬均為1.2米、厚0.1米的雙面通雕《嶺南佳果》,選材菠蘿、楊桃、石榴、荔枝等南方佳果,或飛或?;驊虻南铲o等良禽點綴其間,將潮州木雕多層鏤通、精工細琢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2000年,陳培臣的這件作品被省政府選定為重新裝飾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的唯一一件潮州木雕藝術品。
其實在1979年前,陳培臣便和他的父親陳舜羌一起到過這里,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的雕飾進行裝修。時隔20年,陳培臣的技藝早已被認為超越了自己的父親,但父子兩代的佳作絕活同進人民大會堂仍成就了一個木雕世家的驕傲。
在與記者的對話中,陳培臣對潮州木雕的傳承問題表示擔憂,尤其現代年輕人不喜歡傳統(tǒng)工藝是他最不愿談及的話題。但兒子陳樹東是個例外,這件事情還是讓陳培臣甚感欣慰。如今的陳培臣是以他父親的名字命名的木雕藝術館館長,眼看著父親陳舜羌和自己的徒弟創(chuàng)辦了一個又一個木雕作坊,陳培臣坦言,正是由于這種傳承造就的競爭局面,使潮州木雕的發(fā)展走進了一個新時期。
時間如白駒過隙,2020年已經走完8個月,八月毒辣的陽光似乎還在頭頂,九月便裹著秋涼緩緩的走過來。酷夏過去,天氣日漸清爽,各類基建房產開工,建材行業(yè)逐漸回穩(wěn)向好,需求重新提上日程,板材行業(yè)即將進入了傳統(tǒng)的“金九銀十”黃金時期,板材商家對需求的釋放也有著良好的預期。
一季度,全國板材市場受到疫情和春節(jié)假期影響,市場供需萎靡,價格持續(xù)下行,而在三月底,隨著復工開始,板材價格暴漲將近30%。二季度,板材行業(yè)的傳統(tǒng)淡季+疫情的影響,板材價格繼續(xù)下行,五月中旬,各地板材行業(yè),一路暴跌。七八月份,由于全國各地高溫多雨和洪澇災害的影響,需求直線下滑,板材價格低價穩(wěn)定運行,可以說是淡季很淡。
進入8月下旬,板材價格出現小幅度上行的趨勢,各地板材都開始出現漲價的趨勢,隨著九月的到來,也是板材行業(yè)的黃金時期,新一輪的漲價潮即將開始,板材價格有望止跌回暖,下單要盡快,否則很可能會出現有錢無貨的尷尬情況。
板材高需求短期內不會改變,當前,板材需求受到“穩(wěn)地產+強基建”的強勁推動,這一特征將在九月份延續(xù)。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房地產銷售、投資、新開工面積、施工面積分別同比增長9.5%、11.7%、11.3%、16.6%;基建投資增速穩(wěn)步回升至7.9%,年內有望回升至10%以上;7月、8月份的強降雨導致施工進度緩慢甚至停滯,進入九月后有望迎來趕工期。這也決定了板材需求將大大釋放。
板材價格回歸理性是大概率事件,站上大基建新風口,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基建投資政策也使木材需求得到了有力支撐。板材人更要抓住機遇,隨機應變,該出手時就出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